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氢氧化镁

增加 5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氢氧化镁'''</big>氢氧化镁,白色无定形粉末。别名苛性镁石,轻烧 [[ 镁砂 ]] 等,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悬浊液称为氢氧化镁乳剂,简称 [[ 镁乳 ]] ,英文名称为Magnesium hydroxide。氢氧化镁是无色六方柱晶体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醇,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水溶液呈弱碱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1.9毫克/升(18℃)。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氢氧化镁的天然矿物水镁石。可用于制糖和氧化镁等。因氢氧化镁在大自然含量比较丰富,而其化学性质和铝较相近,因此使用者开始用氢氧化镁来取代氯化铝用于香体产品。用做分析试剂,还用于制药工业。
== 化合物介绍 ==
== 化学性质 ==
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氢氧化镁溶解度很小,溶液碱性很弱,有时作为弱碱处理),加热至623K(350℃)即脱水分解:Mg(OH) 2 →MgO+H2O,易溶于酸或铵盐溶液。与氧化镁一样易吸收空气中的 [[ 二氧化碳 ]] ,逐渐形成组成为 5MgO·4CO2·xH2O 的碱式 [[ 碳酸盐 ]] 。在高于350℃时分解为氧化镁和水,但只有在1800℃以上才能完全脱水。
== 应用领域 ==
1.氢氧化镁是塑料、橡胶制品优良的阻燃剂。在环保方面作为烟道气脱硫剂,可代替烧碱和石灰作为含酸废水的中和剂。亦用作油品添加剂,起到防腐和脱硫作用。另外,还可用于电子行业、医药、砂糖的精制,作保温材料以及制造其他镁盐产品。
2.氢氧化镁的缓冲性能、反应活性、吸附性力、热分解性能等均较优秀,既可以作为化工材料和中间体,也是一种绿色环保阻燃剂和添加剂用于橡胶、塑料、纤维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工业中。氢氧化镁在环保领域中主要作为阻燃剂、酸性废水处理剂、重金属脱除剂、烟气脱硫剂等进行应用。 [2]
3.该品可用作阻燃剂或阻燃填料加入到 [[ 聚乙烯 ]] [[ 聚丙烯 ]] [[ 聚苯乙烯 ]] 及ABS树脂中,有良好的阻燃和消烟作用,加入量为40~20份。但需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粒子表面,可采用价廉的高级脂肪酸碱金属盐或 [[ 烷基硫酸盐 ]] 类和 [[ 磺化丁二酸酯 ]] 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约为3%。 该品还用于镁盐的制造、砂糖的精制、制药工业、日用化工等。4.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填充型阻燃剂,通过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来降低它所填充的合成材料在火焰中的表面温度,具有抑制聚合物分解和对所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冷却的作用。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又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合成材料的抗火性能,同时它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作为一种抑烟剂。氢氧化镁是公认的橡塑行业中具有阻燃、抑烟、填充三重功能的优秀阻燃剂。广泛应用于橡胶、化工、建材、塑料及电子、不饱和 [[ 聚酯 ]] 和油漆、涂料等高分子材料中。特别是对矿用导风筒涂覆布、PVC整芯运输带、阻燃铝塑板、阻燃篷布、PVC电线电缆料、矿用电缆护套、电缆附件的阻燃、消烟抗静电,可代替氢氧化铝,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氢氧化镁与同类无机阻燃剂相比,具有更好的抑烟效果。氢氧化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均无有害物质排放,而且还能中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与腐蚀性气体。单独使用时,用量一般在40%~60%。 与基材树脂有很好的相容性,是热塑性树脂及橡胶制品优良的阻燃剂, [[ 胶黏剂 ]] 中常用作添加型阻燃剂或阻燃填料,参考用量40~200份。工业上用于制造镁盐、活性氧化镁、药品、精细陶瓷、保温材料、砂糖精制、烟道气脱硫剂、油品防腐添加剂、含酸废水中和剂、彩电显像管锥玻璃涂料等。
5.该品还用于镁盐的制造、砂糖的精制、制药工业、日用化工等。同时它放出的水蒸气也可作为一种抑烟剂。氢氧化镁是橡塑行业中具有阻燃、抑烟、填充三重功能的优秀阻燃剂。
6.氢氧化镁的乳状悬浊液在医学上作为制酸剂和缓泻剂。 [1]
氢氧化镁作为镁是无机盐化合物的一种,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阻燃剂、酸性废水中和剂、重金属 [[ 废水沉淀剂 ]] [[ 烟气脱硫剂 ]] 还有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同时氢氧化镁还是生产氧化镁的重要原料。尤其是作为无机阻燃剂时,其分解温度高、抑烟能力强、阻燃效果佳、分解后不会产生有毒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受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大的重视。氢氧化镁人为的无极阻燃剂添加到聚合物之中,其粒径分布、形貌以及纯度对聚合物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生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有直接沉淀法、水热法、微波合成法还有沉淀沸蒸馏法等。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进行直接沉淀法还有水热法,如果要生产高质量及特殊形貌的氢氧化镁产品,往往需要这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应用,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氢氧化镁的沉淀过程直接决定着经水热水处理后产品的质量,所以以氢氧化镁沉淀过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氢氧化镁的吸附力强、活性大,特别是料奖状品有着非沉降性还有非凝聚性,同时也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容易于泵送和贮存,使用还有调节控制都很方便的特点,因此,在环境领域有很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工业含酸废水的中和、工业排放物和矿井排放物中重金属的清除、烟气脱硫、土地酸雨处理和PH调节等。<ref>[https://www.sohu.com/a/229300971_100137443  氢氧化镁在产品中的用途 ,搜狐 2018-04-24] </ref>
