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辞海》

增加 2,2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是在中华书局 [[ 陆费逵 ]] 先生主持下于1915年启动编辑的汉语工具书,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二字源于陕西汉中著名的汉代崖摩石刻 [[ 《石门颂》 ]] 。巨著 [[ 《辞海》 ]] 是一个世纪好几代学人千锤百炼的结晶,是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其宏博气势,令人钦敬。并取“海纳百川”之意,将书名定为《辞海》。 2016年12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并向为这两项重大文化工程付出大量心血的广大专家学者及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1] [[File:CIHAI.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E%9E%E6%B5%B7&step_word=&hs=0&pn=0&spn=0&di=119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008682675%2C4169611419&os=2045936345%2C2883257407&simid=0%2C0&adpicid=0&lpn=0&ln=1849&fr=&fmq=16014543917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d.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s%3D600%3Bq%3D50%2Fsign%3Dd5b0487d28381f309a198ea9993a3d35%2F2cf5e0fe9925bc3117ff7bdd5edf8db1ca1370d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tpj4AzdH3F%25Eb%25BE%25lE%25Em%25Bc%25B0AzdH3F8l0dn9&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E%9E%E6%B5%B7/197234 来自 秒懂百科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据悉,新版《辞海》预计于2019年出版,计划收单字约1.8万个,条目约12.7万条,彩图1.8万幅,总字数约2000万字。其中,普通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百科条目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约占三分之一;哲学社科、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约占三分之二。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97234/d19bDGB60FmZboYuCms1NR2YLiPBm7d6Q8b2Egeo4k2am8LyfuUIQtPUvEXBf7Uk11f3ER9S3KQ9i4mn-Ac5BE5bUz6G2JpV-SbUAxBu8IPDLCr0 辞海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 .2015-04-26]</ref>
== 作品介绍 ==
=== 编修 ===
<p style="text-indent:2em;">老《辞海》自1915年秋启动后,至1928年止,时作时辍。1928年起专聘 [[ 舒新城 ]] 先生担任《辞海》主编,终于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辞海》两巨册,声动全国,名重一时,成为中国出版史上永久载入的一件大事。 解放后, [[ 毛泽东 ]] 主席于1957年9月在上海正式决定修订老《辞海》,任命 [[ 陈望道 ]] 教授担任主编,《辞海》从此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开始了第二次编撰。
<p style="text-indent:2em;">1958年5月,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1959年夏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1960年3月,《辞海》试写稿问世,11月,在初稿基础上,形成《辞海》二稿。1961年10月,按学科分类编排的16分册试行本在内部出版发行。1963年4月《辞海》(未定稿),在内部发行。几番风雨,几度春秋,《辞海》在时代嬗变之间进入了全新时期。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正式出版,五千多名专家用二十余年完成了夙愿,向国庆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以增新、补缺、改错为总方针,1989年版的《辞海》出版后,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主席欣然题词,对辞海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作了大量增补修订的《辞海》1999版问世,并新增彩图本作为主体版本。
=== 发行 ===
[[File:辞海1.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E%9E%E6%B5%B7&step_word=&hs=0&pn=28&spn=0&di=838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977695823%2C2965271861&os=1617348656%2C3955977778&simid=13693268%2C831273803&adpicid=0&lpn=0&ln=1849&fr=&fmq=160145439178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hzw.eastday.com%2Fimages%2Fthumbnailimg%2Fmonth_1504%2F201504250640072781.pn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izo_z%26e3Bjwfp1wy_z%26e3Bv54AzdH3FfizoAzdH3FGAzdH3Fda8ca9dcAzdH3F78wt89b8ln_K8l9_z%26e3Bip4s&gsm=1d&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hzw.eastday.com/shzw/G/20150425/u1ai148193_K194.html 来自 上海政务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第六版《辞海》于2009年9月21日起面向读者发行。
