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海号轻巡洋舰

增加 19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平海号轻巡洋舰'''是 [[ 中华民国 ]] 海军的一艘轻 [[ 巡洋舰 ]] ,为 [[宁海号轻巡洋舰| 宁海级轻巡洋 舰2 舰]]2 号舰。本舰为 [[ 国民政府 ]] 向日本订购设备,在江南造船所进行组装,中日两国交恶后由德国人接手继续协助建造。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航空兵对中国海军连续发起多次攻击,重创平海号,使其在长江边坐沉。
1938年日军成功打捞起平海号,并送往日本本土进行修复。此后日军将平海号另起一临时名字“见岛”(日语:見島/みしま Mishima ?),长期闲置。随着 [[ 太平洋战争 ]] 的进展,日本海运状况日趋严峻,为加强海防能力计,1944年年中日本海军重新启用本舰,并以“八十岛”(日语:八十島/やそしま Yasoshima ?)之名加入日本海军。同年11月25日八十岛遭到美军空袭沉没。
==设计和概述==
本舰原定根据首舰宁海号的图纸在江南造船所建造。但1931年开工建造后,中日两国关系因 [[ 九一八事变 ]] [[ 一·二八事变 ]] 而急转直下,日本停止向中国交付所订购的部件,并撤走驻厂技术人员,本舰建造进展陷入停顿。后本舰得到德国驻华海军顾问团的帮助,重新开始建造。由于这一变故,本舰的具体参数和上层建筑等与宁海号均有较大差别。本舰排水量2448吨,7,488匹 [[ 马力 ]] (5,584千瓦特),21.256节(39.366千米每小时),没有搭载 [[ 舰载机 ]] 。同样本舰因为有德方人员参与,因此实际武装为德、日武器混用。。
宁海号因为在窄小的船体内塞入大量的 [[ 武器 ]] 装备,导致全舰重心严重偏高。同时宁海号主要沿岸及沿江进行活动,搭载 [[ 水上飞机 ]] 的必要性不大。因此中国方面在设计二号舰时,一开始做的一项大改动就是撤除了机库,此举可以显著降低重心。1934年日本海军又发生了友鹤事件,海军部又进行了新的改动,包括将高大的主桅改成小型桅杆;原定安装在桅杆顶端的测距仪和方位盘降低到上层建筑顶部;将原定的6门高射炮减少到3门; [[ 探照灯 ]] 改在舰桥两侧。
除了外观可识别的不同外,本舰动力系统也与宁海号不同,只有两台主机,空余出来的主机舱安装了一台 [[ 锅炉 ]]
==舰历==
1931年5月5日,民生号炮舰下水,江南造船所随即在空出来的船台上进行准备。6月28日,厂方开始安放龙骨。不久中日两国关系因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而急转直下,本舰原本向日本订购的 [[ 锅炉 ]] 一直没有得到交付。1933年日本撤走驻厂技术人员,本舰建造进展陷入停顿。其后中方得到了德国海军顾问团的协助继续建造,其间配备了部分德制武器。1934年8月27日,时任海军部长陈绍宽聘请日本造船主任神保敏男等20多名日本 [[ 技术 ]] 人员来沪协助建造。
1935年9月15日,本舰下水;28日举行下水仪式,由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海军中将主持下水仪式。10月30日,平海号往日本相生港继续进行舾装。1936年6月18日返抵 [[ 上海 ]]
1937年4月,平海号加入第一舰队,并担任舰队旗舰。7月7日 [[ 七七事变 ]] 爆发,15日平海号离开上海港向长江上游退避。8月11日平海号、宁海号从 [[ 南京 ]] 出发,12日开始协助各舰执行沉船封江的任务。13日 [[ 淞沪会战 ]] 爆发。22日击落一架龙骧的舰载机,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击落敌机。
9月15日开始中国军队陆续向内陆撤退,同时日军开始着手准备攻占南京。为此,时任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长官兼中国方面舰队(日语:支那方面艦隊)司令长谷川清海军中将下令在地海军以 [[ 航空 ]] 兵力,消灭退守江阴的平海号等大型中国军舰。攻击计划原定在9月21日,后因 [[ 天气 ]] 恶劣而推迟了行动。接下来的两天日军出动第二航空战队的航空母舰加贺的舰载航空队、以及陆上航空队,对中国军舰发动了轮番攻击(22日第一、第二、第三次攻击;23日第四、第五、第六次攻击)。22日上午的第一波空袭由联合航空队的12架九二舰攻发起,日机的水平轰炸对平海号取得了2枚6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1枚近失的战果。下午加贺攻击队的7架九六式舰上攻击机(搭载30公斤炸弹)发动第二次攻击,对宁海号和 [[ 平海号 轻巡洋舰|平海号]] 造成一定的伤害。(另有著作认为是第二波攻击对平海号取得了两次直击命中。)傍晚第12航空队的6架九二舰攻在3架九五舰战掩护下展开第三次攻击,不过受到江阴要塞的对空火力干扰,未能找到宁海号和平海号,只能攻击应瑞号了事。当晚陈季良下令,为了显示死战到底的决心,平海号将不会降下将旗。
23日14:10日机再次出现在江阴要塞上空。第四次攻击为第12航空队(6架九二舰攻、3架九五舰战、12架九四舰爆)和第13航空队(若干九六舰爆)联合行动,对附近炮台进行了轰炸,同时对中国海军舰艇取得数次命中。舰长 [[ 高宪申 ]] 海军上校由于前一天的战斗负伤,此时已经难以指挥,副舰长 [[ 叶可钰 ]] 海军中校遂接替进行指挥继续作战。第五次攻击由加贺攻击队接手(8架水平轰炸机、8架俯冲 [[ 轰炸机 ]] 、4架 [[ 战斗机 ]] ),对航行中的平海号取得3次直击命中,迫使其起火。(另有著作认为是4次极近距离的近失命中。)爆炸的冲击力将平海号托出了水面,对舰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坏。14:40指挥作战的陈季良下令各舰起锚往上游退避。平海号的对空高爆弹即将告罄,舰上官兵被迫使用穿甲弹、照明弹维持射击。平海号此时又受到3枚炸弹命中,各舱室大量进水。当天夜晚,平海号在十二圩搁浅,舰上官兵仅留下部分人手留守,其余人员拆除武器、设备撤离。全舰11人战死,20多人负伤。
日军对平海号等的袭击是日本海军 [[ 航空兵 ]] 第一次对水面舰艇目标进行攻击。日军的轮番空袭使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在战争初期即损失殆尽。日方资料记载,战斗中平海号共受到6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6发、近失弹10发。
9月25日,日军第12航空队8架九二舰攻再次轰炸搁浅状态的平海号,使平海号左倾45度。随着 [[ 中国 ]][[ 军队 ]] 在陆地战场上的败退,日军捕获了搁浅的平海号。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45,3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