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2014年台湾高雄气爆事故

移除 37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014年高雄气爆事故'''是2014年7月31日23时55分以后至8月1日凌晨间,发生在[[台湾]][[高雄市]][[前镇区]]与[[苓雅区]]的多起[[石油化学|石化气]][[爆炸]]事件。7月31日约21时,民众通报疑似有[[天然气|瓦斯]]洩漏。几个小时后该区域发生连环爆炸,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伤<ref name="雄检"/>,并造成至少包括[[三多路 (高雄市)|三多一、二路]]、[[凯旋路 (高雄市)|凯旋三路]]、[[一心路|一心一路]]等多条重要[[道路]]严重损坏<ref>[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408030158-1.aspx 高雄气爆 道路复旧估12亿]中央社,103年8月3日</ref> ,周边店家也因为爆炸破坏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事后经调查认定为四吋[[丙烯]]管线遭不当包覆于排水箱涵内,致管壁由外向内腐蚀并日渐减薄,而无法负荷输送管内之压力而破损,致运送中液态丙烯外洩,引起本件爆炸事故<ref>[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8010069-1.aspx 高雄气爆 疑丙烯造成]中央社,103年8月1日</ref>。灾区道路经过多月的施工后于12月20日修复通车<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12070089-1.aspx|title=石化气爆重建 20日全线通车|date=2014年12月7日|author=王淑芬|accessdate=2014年12月19日|publisher=[[中央通讯社]]}}</ref>。至于人为失误方面,[[高雄地检署]]于12月18日侦结气爆事故,起诉分属[[高雄市政府]]、[[华运公司]]与[[李长荣化工]]的12人,并将相关事证交由[[监察院]]继续追究行政责任<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412190266&q=%E6%B0%A3%E7%88%86+%E8%B5%B7%E8%A8%B4|title=高雄气爆案 送监院追行政疏失|date=2014年12月19日|author=陈朝福|publisher=[[中央通讯社]]|accessdate=2014年12月19日}}</ref>。于2015年2月9日高雄高分检确认高雄市政府陈菊等5名官员获不起诉确定;而[[监察院]]在3月4日通过纠正高雄市政府和[[中华民国经济部|经济部]],虽然32名[[罹难者]]中包含5名[[警消]]、2名[[义消]],并造成22名警义消轻重伤,但因缺乏具体指认市长[[陈菊]]在指导上有怠忽职责,因此未弹核陈菊<ref>[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02100008-1.aspx 高气爆案官员不起诉 ]中央社,104年2月10日</ref><ref>[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3040361-1.aspx 气爆案纠正高雄市府和经济部 ]中央社,104年3月4日</ref>。2015年7月17日高雄市政府、李长荣化工、华运仓储顺利达成三方协议,决议由荣化垫付32名罹难者的赔偿金额为1200万元,最迟分4年给付,待法律判决确定后,再由高雄市府、荣化、华运共同负担或有责任方依照法律判决比例分担<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717004503-260405|title=高雄气爆三方协议 罹难者每人赔1200万|accessdate=2016-06-22|last=中时电子报|work=中时电子报|language=zh-TW}}</ref>。
7月31日20时许,[[高雄市]][[前镇区]]居民嗅到疑似瓦斯臭味,随即报案,20时46分[[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接获通报,约于20时50分赶到现场,辖内瓦斯公司于20时50分及21时03分回报,明确表示当地现场并无天然瓦斯管线,然而消防局却仍持续朝「疑似瓦斯洩漏」方向侦办<ref name=监察院>{{Cite web|url=https://www.cy.gov.tw/CYBSBoxSSL/edoc/view/4361|title=高雄气爆纠正案文|accessdate=2015-04-08|date=2015-04-08}}</ref>。由于当地有[[高雄捷运环状轻轨|轻轨]]工程,一度以为是施工挖断瓦斯管线,延误遏阻大规模气爆发生之良机<ref name=监察院/>。稍晚,高市府向中油公司寻求当地管线资讯,[[中油公司]]虽回报无中油管线经过该处,但监察院认为中油未善尽灾害防救法赋予「公共事业应主动蒐集、传达相关灾情」之责,而予以纠正<ref name=监察院/>。