== 历任主编 ==
* '''徐元浩'''<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97234/0f0eODU4Xcfr94uaham0ggI5Hp1Fv8a-xGsjafZHRaJu6qIdlhwGCXwkOdrGO1l3HwFP-RulOZ_5qp_nI_q3T4WeSjMxNN5ubThnnI7FGlTV2X9GuHbMP1ndfZ-aGh3dUs1IeQ_XhC-3 辞海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2020-04-21]</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徐元浩(1878-1955)江西吉安人。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学者、政治家、律师。曾主编《中华大字典》和《辞海》,曾任上海道伊(市长)、孙中山大元帅秘书长、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最高法院院长等职。主编《辞海》外,著述 [[ 《管子释疑》 ]][[ 《说文》 ]][[ 《法学通论》 ]][[ 《民主》 ]] 等。
* '''舒新城'''
<p style="text-indent:2em;">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1917年毕业于岳麓高师,次年受聘为福湘女子学校教务主任。1920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相识;1923年由恽代英等介绍,加入“少年中国会”。后赴沪任中国公学中学部主任及南京东南大学、成都高师教授等职。著有 [[ 《留学史》 ]] [[ 《教育思想史》 ]] 等。1928年任《辞海》主编。1936年正式出版了《辞海》第一版。1960年11月28日,舒新城在上海病逝,享年67岁。
* '''陈望道'''
<p style="text-indent:2em;">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日本中央大学法法科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任校长、1920年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与陈独秀等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曾任《新青年》编辑。后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任教。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高教局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兼上海市主任委员。著作有 [[ 《修辞学发凡》 ]] [[ 《陈望道义集》 ]] 等。1961年被任命为《辞海》主编。1977年10月29日逝世,享年86岁。
* '''夏征农'''
<p style="text-indent:2em;">夏征农(1904.01.31~2008.10.04),江西宜春市丰城人。复旦大学党委原第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曾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起曾任复旦大学青年团支部书记,江苏省团委宣传部秘书, [[ 《海上青年》 ]] 杂志主编,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历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长,苏中军区军政委员会秘书长、一师调查研究室主任,苏中第四专员公署秘书主任(党组书记),苏中公学教育长、政治部主任、校长,华中建设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济南特别市委宣传部部长、常委及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及山东分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济南市委第四书记(主持日常工作),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富部长、部长,全国第一届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社联名誉主席,中国 [[ 《大百科全书》 ]] 总编、副主任,1978年出任《辞海》第三任主编。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征农文艺创作集》、《征农文艺散论集》、《征农诗集》等。2008年10月4日11时1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5岁。
* '''陈至立'''
<p style="text-indent:2em;">陈至立(1942.11~),女,汉族,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本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后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 ,曾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所党委副书记,1980—1982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1984年起历任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 。1988—1989年 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9—1991年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1991—1997年任上海市委副书记。1997—1998年任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1998—2003年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2003—2008年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2008年起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主席。2009年出任《辞海》第四任主编。
=== 1936年版 ===
