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田县第一中学

增加 10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古田县第一中学'''(古田一中)创办于1943年,是一所具有深厚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省一级达标中学。她屹立于美丽的 [[ 翠屏湖 ]] 畔,占地面积102亩, [[ 建筑面 积54284积]]54284.49平方米,共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163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拥有两座教学楼,一座多功能科学楼,两座学生公寓楼。 [[ 图书馆 ]] 藏书11万多册,阅览厅可同时容纳700多人学习;休闲书吧缀以假山藤萝,内部装修温馨典雅,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读书和休闲环境。学校食堂设主餐厅和特色小吃窗口,可供1000多人同时就餐。共有教工宿舍楼四座,并建有闽东唯一的一座教师公租房。教师健身馆内设瑜伽室、健身房、羽毛球场等,设施齐全。
==教育方针==
===德育===
90年代以来,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和抓管理、抓基础、抓常规、抓" 三率" (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的工作部署,力争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各学科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努力实现从原来应试教育影响下的" 教教材" 转变到" 用教材" [[ 轨道 ]] 上来,从以教师" " 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上来,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教学终极目的作出不懈的追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 。21 。[[21 世纪 ]] 初,学校围绕争创国家示范高中的目标,全面推进 [[ 素质教育 ]] ,以抓好各教研组说课、开课、听课制度的落实为切入点,优化课堂教学,开设 [[ 高中 ]] 研究性学习课程,举办教学开放周,建立教学教研信息交流网络,充实和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启动名师和" 培青" 工程,带动和促进教师把眼睛盯在课堂教学上,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通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尖子生脱颖而出,为高等院校输送了更好的合格新生。
===美育===
重视美育教育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文艺活动,锻炼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文艺人才和众多文艺爱好者。从40年代宣传抗日救亡的话剧、闽剧到50年代大型话剧《 [[ 龙须沟 ]] 》和歌剧《 [[ 白毛女 ]] 》,从60年代革命史诗《 [[ 东方红 ]] 》到70年代京剧《沙家浜》和《长征组歌》,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排练演出,同时,各年段、班级还自编自导自演不同形式的节目。80年代,各种小型多样、灵活新颖的文艺活动在校园更加蓬勃开展。90年代以来,学校致力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组织了校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美术兴趣小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年艺术节、音乐周更是全方位地展开群众性艺术活动,使学生在音乐、美术方面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书画展、文艺节目更是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演、鉴赏审美情趣。1996年以来,被录取于艺术院系的学生计46人 。2002 2002 年,舞蹈节目《俏姑闹春》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会节目征集评选三等奖。
===体育===
学校素来重视体育工作,积极开展课内外体育活动。50年代,开展" 劳卫制" 活动,坚持" 两操" (早操、课间操)锻炼, [[ 组织 ]] 校体操队和篮球队。60年代,体育常规教学步入正轨。" 文革" 期间,体育课常被学工学农所占用。80年代,贯彻" 普及为主,增强体质为主,经常锻炼为主" 的原则,抓好" 两课" " 两操" " 两活动" (体育课、活动课,广播操、眼保健操,课内和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体育达标活动。90年代以来, [[ 学校 ]] 致力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施行方法》,并持续加强 [[ 田径 ]] 传统项目的训练,坚持每学年举办一次校田径运动会,推动体育田径人才的培养和冒尖,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体育合格率、达标率、优秀率超过国家规定的先进体育学校标准。
[[Category:524 中等教育]]
718,4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