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常文瑞

增加 4,92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结构 姓名 = 常文瑞| 图像 = [[File:常文瑞.jpg|缩略图|常文瑞|center|[http://www.ibp.cas.cn/ktzz/ktzz_ysktzz/201309/W020130917356810841844.jpg 原图链接]]]| 出 物学家 日期 = {{Birth year and age|1940}}|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 男,1940年9月生, 辽宁锦州 人。1964年毕 | 职 于南开大学。2005年当选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科 | 母校 = 南开大 院生物物理 | 研究 所研究员。领域 = <br>医学}}
<big>'''常文瑞'''</big><ref>[http://www.ibp.cas.cn/ktzz/ktzz_ysktzz/201309/t20130917_3932420.html]中国科学院院士 </ref><br>* 常文瑞,1940年出生于辽宁锦州。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 1960-1964  天津市南开大学 学士* 1985~1987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做访问学者,后于1990年、1993年和1995~1997年作为访向教授分别在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和美国乔治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作访问研究。* 1993~1995和1997~2003年分别任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副 任,历任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99~2004),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8~2004),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国际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委员会顾问(1993~1996)、委员(1996~1999)等职* 1990-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05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研究组工作摘 :'''* 长期 从事生物大分子 (胰岛素、蚯蚓纤溶酶,金属蛋白酶,藻胆蛋白等) 结构与功能 研究,近二十年来研究工作重点集中于光合作用相关(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 研究。 曾全程参加了我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 化学反应之 ,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 阶段,本研究组现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光反应途径相关膜 蛋白 及复合物的结斜体文字合物的 结构与功能研究''* 高等植物PSII-LHCII在类囊体膜上是一个超大的膜蛋白复合物二聚体,其每一个单体由近30个蛋白亚基组成,并结合有上百个色素分子、辅因子及脂分子等等。PSII-LHCII是由一个二聚体的核心,以及核心周围结合的多种外周捕光天线蛋白LHCII共同组成。光系统II的核心与天线蛋白的比例是可变的,从而形成不同尺度大小的PSII-LHCII复合物。对这些不同组成、不同形式的PSII- 胰岛素三维 LHCII复合物 结构的测定 ,并在 将使我们有可能揭示其 效捕获、传递及转换光能的机理以及植物捕光调节的 辨率胰岛 子机制。我们对高等植物光系统II中不同层次、不同组合的光合膜色 蛋白复合物样品开展分离纯化 其类似 结构生 学研究,并结合各种生化手段和谱学实验 蚓激酶、金属蛋白酶 以期为深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结构基础。''高等植物 真核绿 类天线 中光保护及调节相关的膜 蛋白 复合物 系列 结构与功能 研究 中取得 ''* 光合作用是由太阳能驱动的高效且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在高光照或某些环境压力下,植物经常会吸收超过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所需的光能,过量的光能会导致光氧化性损伤,为此植物进化出 一系列 多种 重要 研究 的保护和调节机制,包括能量依赖的淬灭(qE),可以将过量吸收的光能以热的形式安全地耗散掉;状态转换(qT),可以调节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平衡分配;环式电子传递(CET),可以减缓环境胁迫的影响,优化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其它多种保护和调节机制。在这些调节过程中,会形 果;1997年开始 各种不同的超大膜蛋白复合物,我们拟对 高等植物 和真核绿藻中这些超大膜蛋白复合物开展结构研究,以便深入理解光合生物适应环境变化进行光保护和调节的分子机制。二、其它 光合作用 膜蛋白 相关的重要功能酶及复合物 结构与功能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中关键酶及其调控 系统 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 ;2004年 ''* 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反应生成的ATP及NADPH参与到暗反应当中 固定二氧化碳并生成碳水化合物。但是 世界上率先 没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细胞也能利用正常的分 析了高等 过程产生的能量来进行合成代谢。在 植物 捕光蛋白LHCII 叶绿体的基质中,同时具有两类酶,一类是与同化作用的暗反应Calvin循环相关 酶,另一类是能够 辨率 解淀粉 代谢酶。叶绿 组织通过上述两类酶逐渐形成了光依赖型控制机制,在光和暗的条件下转换代谢形式。该途径中涉及多个重要的酶及调控蛋白,我们拟对光合作用这些关键酶及调控系统开展 结构 生物学研究 添补 深入 我国膜蛋白 解它们的作用机制及调控机理。'' 蓝细菌中长链脂肪烃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 结构 测定 与功能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手段,人工改造暗反应的固碳途径使光合细菌直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能源是开发新型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可再生脂肪烃是传统石化液体燃料的理想替代产品,被称为“生物石油”。光合蓝细菌 空白 脂肪烃代谢途径在2010年被阐明 推动了 国在 们也对 领域 途径中的关键酶开展了结构与功能的系列 研究 的深入和扩展 曾获   == 科研成果与奖励 ==* 1982年 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 (1982,1989), * 1987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 一等奖 (1987), * 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4年 北京市科 进步 术奖 一等奖 (2003), * 2004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4), * 2005年获 中国科学院 杰出 科学技术成就奖 (2005) * 201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 == 参考资料 =={{Reflist}}
2,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