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冲锋枪

增加 13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冲锋枪 ''' (submachine gun,缩写SMG,直译“亚机关枪”),旧译手提机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设计上用来由抵肩射击的风冷、 [[ 弹匣 ]] /弹鼓供弹、可以自动射击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单兵长管枪械,与同样是速射 [[ 自动武器 ]] 的机枪的差别在不使用全威力的步枪弹。
==历史==
世界上第一款使用 [[ 手枪弹 ]] 的连发速射武器设计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协约国 ]][[ 意大利 ]] 于1915年推出的维拉尔—佩罗萨(Villar-Perosa,简称VP或FIAT Mod.1915)航空机枪,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弹,装有 [[ 两脚架 ]] 但没有肩托,射速超过每分钟1500发,但因为是固定在 [[ 飞机 ]] 上而非单兵携带所以不被一些人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一战末期,VP机枪的设计被 [[ 贝瑞塔公司 ]] 改成单管直接装上了木质枪托变成了OVP冲锋枪,同期另行生产专门为作为冲锋枪造的贝雷塔M1918冲锋枪,意大利人将其称为“Moschetto Automatico Beretta Mod.1918”缩写MAB1918,直译“机械自动枪贝瑞塔1918型”。
同期 [[ 美国陆军 ]] 准将约翰·T·汤普森(John Taliaferro Thompson)在1918年设计了 [[ 汤普森冲锋枪 ]] (Thompson submachine gun),首次采取submachine gun的称谓,使用柯尔特.45 ACP手枪弹,于1921年开始量产。
在另一方,德国人也推出了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因使用 [[ 手枪弹 ]] ,德国人将其归类为Maschinenpistole(机关手枪),但与其更早的手枪如 [[ 格P08 格]]P08 [[ 毛瑟C96 ]] 的全自动版本(亦被称为MP,本质为手枪,造价高昂且连发对枪械的损耗很大)显著属不同类型。后因东线战场上鲁格手枪弹显得威力不足,遂以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为基础,专门开发了7.92×33毫米中长步枪弹,用于全新的Maschinenpistole 43/MP 43,此枪后被 [[ 希特勒 ]] 出于鼓舞士气目的重新定名为Sturmgewehr 44/StG 44(虽然他最初反对为全新开发和列装这种新类型轻武器耗费战争资源),成为 [[ 汉语 ]] 冲锋枪一词的来源;此称谓亦被英美所接受,成为assault rifle/AR,以区别于使用手枪弹的“submachine gun/SMG”。
中文语境原本不区分使用手枪弹或中长、小口径步枪弹的枪型,如使用7.62X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的PPSh-41 [[波波莎冲锋枪| “波波莎”冲锋枪 ]] 和使用7.62X39毫米中长弹的56式自动步枪均被称作“冲锋枪”;近来有仿效 [[ ]] [[ 英语 ]] ,以“冲锋枪”对应于Maschinenpistole/submachine gun特指使用手枪弹品种,以“突击步枪”对应于Sturmgewehr/assault rifle特指使用中间型威力弹或小口径步枪弹品种,虽然中文中这两个词都可以看成“Sturmgewehr”的不同 [[ 翻译 ]]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110,7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