事发现场混乱无序失措<ref name=监察院/>,[[高雄市政府]]未能落实指挥权转移以确保现场指挥体系一元化之规定<ref name=监察院/>,且平时石化灾害防治演练不足使现场消防局人员误判情势<ref name=监察院/>,加上未善加利用随身佩带的可判断现场危害气体脂浓度的5用气体侦测器,导致现场部署及封锁延滞<ref name=监察院/>。消防员仅以水雾稀释气体、管制交通,并未疏散当地民众<ref name=appledaily3>{{Cite web|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40731/443735/|title=【更新】高市前镇区下水道瓦斯外洩 影响范围广大|accessdate=2014-08-01|publisher=苹果日报|date=2014-07-3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801/35994493/%E9%AB%98%E9%9B%84%E9%80%A3%E7%92%B0%E6%B0%A3%E7%88%86%E9%80%BE5%E6%AD%BB60%E5%82%B7|title=高雄连环气爆 逾5死60伤|work=苹果日报|date=2014-08-01|accessdate=2014-08-05}}</ref>。现场人员不知当时已有大量液态[[丙烯]]汽化,随著排水箱涵流动向外不断扩散,先往三多商圈方向流进凯旋三路箱涵,并沿著凯旋三路箱涵往北、往南扩散至三多一路、一心一路地下<ref>{{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449-260102|title=流动炸弹 丙烯沿箱涵到处跑|author=林宏聪/高雄报导|publisher=中时电子报|date=2014年8月7日|accessdate=2014-08-07}}</ref>。
21时30分,[[高雄市政府环境保护局]]稽查人员会同消防局抵达二圣、凯旋路口进行採样,并于21时46分请求[[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南区毒灾应变中心支援<ref name=KHgov/><ref name=KHgovApple/><ref>{{Cite news|author=吴柏轩、蔡颖、黄旭磊|url=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1139|title=採集毒气 环署5员炸飞受伤|work=自由时报|date=2014-08-02|accessdate=2014-08-04}}</ref> 。[[高雄市政府工务局]]及[[消防局]]则于21时50分通知管线图上记载的[[台湾中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铁路管理局]]等管线所有人到场,然而第一时间并无通知荣化公司<ref name=监察院/>。于採样查漏期间,影响范围逐渐扩大,消防局又陆续出动人员至前镇、苓雅区各点进行抢救,自21时16分起至22时15分止,共有六处派驻消防人员(前镇区瑞隆路412号、岗山西街与岗山中街、广东三街和汕头街口、苓雅区三多一路267号附近、前镇区一心一路162号、民瑞街和中山三路口)。22时22分,前镇区岗山西街301巷9号,发生[[水沟]]盖气爆。22时23分,环保署南区毒灾应变中心人员到达现场。22时40分,消防局长[[陈虹龙]]仅电联要求中油、中石化切断管线输送。23时20分<ref name=KHgov/>(市府说法,另一说为23时55分<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802/35996434/%E5%A4%A9%E4%BD%91%E9%AB%98%E9%9B%84%E6%B0%A3%E7%88%8626%E6%AD%BB285%E5%82%B7|title=天佑高雄 气爆26死 285伤|work=苹果日报|date=2014-08-02|accessdate=2014-08-05}}</ref>,然环保署表示为隔日6时55分<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813/450969/|title=气爆前已确认丙烯外洩? 环保署否认|work=苹果日报|date=2014-08-13|accessdate=2014-08-22}}</ref>),环保署确认气体为[[丙烯]],其中22时19分于二圣路、凯旋路口之钢瓶採样,验出[[丙烯]]浓度为13,520ppm,超出人体忍受范围近两百倍<ref>{{Cite news|author=黄旭磊|url=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1120|title=爆炸点採样 丙烯超标近200倍|work=自由时报|date=2014-08-02|accessdate=2014-08-04}}</ref>。
=== 事发后 ===
128,8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