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建功

增加 22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陳建功 | 圖像 = [[File:陈建功.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5828f98c3971082e.jpg 原图链接]]] ]] | 圖像說明 = 著名主持人 | 出生日期 = 1893年9月8日 | 國籍 = 中 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浙江省绍兴市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 知名原因 = 东北帝国大学 | 主要成就 = 1955年当选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代表 知名 作品 = 《[[ 无穷乘积的若干定理 ]] }} '''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 陈建 功1893 功'''(1893 年9月8日 出生于 -1971年4月1日),字业成,[[ 浙江绍兴 府城里。1913、1920年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后 ]]人 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 国立武昌大学 数学 系。1926年 教育家 第三次东渡日本留学,深入研究三角级数论,尤其精研 中国 函数论 ,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举世瞩目的成就。陈建功经过长期 研究 ,终于弄清了如何刻划 的开拓者之 个函数能用绝对收敛的三角级数来表示的问题,并令人信服地证明这类函数就是所谓"杨氏卷积函数"
功1893年9月8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1913、1920年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 国后, 先后 复旦大 教于[[浙江]]工业专门 杭州 [[国立武昌 大学 教授。1955 ]]数学系。1926 当选为中国科 ,第三次东渡日本留 院院士。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 ,深入 研究 三角级数论 尤其精研 函数论, 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 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举世瞩目的 成就 。陈建功经过长期研究 创立 终于弄清 具有特色的 如何刻划一个 函数 论学派(陈苏学派),享有国际声誉。著有《 能用绝对收敛的 三角级数 论》、《直交 来表示的问题,并令人信服地证明这类 函数 就是所谓"杨氏卷积函 的和》等 "
人物 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杭州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毕 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陈苏学派]]),享有国际声誉。著有《[[三角级数论]]》、《[[直交函数级数的和]]》等。
早年经历==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3年9月8日,陈建功出生于 [[ 浙江绍兴 ]] 府城里(今浙江省绍兴市)。父亲 [[ 陈心斋 ]] 是城中慈善机构同善局里的一名小职员,月薪仅两块大洋。陈建功是长子,有6个妹妹,家里生活十分清苦。母亲鲁氏夫人贤淑勤俭,常为成衣铺作活,帮助维持生计。陈老先生为人忠厚老实,供职20余年,洁身自好,从无银钱上的差错,这不仅为人们所称道,也给子女以身教。陈建功幼时,家贫无力延师。
1898年,5岁时开始附读于邻家私塾。他聪颖好学,几年后就进了绍兴有名的蕺山书院。
1910年,进入杭州两级师范的高级师范求学。3年中他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
=== 出国留学=== 
1913年毕业后,陈建功为了以科学富国强民,选择东渡日本深造的道路。
1921年,陈建功的第一篇论文《Some theorems on infinite products》在《东北数学杂志》发表了。这是中国学者在国外最早发表的一批数学论文之一。
=== 回国任教=== 
1923年,陈建功在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 ,次年应聘为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大学教学生涯。
折叠 === 再次出国=== 
1926年,陈建功第三次东渡,考入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藤原松三郎先生指导他专攻三角级数论。当时,作为傅里叶(Fourier)分析主要部分的三角级数论,在国际上处于全盛时期。陈建功在两年多的研究中获得许多创造性成果。
1929年,他通过答辩取得在日本极为难得的理学博士学位,这是在日本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学者。日本各报纸都在首版刊登了这一新闻。为感谢恩师的教诲,陈建功在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当时国际上最新成果,用日文撰写了专著《三角级数论》,著名的岩波书店出版了这本书。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许多数学术语之日文表达均属首创,数十年后仍被列为日本基础数学之参考文献。
=== 回国深造=== 
1929年,陈建功婉言谢绝了导师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众多大学争相延聘。浙江大学邵裴之校长请到了这位雄才,并委以数学系主任之职。
1945年,抗战胜利,浙江大学迁回杭州。生物学家罗宗洛邀请陈建功同去接收台湾大学,临行前陈建功对同事说:"我们是临时去的。"次年春天,他果然辞去台湾大学代理校长兼教务长之职,又回到浙江大学任教,并在当时由陈省身教授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1947年,他应邀去 [[ 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 ]] 任研究员。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并没有打动他的心,一年后他又回到浙江大学。杭州一解放,陈建功便意识到与苏联的学术交流将日益频繁,当年夏天便率先学习俄文,不久即带领学生深入对苏联数学之研究。正当他全力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 [[ 研究生 ]] 时,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卫祖国,于是送子参军。
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陈建功、苏步青等教授都调至上海,而且科研成果和专著不断问世。
1956年5月,陈建功和 [[ 程民德 ]] [[ 吴文俊 ]] 代表中国出席 [[ 罗马尼亚]]"国际函数论"会议。
