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鸟铳

增加 9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鸟铳 ''' ,又称鸟枪、鸟嘴铳,是明清时期对火绳枪和 [[ 燧石枪 ]] 的统称。明 [[ 嘉靖 ]] 年间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有诸铳器相比具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大大提升了精准度和射程。
鐵砲(或鐵炮)是 [[ 日本语 ]] 在江户时代之前对 [[ 枪械 ]] 的称呼,但在广义的用法中也包含了如火炮一类的大型火器。
现代日本语则是以“铳”来表示枪械,很少使用 [[ 铁炮 ]] 一词。
==名称来源==
鸟铳因为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 [[ 明朝 ]] 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鸟嘴铳,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
==性能==
与中国传统 [[ 火铳 ]] 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贯穿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 [[ 步枪 ]] ,是近代步枪的雏形。
火绳式鸟铳点火时易受 [[ ]] [[ ]] 影响,点燃火绳时还须保留火种,精准度和射程虽有较大提高,但作为 [[ 枪械 ]] 的性能仍比较原始,而且射击过程繁琐。射击前准备步骤如下: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 [[ 装弹 ]] (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 [[ 火药 ]] 中)、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再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装 [[ 火绳 ]] (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经瞄准地发射。[[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