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萨姆邦

增加 16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阿萨姆邦.jpg|缩略图|阿萨姆邦|[https://j.17qq.com/article/sqschswcx.html 圖片來源][https://pic.17qq.com/uploads/smmnmshwwy.jpeg 原圖連結]]]
''' 阿萨姆邦 ''' ,位于 [[ 印度 ]] 东北部,是国家 [[ 文化 ]] 和地理上最独特的地区之一,也是 [[ 阿萨姆红茶 ]] 的产地。阿萨姆邦以自然风光而闻名。景观包括茶园, [[ 雅鲁藏布江 ]] [[ 古迹 ]] 和寺庙,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曾经说:“仅次于 [[ 克什米尔 ]] ,阿萨姆是印度最美丽的地方。”
==地理==
阿萨姆邦西部同西孟加拉邦和 [[ 孟加拉国 ]] 相连,南部与 [[ 梅加拉亚邦 ]] 、特里普拉邦、 [[ 米佐拉姆邦 ]] 为界,北部接壤阿鲁纳恰尔邦和不丹,东部毗连 [[ 那加兰邦 ]] 、曼尼普尔邦。最大城市是古瓦哈提,首府第斯普尔城位于古瓦哈提的郊区。阿萨姆邦处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中部流域(上游在西藏,下游在孟加拉)。在 [[ 冬天 ]] 旱季,河水下降,无数沙洲 [[ 岛屿 ]] 展现出来,每年新的出现,旧的消失。在雨季(6月至9月)大部分都会被淹没在水里。
阿萨姆邦位于印度东北边,位处 [[ 南亚 ]][[ 夏季季风 ]] 北上的路线。降水主要属于 [[ 地形雨 ]] 。在6月至9月的雨季时,来自印度洋的暖湿西南季风从 [[ 恒河三角洲 ]] 一路进入孟加拉的低地 [[ 平原 ]] ,在向北前行300-400千米后,受到卡西山的阻挡,被迫在2至5千米的范围内上升至1370米的高度。气流被迫抬升时发生湿绝热降温,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滴,在迎风坡形成降雨。阿萨姆邦的地形有三种型态:北部山区-北喜马拉雅山,北部平原( [[ 布拉马普特拉河 ]] 平原)和德干高原。陡峭的河谷与激流出了山口后形成网状河,并在阿鲁纳恰尔邦与阿萨姆邦地区形成沼泽。
全邦下分27县。
==历史==
[[ 阿萨姆语 ]] 中,“阿萨姆”,相当于现今阿萨姆邦西南部坎如普县(Kamrup)。玄奘接受了当地国王拘摩罗(kumāra)的邀请到迦摩缕波国讲法。这里也是性力派流行地区。
在阿萨姆地区海拔400~600米的地方,有 [[ 石器时代 ]] 人类居住的证据。当地的辉祖母绿石是他们制造石器的原料。
公元前10世纪,克拉底人穿越外喜马拉雅山口来到阿萨姆,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蒙古人建立东辉国,在中世纪时期名为迦摩缕波国,公元7世纪左右迦摩缕波国达到鼎盛,统治着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 ]] 南麓、雅鲁藏布河谷至孟加拉的土地。迦摩缕波国消逝后该地便陷入分裂。
公元1228年,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当地各部族结束长期战乱,建立了阿含王国(Ahom),史称阿萨姆王国。
此后,傣族在当地建立了强大的王朝统治,建都于阿萨姆-赛比萨加。阿含王国国力强盛,被统治德里的 [[ 蒙兀儿 ]] 王朝视为对他们的挑战。先后17次派兵征讨阿含王国,均无功而返。
在13世纪,来自 [[ 缅甸 ]] 的傣族人在阿萨姆邦建立了阿豪姆王国,他们的历史纪年《菩愣记》是记载阿萨姆历史的最早书记。如今,他们的语言已经消失了,只有少数专家能够解读这些古老文献。除了 [[ 曼尼普尔邦 ]] 印度东北部的其余各邦都曾经纳入阿豪姆王国的版图。
公元1671年,蒙兀儿帝国大军在最后一次出征中和傣族军队在萨莱伽特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傣族军队在拉其特·巴尔普坎将军的率领下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拉其特·巴尔普坎因此成就了其不朽的盛名,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很多 [[ 轶事 ]] 至今仍在当地民间传颂。这些 [[ 传说 ]][[ 故事 ]] 如今已经成为阿萨姆历史和民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18世纪后期,毗湿奴派信徒毛摩利亚·摩汉塔人起义,以抗议在信奉性力派的王后普勒斯瓦丽教唆下出现的 [[ 宗教 ]] 纷争,导致一系列宫廷政变和纠纷。从此阿含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缅甸人趁机从东部边境侵入阿萨姆,屠杀了大量的傣族。
阿萨姆地区在 [[ 第一次英缅战争 ]] 中被英军占领。在1826年英缅签订的“杨达坡条约”之后阿萨姆及其周围地区归英属印度统治,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从此,结束了傣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之后,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为了反抗殖民统治者,阿萨姆人不断反抗,但均以失败收场。
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阿萨姆成了印度一个邦,当局不断压制当地 [[ 傣族 ]] 的发展,不承认傣族对阿萨姆历史的贡献,并不断将傣族边缘化。
由于各部族之间的通婚、傣族在当地社会地位的下降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傣族已融合进其它民族中,只剩下不到60万的傣族,多信仰印度教,主要以从事 [[ 农业 ]] 生产为主。
阿萨姆地区与 [[ 不丹 ]] 和孟加拉国接壤,文化、居民及气候等均与中国 [[ 云南 ]] 及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诸国接近。因而该地区是印度推行旨在制衡“中国影响”的“印度东望政策”的重要起因(这地方也被认为是野生 [[ 水稻 ]] 出现的地方)。
因民族问题,阿萨姆邦一直存在掸族独立组织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寻求独立建国,当地原住民波多人、孟加拉穆斯林屯垦者以及对立的部落之间一直存在的 [[ 土地 ]] 纠纷。
2014年阿萨姆当地的武装叛军发动一系列攻击行动,造成至少69人丧生,其中有18名 [[ 儿童 ]] 。事件发生后,有村民前往警察单位要求讨回公道,警方却向村民们开枪,导致三位村民死亡。因为社会不安定,有关当局推断至少有两千人逃离家园。
110,8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