1958年,浙江新建 [[ 杭州大学 ]] ,请陈建功担任副校长。古稀之年的陈建功应上海科技出版社之约,将自己数十年在三角级数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上之最高成就,写成巨著《三角级数论》,1964年12月该书的上册出版。正当陈建功送出《三角级数论》下册手稿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专家学者在劫难逃。陈建功这位公认的学术权威首当其冲,卓越的贡献也无法使他幸免于难,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1962年,他参加了广州会议,当他听到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肯定他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时,非常高兴。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1年4月11日20时28分, 陈建功教授与世长辞,享年78岁。
== 主要成就== === 学术成就● 学术综述===
'''● 三角级数论学术综述'''
'''三角级数论'''
 
[[File:陈建功1.jpg|缩略图|中|[https://p1.ssl.qhmsg.com/t0184fca785cd2d65c5.jpg 原图链接]]]
20世纪20到40年代,
陈建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三角级数论方面。早在20年代,由于在三角级数论方面的卓越贡献,他已誉满东瀛。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际上复变函数论研究的发展,陈建功在中国也相继开拓了单叶函数论、复变函数逼近论以及拟似共形映照等3个新的研究方向,在复旦大学培育了一支复变函数论的研究队伍。
''' 单叶函数论'''
单叶函数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是系数的估值。假设
40年代末,国际上有关单叶函数论的文献很多,系数问题也有不少进展,陈建功为了在中国国内开展单叶函数论的研究,于1950年发表了题为《单位圆中单叶函数之系数》的论文,全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进展。此后,他又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组织了这方面的研究。1955年和1956年,陈建功又相继发表了《单叶函数论在中国》与《复旦大学函数论教研组一年来关于函数论方面的研究》的综合性论文,介绍和评述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
''' 复变函数逼近论'''
复变函数逼近论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可以追溯到1885年的C.龙格(Runge)定理:复平面上其余集是含有无穷远点的区域的闭集上之解析函数,可以用多项式来一致逼近。由于复平面上集合的复杂性,复变函数类的多样性,给研究带来种种困难。本世纪50年代,经C.H.梅尔捷良(Mергелян)等人的研究,使它发展成为函数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建功在1956年开始了复变函数逼近论的研究。对于具有极光滑的境界曲线之区域上的解析函数,他用费伯(Faber)级数之切萨罗(Cesaro)平均来一致逼近它。在一定条件下,逼近偏差可以为函数的连续模所控制,从而推进了C.я.阿尔佩尔(Aльnер)1955年关于复变函数逼近中的定量理论。1957年,陈建功对于用ρ级整函数逼近无界区域上的函数取得相当广泛的结果,仅这一结果在ρ=1时的特例,就已改进了H.柯伯(Kober)关于带形域的相应定理。1958年,陈建功又拓广了闵科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然后把上述逼近定理推广到平均逼近方面去。应该提到,陈建功在自己研究复变函数逼近论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函数逼近论的研究生,这批研究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 拟似共形映照===
50年代末,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形势与国家的需要,陈建功又在中国率先开拓了拟似共形映照方向的研究,这是与一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个数学分支。这个分支是由德国的H.格勒奇(Grotzsch)于1928年开创的。拟似共形映照有着几何与分析两种独立的定义,在近乎30年的岁月中,这两种意义的拟似共形映照的理论彼此独立地发展着。直到1957年才为L.伯斯(Bers)等人统一起来,从而使拟似共形映照的理论进入新的阶段,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有鉴于此,陈建功立即大力倡导,组织研究。1959年和1960年,他连续发表了关于拟似共形映照函数的赫尔德(Holder)连续性论文,发展了R.法因(Finn)与J.塞林(Serrin)于1958年所得到的成果。他还对于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的解的赫尔德连续性,作出有价值的结论。在陈建功的指导下,复旦大学与杭州大学拟似共形映照的研究队伍也逐步形成。
''' ● 主要论著'''
为便于国人学习苏联,他又翻译了Γ.M.戈卢津(Γoлyзин)的《单叶函数论的一些问题》和《复变函数的几何理论》,以及《复变函数论--30年来的苏联数学》。在他本人多年研究与教学积累的基础上写成的专著《直交函数级数的和》,《Summation of the Fourier series of orthogona1 functions》,以及《实函数论》也相继出版。
23·陈建功文集编辑小组,陈建功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
=== 人才培养===
年过花甲的陈建功的工作量仍然大得惊人,他常常同时指导三个年级的十多位研究生,还给大学生上基础课。但陈建功依然不知疲倦地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还兼任复旦大学教授,同时在两校指导研究生。在他指导下,杭州大学数学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函数逼近论与三角级数论等方面的研究队伍也在迅速成长。
陈建功是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始终主张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常说,要教好书,必须靠搞科研来提高;反过来,不教书,就培养不出人才,科研也就无法开展。他的一生就是根据这条原则身体力行的。他非常重视教学,每年都编新的讲稿。他还说,上课像打仗一样,要充分准备,每讲一个新内容,总要讲清问题之来龙去脉;在介绍文献时,还常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指导研究生时,他总让学生掌握最新文献,尽快接近学科的最前沿。这样的培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受业于他的学生很多,直接受他指导的研究生就有40多位,他们大多成为数学教授,有的称著于世界。
=== 荣誉表彰===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社会任职== 
陈建功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浙江数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1954年始,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人物评价== 
陈建功的一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一生,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人们记着他,尊敬他。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浙江新闻网评)
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