<p style="text-indent:2em;">“九·一八事变”、“塘沽协定”等涉日词条,尽显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华书局在陆费逵的主持下开始于1915年编纂《辞海》的初衷,完全是为了要与商务印书馆的《辞源》进行竞争。第一任《辞海》主编徐元浩是一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编辑了十几万字后出任上海道尹,当官去了。1928年舒新城接任。作为办过《湖南民报》 [[ 《湖南教育报》 ]] 的舒新城,此时已有多部研究中国教育的专著出版,眼光、视野非旧文人可比,深受中华书局的赏识,因此从财力、人力上得到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舒新城的《辞海》编辑部一班人马先在南京、杭州办公,后在1930年入沪,不久编辑部同仁全部加入中华书局,组成中华书局词典部,舒新城以每月300元高薪(中华书局老板陆费逵月薪200元)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p style="text-indent:2em;">舒新城1928年主编的《辞海》以当时世界上最为通行的韦氏大词典为体系,收词范围一改第一任主编的做法,不仅着眼历史典籍中的旧词,而且重点是当时一些新词的收录,当时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如“ [[ 塘沽协定 ]] ”“ [[ 上海事变 ]] ”“ [[ 甲午之战 ]] ”“ [[ 山东问题 ]] ”等均收入在内。这在当时日本、德国等列强势力极为嚣张的大时代背景下,是冒着极大政治和经济风险的,由此引发中华书局内部的一场争论。根据后人的回忆录记载,当时中华书局内部有人对舒新城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主张把《辞海》改为只收旧词的 [[ 《国语大词典》 ]] 出版,并提出把《辞海》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科学名词一概取消,省得日本人找麻烦。<p style="text-indent:2em;">舒新城坚决反对,力辩道:“即使中国亡了,关于历史上之名词,也应存在。社会科学名词决不能取消”。直到1936年12月出版前的6月份,中华书局内还有人指出“一二八”“九一八”等条目不能收,政治性条目不能解释的太详细。舒新城反对说,“我国积弱,不能与强敌抗衡,敌污我之词不与之辩论,已属屈辱,而敌人强加我之事实亦默而不提,未免不尽人情。”他还说:“辞海出版于今日,应是今日的东西,绝不能单说往事而不说今日之事,尤不能不提人人伤心之事”,又说到“再将日人近出之词典检录,即有上海事件之辞目,且叙述甚详,颠倒是非之处尤多。我以立场不同,绝不能将日人的污蔑之词一一抄入,替政府增罪名,替强邻造反证。但中华民国国民之观点万不可移动”(资料详见 [[ 《中华书局大事纪要》 ]] ,第143页,中华书局,2002年5月1版)。舒新城的这些观点与主张,现在看来也许不足为奇,但在当时面临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很有文化知识人的铮铮骨气,而中华书局的主政者也有这种破釜沉舟的气魄,毅然于1936年12月出版《辞海》上册,1937年又出版了《辞海》下册。
<p style="text-indent:2em;">在初版的《辞海》里,一大批政治词目收入其中,保持了中国人的立场。如“塘沽协定”词条称:“日军自九一八(参阅九一八之役)起,侵占我国辽、吉、热、黑四省后,又陆续向关内进兵,威胁平、津……”;“山东问题”词条称:“民国四年,欧战初起,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占领胶州青岛以及胶济路……”。这些词条,适应了当时国家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大时代气氛,《辞海》一出版,即获得社会广泛的赞誉。
<p style="text-indent:2em;">同时,由于中华书局的《辞海》晚于商务印书馆 [[ 《辞源》 ]] 的出版,借鉴和吸收了《辞源》优缺点,能够在《辞源》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后出转精。如《辞源》引书不注篇名,常为论者诟病,《辞海》则引书举作者、书名和篇名,比《辞源》完备。因此《辞海》的销量远远超过了《辞源》。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先以预约销售方式发售,分为甲乙两种16开本,分别用圣书纸、道林纸印,定价为24元、20元;为了便于携带,还出版了32开缩印本,同样用两种纸印,定价为12元、10元,为丁戊本。在1936年12月出版前就预约售出了三万余部。1938年,又印32开次道林纸本称戊种,定价6.5元,丙丁戊三种缩本于1941年印有25开报纸本。据估算,从1936年到1949年解放前14年间,《辞海》的各种版本销量累计应超过100万部。
=== 1957年版 ===
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在1949——2009年间总销量超过600万部的统计推算,《辞海》(未定稿)版在1963年开始内部发行至1979年间17年间,发行册数至少超过了100万部。
<p style="text-indent:2em;">今天看1957年编纂的《辞海》,书中留下了浓厚的历史时代色彩,虽然有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明确指示,有上海市政府充沛的人力、物力支持,但现在看来,反而不如1936版的《辞海》客观、理性。舒新城在1960年3月就开始住院,基本不去做具体工作,可能未看到大部分条目,但1927——1936年间编纂《辞海》时体现的尊重历史事实的文化气节一点也不见了,却是一批中国最有权威的文化知识分子在政治威权面前的集体失声。
<p style="text-indent:2em;">比如当时由于彭德怀受批判,《辞海》(未定稿)就删去了“平江起义”“百团大战”等条目,在“八路军”“第一野战军”等条目中也不提彭德怀是副总司令和领导人;再如田汉受到批评,连“义勇军进行曲”也干脆不收了;当时由于林彪红极一时,所以在“湖南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条目中,竟然不顾历史事实,把林彪排在陈毅之前、朱德之后,俨然成为起义和会师的领导人;因为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条目中就不写他是首任党的总书记,等等硬伤触目可见(详见巢峰的 [[ 《忆编纂出版新辞海1979年版》 ]] ,收于 [[ 《我与上海出版》 ]] ,第19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9月1版)。
=== 1979年版 ===
<p style="text-indent:2em;">邓小平亲自指示军事科学院参与审定相关词条,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第一支报春燕。
