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中州立图书馆

增加 10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台中州立图书馆.jpeg|有框|右|<big>台中州立图书馆</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6/4eb4ff6f8121421993d84e3357a9d93e.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8161929_75475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台中州立图书馆 ''' [[ 台湾日治时期 ]] 台中州所设立的 [[ 公共图书馆 ]] ,今日建筑已为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台中分行使用中,并公告为 [[ 历史建筑 ]] 。而根据《台中州社会教育概况(昭和九年)》中的资料显示,该图书馆最主要的阅读人群是 [[ 儿童 ]] (占全年度阅览人数41.96%),其次是 [[ 学生 ]] (34.07%)跟无职业者(15.29%)。
==历史==
=== 州图设立前===
台中州图设立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1月5日于台中医生会馆举行的大演说会。当时有山移定助、山田恭之进、艉原保人、小佃驹三等几名 [[ 律师 ]] 在会上发起筹设 [[ 图书馆 ]] 的活动,并由当时担任台中公共团长的小佃驹三负责筹设事宜,但后来由于经费问题,使得筹设事宜无疾而终。
=== 州图设立后===
大正九年(1920年),台中州知事加福丰次再次倡建图书馆, [[台湾彰化银行| 彰化银行 ]] 董事坂本素鲁乃乐捐3千万做为购书经费,而后于州知事旧官舍作为临时馆址,不久又迁到 [[ 台中公园 ]] 的商品陈列馆中,最后在次年(1921年)1月正式开设。后来图书馆又因故迁到台中俱乐部内。
大正十二年(1923年)3月31日,以台中州令第15号制订〈台中州立图书馆规则〉后,同年5月15日正式将图书馆定名为“台中州立图书馆”。大正十四年(1925年),迁移至大屯郡役所旧址。昭和三年(1928年)5月14日,在已完工尚未迁入的新馆舍前,发生台中不敬事件。昭和四年(1929年)10月,图书馆迁入新馆舍(今址)。根据统计,昭和九年(1934年)的台中州图藏书有1万4488册,其中以 [[ 文学 ]] 类的书籍最多(3168册)。
而在日治时期为了促使 [[ 图书 ]] 流通,曾实施“巡回文库”的措施<ref>[http://www.docin.com/p-1794646213.html 巡回文库民国时期阅读推广的引导者],豆丁网 </ref>,会将书籍轮流送到需要的地区提供民众借阅。台中州图当时在总督府指导及协助下,将台中州分成四个区,每区含有数郡,并在其中设立州辖阅览所,每月各区的书籍会进行交换。
=== 二次大战后===
1945年 [[ 中华民国政府 ]] 接收台湾总督府辖区后,台中接管委员会接收台中州立图书馆,陷于停顿。
1946年3月1日曾短暂被改为“台中县立台中图书馆”。3月6日再改为“台湾省立台中图书馆”(今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 教育 ]] 处所属机关。
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改组为台湾省 [[ 政府 ]] ,省中图变成台湾省政府教育厅所属机关<ref>[http://www.taiwan.cn/zt/twzt/taizhong/taizhongc/taizhongshizixun/200804/t20080423_629320.htm 台中市图书馆资源],中国台湾网,2008-02-20</ref>。
1972年,省中图迁馆于北区精武路291之3号,原址售予合作金库银行改作 [[ 金融机构 ]] 使用至今。
2005年3月16日, [[ 台中市文化局 ]] 将建筑登录为台中市台湾历史建筑。
==视频==
249,0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