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过增元

增加 1,85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
== 人物生平<ref>[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teacher/teacher-1-11.html 过增元] 清华大学</ref> ==
* 1936 年2月28日,过增元出 江苏省无锡市 北塘后蔡家弄 。* 1959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 动力机械系;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与力学系助教、讲师 。* 1979-年~1981 作为 年,以 洪堡学者 在西 的身份到 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 1984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主任。* 1985年,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6年,担任国际刊物《实验热流体科学》编委。* 1988年9月~1988年10月,法国Ecole Centrale de Paris访问教授。* 1989年8月~1989年12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教授。* 1993年7月~1993年12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兼职教授。* 1995年5月~1995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索菲亚大学访问教授。* 1997年4月~1997年6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教授。*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清华大学机械学院院长,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航天技术和信息器件中的微细尺度传热"的负责人。* 2000年,担任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 2001年2月~2001年4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教授。* 2003年2月~2003年4月,台湾成功大学访问教授。* 2014年1月10日,过增元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变革性重大项目“热质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启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 研究方向 ==
长期 多年来 从事 传质 与技术研究。在热流体方面,提出了热可压流体的概念,发现了热绕流等现象,并建立了热阻力和热绕流的定量关系式。在 热等离子体 方面,提出了电弧堵塞的概念,发展了一种 流体 非平衡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对热等离子体加工有重要意义。在 重力条件下的 尺度 流动与传热 方面 ,提出了载人舱内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地面模拟 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拟装置,可大量节省实验时间和经费,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方面,提出了温差场均匀性原则等传热强化新思路,它可使换热效率提高的同时不带来附加的阻力损失 研究工作
== 科研成果 ==
在热流体方面,提出了热可压流体的概念,发现了热绕流等现象,并建立了热阻力和热绕流的定量关系式。在热等离子体方面,提出了电弧堵塞的概念,发展了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对热等离子体加工有重要意义。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方面,提出了载人舱内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地面模拟的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拟装置,可大量节省实验时间和经费,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方面,提出了温差场均匀性原则等传热强化新思路,它可使换热效率提高的同时不带来附加的阻力损失。
== 主要奖项 ==
# 1995年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对流问题中的热阻力和热绕流》
# 2004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传热强化技术及应用》
# 2007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微纳尺度传热的尺度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微尺度传热旳物理机制和尺度效应》
== 参考资料 ==
{{Reflist}}
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