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日德兰海战

增加 11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日德兰海战(英语: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 [[ 英国皇家海军 ]] (含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与皇家加拿大海军的舰只[1] )与 [[ 德意志帝国 ]] 海军在距离丹麦 [[ 日德兰半岛 ]] 西海岸约80英里(128公里)的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中最大规模,以及史上参战战舰数量最庞大的海战<ref>[https://www.sohu.com/a/233678930_782538 【历史上的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日德兰海战爆发 ],搜狐,2018-05-31 </ref>,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
德国计划以弗朗茨·冯·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5艘战斗 [[ 巡洋舰 ]] 为主力的战队,引诱戴维·贝蒂海军中将率领以6艘 [[ 战列巡洋舰 ]] 及4艘无畏舰为主力的英国战队进入公海舰队所设的陷阱。但该作战计划由于德国海军密码被英方破译,英国本土舰队同时出动。
希佩尔海军中将与贝蒂海军中将交锋的结果以希佩尔海军 [[ 中将 ]] 统帅的舰队击沉2艘英军战斗巡洋舰及主动撤离而结束第一回合。舍尔海军上将与希佩尔海军中将汇合后,贝蒂海军中将主动撤离并成功将 [[ 公海舰队 ]] 引向由杰利科海军 [[ 上将 ]] 指挥的 [[ 英国 ]] 本土舰队,双方合共超过250艘军舰在北海激战至日落。英国本土舰队希望在另一日早上继续战斗,但公海舰队最后选择避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相对较多吨位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 [[英国 皇家海军 |皇家海军]] 本土舰队成功守住了 [[ 北海 ]] 的大部分制海权,使得德国海军在一战余下的日子无法再突袭英国东部海岸,成功地捍卫了自身的国土安全,也使得德国海军突破北海封锁的战略企图以失败告终,因此英国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背景==
===1916年的海战战术===
此时的舰队通常是排成若干平行纵队前进的,这一队形相对一字长蛇阵机动性更高。若干较短的纵队能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的将旗舰(通常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信号通过 [[ 探照灯 ]] 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而在一字长蛇阵中,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的信号往往因战舰排烟影响辨认信号而需要花10分钟甚至更多 [[ 时间 ]] 才能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后面的(或前面的)船发送自己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让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浪费的时间可能会加倍。
实战中,舰队往往会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纵队来迎战敌舰。这就需要每个纵队领航的舰只引领其率领的舰艇左转或右转来排成合适的队形。由于交战双方的舰队都是以高速行进的,因此舰队指挥官们就需要派出侦察舰队(通常由 [[ 战列巡洋舰 ]] [[ 巡洋舰 ]] 组成)来报告敌方的位置, [[ 速度 ]] ,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形(己方舰队位于T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军舰的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开火,从而最大程度地集中火力,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主炮能够予以还击<ref>[https://mil.sohu.com/20130529/n377397860.shtml 一战中日德兰海战战场再现 巨型舰队的殊死搏斗],搜狐,2013-05-29 </ref>。然而构成一个T字队形的计画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以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T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被动挨打。
==参考文献==
 
[[Category:軍政事件]]
248,4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