<p style="text-indent:2em;">1978年1月,中华书局词典编辑部改名为上海辞书出版社,由巢峰担任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同年10月,国家出版局向上海紧急传达中宣部的指示,《辞海》要在1979年国庆前出版,向建国三十年献礼。
<p style="text-indent:2em;">巢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到:“继《辞海》的第一任主编舒新城去世后,第二任主编陈望道也于1977年逝世,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编罗竹风还在等待平反,杭苇则已调回教育局工作。众多的分科主编和编写人员下落不明。重新组织队伍、做好各种准备,即使最快速度也要三个月。作者修订、编辑加工、排、校、印、装,充其量不足九个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1200万字大辞典的编纂出版工作,谈何容易”,但这倒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此时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重大的政治禁区、理论框子还没有被突破,刘少奇等重大历史冤假错案还没有结论,如:“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怎么写?文化大革命怎么写? [[ 陈独秀 ]] [[ 瞿秋白 ]] [[ 刘少奇 ]] [[ 林彪 ]] [[ 康生 ]] [[ 谢富治 ]] 等怎么写?国民党以及台湾问题怎么写?孔子、海瑞、李秀成等历史人物怎么写?美帝、苏修怎么写?”编辑部同仁经过反复探讨和争论,以历史史实为唯一原则,终于形成“《辞海》合订本处理稿件的几点意见”共八条39款,对当时的政治、理论禁区大胆突破,这就是被后来出版界称道的“辞海精神”。当时国家出版局代理局长陈翰伯把意见稿加上按语,在1979年 [[ 《出版工作》 ]] 上刊发。
<p style="text-indent:2em;">1979年版《辞海》的历史意义在于,客观上承担了改革开放初期所需要的思想解放动员任务,成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支报春燕。许多词条的注释在当时看来,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比如:
“文化大革命”词条,释为“1966年毛泽东鉴于苏联叛变为修正主义的历史教训,为了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而发动的政治运动。但运动一开始就遭到林彪、四人帮等阴谋家、野心家的严重干扰和破坏。1976年10月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宣告结束”。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巢峰对这条词目的解释,补充道:“这一释义现在看来很难令人满意,但当时有这样的认识,已明显地含有否定倾向。至于涉及文革的具体条目,在处理方法上更为大胆。文革所肯定的东西或人物,如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一月风暴、二月逆流、、夺权、大联合、斗批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五七干校以及康生、谢富治等等,一律不收,实质上予以否定。凡文革所否定的东西或人物,如四五运动(1976年天安门悼念 [[ 周总理 ]] 事件——笔者注)、瞿秋白、 [[ 罗瑞卿 ]] [[ 邓拓 ]] [[ 吴晗 ]] [[ 田汉 ]] [[ 周信芳 ]] [[ 张志新 ]] 等等,则予以列目,充分肯定。刘少奇因尚未平反,暂且不予列目”;
<p style="text-indent:2em;">还有“台湾问题”词条,1979年《辞海》的释义原则是:“不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不用‘窃据’‘盘踞’‘尚待解放’等用语,强调祖国统一,反对台独。对台湾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遵重事实,不随便使用‘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经济凋敝’等字眼”。此外,1979年《辞海》对孔子的学术地位和成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一扫文革中“批品批孔”等胡言乱语;对文革中被捧为法家代表人物的秦始皇,一改因毛泽东十分赞赏秦始皇,就只能说好,不能说坏,批评秦始皇就等于批评毛泽东,连郭沫若的《十批评书》都受到株连的作法,一分为二,既肯定他统一六国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改革的功绩,又指出他焚书坑儒、严刑苛法、租役繁重,还历史本原面目(资料来源同上)。
<p style="text-indent:2em;">在相关军事条目的审定方面,《辞海》编辑部请示中央,最后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指示军事科学研究院参与审定。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1979版由于客观上适应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的舆论动员的大背景,因此图书一出版,即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巨大成功。定价为55元人民币的《辞海》三卷本销售了62万套,《辞海》缩印本(定价22.2元)的销量更高达298万部,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新世纪 ===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辞海》10年一修的方针,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着手修订时,主持上海工作的江泽民已任中央总书记,良好的政治氛围是1979年版《辞海》修订时无法比拟的。1989年版《辞海》改由德高望重的 [[ 夏征农 ]] 先生担任主编,除了财力、物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外, [[ 江泽民 ]] 还多次打电话给夏征农先生,询问修改情况,并为1989年版《辞海》题词:“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对辞海编者的精神风貌予以褒扬和倡导。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都按学科推出了“分册”,这是与1936年版、1957年版的最大不同。据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统计,截至到1989年,《辞海》整套发行量已近600万套。与此同时,“分册”的市场表现也不可小觑,1979版的20本分册和1989版的26本分册都得到读者青睐,20多年间这两版的分册总销量高达1123.7万册。应该说《辞海》在85年历史上,1979——1989年10年是最辉煌的历史时期。
