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增加 14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 [[ 英语 ]] :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5N1,记作A(H5N1)或H5N1),也称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个高致病性亚型,具有 [[ 血凝素 ]] (hemagglutinin)第5型, [[ 神经氨酸酶 ]] (neuraminidase)第1型。H5N1病毒可以导致人和一些其他的 [[ 动物 ]] 死亡。
有一个在 [[ 鸟类 ]] 及禽类间传播的H5N1毒株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HPAI A(H5N1),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of type A of subtype H5N1),这一毒株是H5N1流感的致病源。该病毒在鸟群中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突然、病症严重、死亡快速,因而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这是一种动物 [[ 流行病 ]] (不在人类间传播)和动物共患病,可在很多物种间传播。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国 [[ 广东 ]] 的家鹅中明确发现。H5N1病毒主要感染鸟类并导致禽流感。1997年在 [[ 香港 ]] 传播时,很多农场的鸡受感染后都即时死亡,并引发首次报告了H5N1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使一名幼稚园学生死亡。2003年至2015年,全世界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630例人类确诊病例,其中375例死亡,死亡率约60%;这些确诊的报告病例全部发生在 [[ 东南亚 ]] 地区( [[ 印度尼西亚 ]] [[ 越南 ]] [[ 泰国 ]] [[ 柬埔寨 ]] [[ 中国大陆 ]] )。2006年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将“H5N1禽流感全球及国家图”将台湾划为感染区。2006年3月10日, [[ 世界卫生组织 ]] 公开说明,台湾没有任何人类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不是传染区。 2013年5月2日,中国 [[ 科学家 ]] 在美国《 [[ 科学 ]] [[ 杂志 ]] 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破译”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对防止禽流感病毒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H5N1病毒在鸟类的感染==
===1996年至2003年===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国广东的养殖 [[ ]] 中明确发现。
1997年在香港养禽场及鲜活市场爆发H5N1禽流感。当局迅速扑杀全港的130万鸡只,消灭了疫情。当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病例。同年在广东的饲养鹅中也检测到相同 [[ 病毒 ]]
1999年以后,通过检测香港禽类的血液样品、笼具拭子、粪便样品,发现该病毒仍时常出现。1999年至2001年间, [[ ]] 与鹅中检测到H5N1病毒的几率上升。香港科学家管轶的研究小组发现,病毒在2000年后期从其他 [[ 水禽 ]] 的流感病毒中,获得了新的基因。
2001年5月,大韩民国在从 [[ 中国大陆 ]] 进口的鸭肉中分离到H5N1病毒。2002年,在香港发现有 [[ 野鸟 ]] 死于H5N1病毒,这是在亚洲野鸟中首次报告因H5N1引起死亡。2003年1月,香港九龙公园的水禽 [[ 火烈鸟 ]] (flamingo)死于H5N1病毒。2003年5月,日本在进口的鸭肉中也检测到H5N1病毒。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248,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