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自然选择

增加 9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自然选择.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img.wendangwang.com/pic/db1a194413b91fd8039a5bbd/7-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db1a194413b91fd8039a5bbd/7 来自 360文档网 的图片]]]
''' 自然选择 ''' [[ 英语 ]] :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 [[ 生物 ]] 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自然选择则是演化的主要机制,经过自然选择而能够称成功生存,称为“适应”。自然选择是唯一可以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1858年, [[ 英国 ]][[ 生物学家 ]] 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发表了《On the Tendency of Species to form Varieties; and on the Perpetuation of Varieties and Species by Natural Means of Selection》,首次提出天择的概念。
查尔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 [[ 物种起源 ]] 》中提出,其于早年在 [[ 加拉巴哥群岛 ]] 观察了数种 [[ 动物 ]] 后发现, [[ ]] 上很少有与邻近大陆相似的物种,并且还演化出许多独有物种,如巨型的 [[ 加拉巴哥象龟 ]] [[ 达尔文 ]] 于开始以为,岛上的 [[ ]] 鸟应与 [[ 南美洲 ]] 发现的为同种,经研究,十三种 [[ 燕雀 ]] 中只有一种是与其大陆近亲类似的,其余皆或多或少发生了演化现象,他们为了适应岛上的生存环境,改变了 [[ 鸟喙 ]] 的大小。
==自然选择的因素==
因为生物族群呈指数成长,但资源有限,因此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存活。影响存活率的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如 [[ 温度 ]] [[ 湿度 ]] 、日照、 [[ 空气 ]] ;以及 [[ 生物因子 ]] ,如掠食者、共生、种内竞争、 [[ 食物 ]] [[ 疾病 ]] 等等。个体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变异)使每个个体的存活率不同,如果个体可以耐 [[ 干旱 ]] 、在空中飞、在海里呼吸、用 [[ 爪子 ]] 掠食、抵抗 [[ 病原 ]] 、制造工具、或是合作猎食等等,就会有不同的适应力,因此个体间的存活率不同。这些个体差异如果可以遗传,则会造成演化。
2,8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