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纵深作战

增加 9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纵深作战.jpeg|有框|右|<big>纵深作战</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17/2012b12bb06f4c71a227d18244a8e60e.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88607139_12001424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纵深作战 ''' (英语:Deep battle),指的是陆战上一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的 [[ 战术 ]] 。其主要理论是对前线及后方的敌方部队发动同时且连续的攻击,以突破敌方防御为目标,之后包围歼灭敌军。此一战术需要大量的战力,以足够的纵长对前线敌方部队进行全方面的进攻,同时 [[ 火炮 ]] [[ 轰炸机 ]] 对后方的敌方部队展开轰炸,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空降部队则空投至后方要道处来切断敌方退路。 [[ 苏联 ]] [[ 图哈切夫斯基 ]] 元帅便是纵深战术得以理论化的重要人物。
==历史==
1920年至1930年间, [[ 苏联红军 ]] 的理论学家提出了纵深作战的概念。 。这是一个直接于广泛经验后得到的结论,经验就是于俄国内战与 [[ 波苏战争 ]] 时期骑兵阵形广阔连绵的移动。
==范围==
纵深作战包含了复合的军或是军团于调动时同时排列阵形,其理论并不是要凭单次作战而求得胜利,而是借着复合作战,指挥着平行同方向且连续的行动,以求取胜利。如此,纵深作战与我们平常熟知的 [[ 闪击战 ]] 大异其趣。
==目标==
纵深作战之目标是为同时攻击敌人,并贯穿其地面武力之厚度,而引起敌人防御系统灾难式的失败。高度流动的结构则是作战之利器,借此闯入纵深敌后,并削弱消灭敌人重建防御的能力。作战将兵力大致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次编队扮演着纵深作战的第一层,其部队紧密的沿着前线面对敌人配置。当行动开始,第一梯次编队必需与敌人形成紧密的接触,则第二梯次编队则是扮演支援的 [[ 角色 ]]
==科技角色==
苏联纵深作战理论仰赖 [[ 科技 ]] 的发展,而机动作战(maneuver warfare)的理论也大大提升了纵深作战得以快速、高效率的确保胜利。在 [[ 红军 ]] 内部,同时还有航空部队与装甲部队的发展,为纵深作战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动力。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指出,空军应该用超越 [[ 步兵 ]] [[ 炮兵 ]] 与其它兵种的范围,以打击目标物。于最大量的战术影响,空军应该以最大量,集中于同一时间、 [[ 空间 ]] 中,给予敌人重点打击。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