== 制备方法 ==
(一):工业上常以海水与廉价的氢氧化钙溶液(石灰乳)反应,可得氢氧化镁沉淀。卤水一石灰法将预先经过净化精制处理的卤水和经消化除渣处理的石灰制成的石灰乳在沉淀槽内进行沉淀反应,在得到的料浆中加入絮凝剂,充分混合后,进入沉降槽进行分离,再经过滤、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氢氧化镁成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CaCl2+Mg(OH)2↓卤水-氨水法以经净化处理除去硫酸盐、二氧化碳、少量硼等杂质的卤水为原料,以氨水作为沉淀剂在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在反应前投入一定量的晶种,进行充分搅拌。卤水与氨水的比例为1:(0.9~0.93),温度控制在40℃。反应终了后添加絮凝剂,沉淀物经过滤后,洗涤、烘干、粉碎,制得氢氧化镁成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H3·H2O→Mg(OH)2↓+2NH4Cl该试验方法有待提高收率,缩短洗涤周期,改进并完善生产工艺。菱苦土-盐酸-氨水法菱镁矿石与无烟煤或焦炭在竖窑内煅烧,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苦土粉用水调成浆状后与规定浓度的盐酸反应制备氯化镁溶液。其氯化镁溶液与一定浓度的氨水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物经洗涤、沉降、过滤分离、干燥、粉碎,得到氢氧化镁产品。根据需要可添加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氢氧化镁是一种应用前景好的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的无机阻燃填料。与氢氧化铝一样,氢氧化镁阻燃剂是依靠受热时化学分解吸热和释放出水而起到阻燃作用的,因此具有无毒、低烟及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镁化学性质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与含卤有机阻燃剂相比,要达到相当的阻燃效果,填充量一般要达到50%以上。由于氢氧化镁为无机物,表面与高聚物基料的相容性较差,如此高的填充量,如果不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填充到高聚物材料中后,将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改善其与高聚物基料的相容性,使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下降,甚至使材料的部分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实验证明,未经改性的氢氧化镁在PP中以团聚体的形式存在,虽然粉体本身极细,但由于颗粒表面与PP基体不相容,颗粒团聚体与PP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甚至空洞。因脆断时氢氧化镁颗粒逃逸后形成的空洞,说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在PP中只是起到一个填充阻燃的作用,而不与PP发生化学键合。经过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镁在PP基体中分散均匀,颗粒大都以原级颗粒或小团聚颗粒的形式分散存在于材料中。
(二):白云石制备氢氧化镁新工艺,白云石在950℃下煅烧2.5小时,消化比例1:40,消化温度70℃,消化时间为50min;一次酸浸时盐酸用量与 [[ 钙离子 ]] 的摩尔比为2比1,二次酸浸时的硫酸用量与镁离子的摩尔比为1比1;沉淀过程溶液的pH值为11。以此工艺条件可得氢氧化镁的最大收率,总收率达到85.20%以上,并且得到纯度一般,分散度一般的片状氢氧化镁。碳化法工艺在最优化条件下,钙镁分离过程镁的提取率达到90.02%,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产品收率88.21%,所选碳化温度30℃,沉淀剂为氨水,能够得到纯度较好,分散性较好,且为片状的氢氧化镁产品。 [2]
== 注意事项 ==
谣言:氢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驳斥:氢氧化镁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以下为文献描述。以白云石为原料制造轻质碳酸镁,是将白云石灰经消化,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悬浊液,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窑气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碳酸钙和 [[ 碳酸氢镁 ]] ,利用二者溶解度不同达到钙、镁分离,然后将留在溶液中的碳酸氢镁热解。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氢氧化镁悬浮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析出水
== 相关药品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2]
==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2]
== 泄露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 [[ 呼吸器 ]] ,穿防静电服,戴 [[ 橡胶 ]] 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2]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参考文献 ==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