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后备军事动员

增加 12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后备军事动员7.jpg|350px|缩略图|右|<big>后备军事动员</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10/8c85607259f34c94979380c6072e57c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87009796_12020653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后备军事动员 ''' 是一种 [[ 军事 ]][[ 制度 ]] ,有总体战的色彩,将有潜在军事能力的人力物力编管,战争时迅速动员投入的制度。例如有军事 [[ 技能 ]] 的人力(曾从军过、有专长的人、受过训的成年男性女性等)和有军事价值的建筑与设备(各式车辆、运输飞机、机械工厂、 [[ 燃料 ]] 等)都在后备列管范围,战争期间开始被指派生产 [[ 粮食 ]] 、武器和弹药,后备力量除前线人力不足时支援作战之外,也负责后方游击战、安全部队训练等防务工作,战争结束、非战时则编为预备役,回归民间 [[ 生产力 ]]
==中国后备兵役史==
府兵制是中国西魏时开始出现的一种兵役制度,宇文泰建立于大统年间, [[ 北周 ]] 、隋、唐初继续沿用。中期被 [[ 武则天 ]] 破坏之后,直至 [[ 唐玄宗 ]] 天宝年间取消,改而实行募兵制,前后历时约二百年。后来的朝代有相似的制度。
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六镇大起义后 [[ 北魏 ]] 内乱,分为东魏与西魏,西魏大统八年(542年)权臣宇文泰将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编成六军,宇文泰为全军统帅。后经过不断编整直到大统十六年,已建立起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组织。北周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成为 [[ 皇帝 ]] 的亲军,一人充员府兵,全家皆编入军籍。 [[ 隋文帝 ]] 杨坚开皇十年(590年)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成为“兵农合一”的制度。唐初承袭隋制,初置十二军。
府兵制过去说来被认为是建立在 [[ 均田制 ]] 的基础上的,至唐朝后期,均田制被破坏,而且边患日深,机动性极强的北方骑兵入侵也要求 [[ 唐朝 ]][[ 军队 ]] 作到兵将合一,能远征、能于边境长期驻防。故府兵制难以继续推行下去,终被取消。近年研究成果发现,府兵制及均田制的破坏同为唐代中央政府对于人口流动、 [[ 户口 ]] 资料的掌握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结果。这点和现代后备制度重视 [[ 户籍 ]] 制度的特点不谋而合,若无有效的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管制,则无后备可言。
20世纪初, [[ 国民政府 ]] 主席 [[ 蒋介石 ]] 为了能够争取对抗日本侵略军的本钱,遂发动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并在各中等院校实施军训制度,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后备动员力量。
近代国共战争中 [[ 毛泽东 ]] 的人民战争思想可以说是把后备思想发挥到最大,动员大量的后备军人组成游击队与民兵等非常规军种对敌人发动不对称战争;作战中表现杰出者再选拔入常规军的 [[ 中国工农红军 ]] 。中华民国国军的落败可以说是后备动员能力的巨大差异有关键因素。目前国军设有国防部后备指挥部负责后备事宜,而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主管后备军事动员的部门包括了 [[ 中央军事委员会后勤保障部 ]] 、人民武装部等机构。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