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英属印度

增加 29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土邦”由王公、王侯(Thakur)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这种模式被称为“附属联盟”。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锡兰(今[[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但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而是由伦敦直接控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所统治,其地位优于印度总督管辖的印度帝国。英国征服次大陆初期,英帝国统治区域,条约仅限于次大陆的部分,初期的殖民机构设于加尔各答,后来移治于[[德里]]。各国相继独立以后,独立之前的关联区域被广泛地称为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仅限于次大陆沿海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分别由[[法国]]和[[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并入印度。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印度分裂为二个国家——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就是南亚历史上著名事件——印巴分治。再后来的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巴基斯坦的飞地——[[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ref>[https://www.doc88.com/p-5045894078781.html 英属印度的战略边界计划与赵尔丰 ],道客巴巴,2015-03-02</ref>
==地理范围==
英属印度包括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近乎全境,但不包括[[果阿邦]]和本地治里市等。此外其还一度包括亚丁殖民地(1858年至1937年)、下缅甸(1858年至1937年)、上缅甸(1886年至1937年)、英属索马里兰(1884年至1898年)和[[海峡]][[殖民地]]([[新加坡]]连[[圣诞岛]]和[[科科斯基林群岛|科科斯(基林)群岛]]、[[马六甲]]和槟城,1858年至1867年)。1937年缅甸被分离出来,由英国王室直接管辖,直至其于1948年独立。位于[[波斯湾]]的特鲁西尔诸邦理论上在1946年前亦是英属印度诸省的土邦之一,并使用[[卢比]]作为其[[货币]]单位。
1802年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眠和约》后被割让给英国。在1793年至1798年间,[[锡兰]]是马德拉斯省的一部分。尼泊尔和不丹在同英国进行战争之后签订和约,被承认为独立国家。[[锡金王国]]在1861年英锡协定下成为土邦,但其主权问题却未得到定义。[[马尔代夫群岛]]自1887年至1965年为英国保护国,但非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ref>[ https://www.iqiyi.com/v_19rx0k5gzc.html 英属印度殖民地时期,疆域包含哪些国家?分别是什么时候独立的?],爱奇艺,2020-5-1 </ref>
[[Category:741 英國]]
112,5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