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党项

增加 10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党项 ''' 最早是对居住在 [[ 四川 ]][[ 松潘高原 ]] 一带,以畜牧为生的多个部落的泛指。在 [[ 魏晋南北朝 ]] 时期,此地形成部落联盟。735年的阙特勤碑首次提到党项名称。《 [[ 隋书 ]] 》称其为党项羌,认为是三苗之后,将他们归属于西羌或西戎。其神话称起源于猕猴种,与 [[ 吐蕃 ]] 相同,可能有共同祖先。其语言 [[ 西夏语 ]] ,现已灭绝,但是经由其文字,西夏文,被保存下来。现代 [[ 语言学家 ]] 认为西夏语与嘉绒语是近亲,将其归在羌语支之下,属 [[ 藏缅语族 ]]
其部落首领,以拓跋氏为姓,可能是拓跋部的分支,与同为 [[ 鲜卑族 ]] 群的 [[ 吐谷浑 ]] 有姻亲及结盟关系,因此他们的先祖也可能是来自于鲜卑。也有学者推测他们是一个蒙古化的突厥族群。
==历史==
唐初,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吐谷浑与 [[ 唐朝 ]] 作战败降唐,被唐太宗赐姓李,封为西戎州都督。唐朝中期时,受到吐蕃所迫,在唐朝帮助下把静边州都督府移置庆州(今甘肃庆阳),辖下25个党项州也一道迁徙。原居地的党项族人则受吐蕃贵族役使,被称作弭药人。北移的党项则分为八部,包括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离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其中拓跋氏在党项诸部中最为强盛,后来成为西夏的王族。唐代宗时,由于吐蕃和党项人联合骚扰,又将党项人迁移到银州(今 [[ 陕西 ]] 米脂)以北,夏州(今陕西 [[ 横山县 ]] )以东地区。绥州(今陕西 [[ 绥德县 ]] )、延州(今陕西 [[ 延安 ]] )一带也有大批党项人迁入。唐末(873年左右),其中较强的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据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自称刺史。881年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攻打黄巢,被 [[ 唐僖宗 ]] 封为夏州节度使,并赐姓李,封夏国公。
至宋初,夏州李氏与 [[ 宋朝 ]] 发生多次战争。首领李继捧归降宋,但族人拥立李继迁叛宋自立。 [[ 元昊 ]] 父亲德明在1005年与宋朝媾和。宋真宗赐姓氏,授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1031年元昊继立,1038年成立了 [[ 西夏 ]] ,统治西北地区达约200年之久,最后被蒙古帝国所灭。党项族被蒙古人称为唐兀,属色目人的一族,在元朝时还有部分甚为活跃,但其后逐渐与其他各族融合,党项之名逐渐消失于中国历史上。
==后代==
明末民变领袖 [[ 李自成 ]] 自称自己是李继迁的后代,有些学者确定李自成是党项族后裔。有一说指现在的夏尔巴人是他们后人。
根据近年来 [[ 人类学家 ]] 的查访,在四川地区尚有党项族人的后代,可能是西夏灭亡后南移的党项人与弭药人融合而成,此外在 [[ 安徽 ]] [[ 河南 ]] [[ 云南 ]] 等地也有党项人的后裔存在。
据陕西历史研究所专家李登第和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原馆长申长明说,在陕西省延安市 [[ 富县 ]] 太平村发现整理的《李自成家谱》表明,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
110,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