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蓝玉案

增加 8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蓝玉案 ''' ,是指 [[ 明朝 ]] 开国皇帝 [[ 朱元璋 ]] 诛杀大将蓝玉的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与 [[ 胡惟庸案 ]] 合称为胡蓝之狱,史载,朱元璋一共株连处死了数万人。此案亦为明初四大案之一。
==背景==
蓝玉案发生在 [[ 洪武 ]] 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 [[ 政治 ]] 案件。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借蓝玉案大量屠杀具备 [[ 军事 ]] 才能之将帅,斩除对君权有潜在威胁之人,以致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无将可用。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 [[ 蓝玉 ]] 和大批人,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他又多次北征 [[ 蒙古 ]] ,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蓝玉统兵多年,在军中颇有威望;麾下骁将十余员,个个勇猛善战。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拥兵;而蓝玉却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这一举动显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在地方上,蓝玉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此事后为御史举劾,但蓝玉竟怒逐御史。他还让家人私买 [[ 云南 盐1 ]][[盐]]1 万余引(每引200斤或400斤),进行走私。又因奏请多未采纳,一直对朱元璋心怀不满。这些做法,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概述==
蓝玉亲家叶昇被牵连入胡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 [[ 锦衣卫 ]] 指挥蒋𤩽指控蓝玉谋反,并在蓝玉府库内搜出近万把倭制武士刀之说,朱元璋《太祖皇帝钦录》说:“蓝总兵通着府军前卫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造反,凌迟了。”抄其家产,诛其三族,此案连累一万五千人被杀,包括一公爵、十三侯爵、二伯爵,《名山藏》云:“(朱元璋)使詹徽从太孙录玉,玉不服,徽叱曰速吐实毋徒株连人。玉大呼徽即臣党矣。太孙曰有是哉。捽徽下先断其手足戮之市中。 ”文士王行曾在蓝玉府中授课,亦被杀,史称“蓝玉案”。未久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 [[ 宋国公 ]] 冯胜等也在一两年内相继被杀,俞本《记事录》云﹕宋国公胜、颖国公友德等为党逆事伏诛,家属悉令自缢,毁其居室而焚之。《国榷》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申条写:“会宁侯张温、都督萧用等以党诛。”至此,明初开国功臣几被杀尽,仅存 [[ 汤和 ]] [[ 耿炳文 ]] 等人。朱元璋最后说:“迩者朝臣其无忠义者李善长等,阴与构祸,事觉,人各伏诛。今年蓝贼为乱,谋泄擒拿,族诛已万五千人矣。余未尽者,已榜赦之。犹虑奸顽无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宁。今特大诰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蓝党、胡党,一概赦宥之。”
朱元璋 [[ 南北榜案 ]] 又指一些官员是胡监党人而凌迟他们。
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说朱元璋在闰五月去世的,二月间病体缠身之时仍力疾作出“凌迟”在押成丁“胡蓝党人”和断没田口家财的决定,可谓至死方休。
[[朱允炆| 建文帝 ]] 时赦免胡蓝党人。
247,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