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学家

增加 24 位元組, 3 年前
林奈
=='''林奈'''==
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确立了双名制。他将生殖性状(花)用作重要分类依据,他确立的24纲主要建立在花的雄蕊数目上;每个纲再用花柱的数目分成目。这个系统的简单性使人容易接受因而促进了植物的采集和调查,但由于此法含糊了自然分类而有害于植物学。如按林奈系统使百合和小檗同在一目,而鼠尾草和同类的薄荷却分了家。他的贡献还在于把约6000种植物归入各属(今天还用同样安排),仔细描写,并校勘了他所知的种和以前植物学家的命名和描写,再按双字命名法命名。此法立即被其他植物学者所接受。只有从1753年开始,从一个学者到另一个学者去跟踪一种植物才比较容易和可能。此后与分类学进展相并行的植物解剖学、 [[ 植物生理学 ]] 、植物胚胎学等的研究也就发展起来了。林奈(1707~1778)Linn,CarolusLinnaeus;Carlvon: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 [[ 奠基人 ]] 。1707年5月23日生于斯莫兰省的罗斯胡尔特村,1778年1月10日卒于乌普萨拉。
自小喜爱花草。小学、中学阶段,不用功读书却偏好在野外采集植物,为此其父几乎要他辍学去当缝匠或鞋匠。1727年起,先后在隆德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医。1730年任乌普萨拉大学讲师。1735年在荷兰获哈尔德韦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735~1738年游学 [[ 丹麦 ]] 、德、荷、英、法诸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1738年回国,先当开业医师,1741年起一直在乌普萨拉大学任 [[ 教授 ]]
在荷兰时他将所著的《 [[ 自然系统 ]] 》一书的手稿出版,该书第一版(1735)仅14页,基本上是一个动、植、矿物的名录,其著名的“植物24纲系”即首次发表在这里。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虽属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相距甚远,但因便于检索,故深受当时学界欢迎,他也由此声誉大振。他的重要著作《植物种志》,始作于1746年,历6年始告完成,于1753年出版,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自然系统》在多次再版过程中,不断地大量增补和修订,在1758年刊行的第十版,已扩展为1384页的巨著,在这一版中,他首次对动物分类采用“双名法”,成为近代动物分类学的起点。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界下设纲、目、属、种4个阶元(尚无“门”及“科”级阶元)。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生物分类的双名法,而且鉴定并命名了数以万计的动、植物物种,结束了动、植物分类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林奈毕生著述浩繁,共约180余种。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的第十二版中,删去了有关“种不会变”的 [[ 论述 ]]
=='''黑尔斯'''==
9,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