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文新

增加 5,0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陈文新| 图像 = [[File:陈文新.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asad.cas.cn/wcm/sourcedb_ad_cas/zw2/json/smkxhyxxb/200906/W020100511715858681849.jpg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926年09月| 国籍 = 中国| 民族 = 汉| 籍贯 = 湖南浏阳| 职业 = 中科院院士| 母校 = 武汉大学农学院 壤微 化系| 研究领域 = <br>医学}}<big>'''陈文新'''</big><ref>[http://cbs.cau.edu.cn/art/2018/9/14/art_31836_585968.html]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 院 </ref><ref>[http://www.ibp.cas.cn/ktzz/ktzz_ysktzz/201309/t20130913_3931084.html]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ref><br>* 陈文新, ,1926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1926 年9 月23日 湖南浏阳 人。1952 ,1952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1958 农学院土壤农化学系。1958 获前 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 副博士学位 。2001年当选为中 。1959年1月回 后在北京农业大 院院士。 (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系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土壤微生物学与细菌分类学的 学和科学研究。自二十世纪70年代起,她主持研究我国根瘤菌资源调查与分类 。 参加并 在她卓越的领导下, 组织 全国20余个单位的微生物学工作者,共同 完成 全国32个省(市 )700 )600多 个县 ,不同生态条件下各种 豆科植物 情况 菌资源 调查, 采集 保藏根瘤菌近两万株,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种资源库,发表2个 根瘤 标本7000多份 属,所发表新种数量约占全部已知根瘤菌物种的三分之一; 发现 一批抗逆性很强的根瘤菌种质资源;从分类学角度获得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的新认识;发表SCI文章120余篇,被引用4300多次,自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公布 来,她连年入选免疫和微生物学领域榜单;作为主编出版了《中国根 菌》(科学出版社);她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她2009年当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2017年当选中国有机肥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她 工作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1996年当选为国际根瘤菌/土壤杆菌分类分委会委员, 1998年被邀与美国学者一道撰写“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根瘤菌部分内容。近年来,她热心于优良 豆科植 物300 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在农牧业生产中的推广。== 学习与经历 ==* 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化学系。* 1958年获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 1959年1月-至今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系工作。== 社会兼职 ==* 国际根瘤菌/土壤杆菌分类分委会委员(1996)*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一界学术委员会主任(2003)* 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2003)== 研究方向 ==* 根瘤菌资源 样性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一、完成全中国范围内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调查, 分离 并保藏 瘤5000 瘤菌9,000 多株 在数量上和所属宿主种类上占重要地位。 ,建立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根瘤菌菌库, 发现了一批 耐酸、碱、盐、高温、低温性强的 珍贵 根瘤菌种质资源 * 二、率先在中国建立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 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描述 对近2000株具代 发表根瘤菌新属2个、新种28个。* ''已经发表的新属为:''* 1.中华根瘤菌新属(Sinorhizobium gen. nov. 1988), 过去一直认为大豆只与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结瘤固氮,1982年Keyser与中国学者胡济生等在《Science》上发 了从中国分离 快生大豆 根瘤菌 进行 , 经陈文新 分类 研究确定为一新属,定名中华根瘤菌属, 后经国际同行反复验证,确认无疑。该属的发表被国际同行评论为发现根瘤菌新属的首创性工作。现该属中已有12个新种,其中包括她们新定的费氏中华根瘤菌 (S. fredii. comb. nov. 1988)、新疆中华根瘤菌(S. xinjiangensis sp nov. 1988)鸡眼草中华根瘤菌(S. kummerowiae sp.nov. 2002) 系统发育 莫雷兰中华根瘤菌(S. morelense sp. nov. 2002)4个新种。* 2.中慢生根瘤菌新属(Mesorhizobium gen. nov.1997)是从中国新疆的大豆,甘草、苦豆子等7种植物中分离的一群特殊根瘤菌 研究 确定的,后经国际同行验证 描述并 一道著文 发表 。该属已包括21个种,其中有他们新定的华癸中慢生根 瘤菌 的2 (M. huakuii sp.nov 1991)、天山中慢生根瘤菌(R. tianshanense sp. nov. 1995)和紫穗槐中慢生根瘤菌(M. amorphae sp. nov.1999)、温带中慢生根瘤菌(M. temperatum sp. nov.2004)和北方中慢生根瘤菌(M. septentrionale sp. nov.2004)11 个新 种。* 3. 在原定的根瘤菌 、8 (Rhizobium)中他们增定了:海南根瘤菌(R. hainanense sp. nov. 1997)、胡特根瘤菌(R. huantlense sp. nov.1998)、杨陵根瘤菌(R. yanglingense sp. nov. 2001) 、木兰根瘤菌(R. indigoferae sp.nov. 2002)和黄土根瘤菌(R loessense sp.nov.2003)等12 个新种。 已建成目前国际 * 4. 在原定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中加定了圆明慢生根瘤菌(B. yuanmingense sp.nov. 2002)。* 三、在理论 获得根瘤 株数量最大、 和宿主共生多样 状信息最丰富 及生物地理来源相关 新观念并对 根瘤菌 数据库。选种提出新见解== 主要奖项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08 第一名*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2001 第一名*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98 第一名* 农业部高校优秀教材 一等 1996 第一名* 教委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5 第一名* 教委科技进步奖 二等 1991 第一名* 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1986 第一名== 参考资料 =={{Reflist}}
2,2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