<p style="text-indent:2em;">到了1999年,再次修订《辞海》时,依然由夏征农先生担任主编,除内容大量增补修订,还新增彩图本、普及本、缩印本,并再次邀请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
'''新的设计''':除配置大量的彩色图片外,并将必须配置的黑白线条图和倾泻结构式加上色块,全书图文并茂,色彩缤纷,在形式上更具现代感。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99年版《辞海》是在1989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所收单字,由16534个增加到19485个,所收词目,由120000条增加到122835条。全书篇幅比1989年版增加约400万字。新增词目大部分是近十年来新出现的词语,如“因特网”、“多媒体”、“转基因动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辞海》附录有 [[ 《中国历史纪年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 ]] [[ 《常见组织机构名简表》 ]] [[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 [[ 《世界国家和地区简表》 ]] [[ 《世界货币名称一览表》 ]] 等13种。每卷书前有 [[ 《辞海部首表》 ]] 。索引包括 [[ 《笔画索引》 ]] [[ 《汉语拼音索引》 ]] [[ 《四角号码索引》 ]] [[ 《词目外文索引》 ]]
单字和词目
'''辞海凡例'''
* 一、本书共收单字字头17523个,附繁体字和异体字6129个。字头及其下所列词目,包括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共105400余条。
字体和字形
* 二、本书所用字体,以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 为准,其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具体处理如下:
* 1、《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选用字作为正条,相应的繁体字和异体字用小号黑体加注于单字之后。
* 2、偏旁类推简化字的范围,以 [[ 《简化字总表》 ]] 中的一百三十二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十四个“简化偏旁”为准。* 3、字头后所附繁体字和异体字,收入本书 [[ 《笔画索引》 ]] [[ 《四角号码索引》 ]] 备查。
* 三、人名、地名等,一般用简化字或选用字。简化字或选用字,意义不明确的,适当保留原来的繁体或异体,如“王濬”(人名)的“濬”不作“浚”,“扶馀(地名)的“馀”不作“余”。简化字或选用字可能引起误解的,酌注相应的繁体或异体,如【岳云(云)】(人名)、【升(升)州】(地名)等。
'''注音'''
其他
* 九、纪年:中国古代史部分一般用旧纪年,夹注公元纪年:近现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部分用公元纪年,必要时加注旧纪年;外国史部分一律用公元纪年。年代以0—9作为起讫。
* 十、词目中,外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除外)的国名、人名、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岛屿、港湾等)、新闻媒体名以及国际组织名、动植物名、药品名,一般直接括注外文;音译词和必须说明语源的词语,在释文中说明其米源;对应的外文缩略形式已相当流行的,作为“简称”在释文中介绍;一般名词术语不注外文。国名、人名、地名一般注各该国原文, [[ 希腊 ]] [[ 古印度 ]] [[ 阿拉伯 ]] 国家等的注拉丁字母对音:国际组织名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通用文字;动植物名注拉丁文学名;药名注英文。上述各类词语在释文中提及时,未收专条的国名、人名、地名等一般加注外文,其他词语一般不注。十一、人名、国名、地名、朝代、年号等标专名号,但专名同普通名词结合成另一个词语的不标;民族、宗教、组织机构、会议、建筑物等名称不标专名号,但中国古代民族、部落如“女真”、“靺鞨”等习惯上无“族”、“部落”等字样的酌标。
* 十二、释文中除涉及历史、文学等内容者外,一般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 十三、本书引用的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 《列宁全集》 ]] [[ 《列宁选集》 ]] [[ 《毛泽东选集》 ]] ,均用最新版本;引用的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因第二版尚未出全,仍用第一版。
* 十四、引文中补出词语用【 】,夹注姓笔等用()标明。
* 十五、释文中词语前面有*的,表示另有专条,可供参阅。
* 十六、本书收入图照16 000余幅,其中地图380幅。地图中中国国界线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
* 十七、附录有:《中国历史纪年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 ]] [[ 《常见组织机构名简称表》 ]]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 《世界国家和地区简表》 ]] [[ 《世界货币名称一览表》 ]] [[ 《计量单位表》 ]] [[ 《基本常数表》 ]] [[ 《天文数据表》 ]] [[ 《国际原子量表(1997年)》 ]] [[ 《元素周期表》 ]] [[ 《汉语拼音方案》 ]] [[ 《国际音标表》 ]]
* 十八、本书于1997年12月底截稿。截稿后所有变动,只在时间和技术容许的条件下酌量增补或
修改,一般不作补正。
<p style="text-indent:2em;">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新名词的涌现反映了近十年来人们日常生活的日趋现代化和便捷化。新版《辞海》增加了“3G”“虚拟局域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USB”(通用串行总线)“BBS”(电子公告板系统)“SIM卡”“CCD”等条目。见证法制建设的新发展、新成果 新版《辞海》反映了近十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新发展、新成果,反映时代新特征。如新增了行政复议、行政监督、听政制度、政府采购、知情权、网络犯罪、弹性用工、竞业限制、私人财产、生命权、健康权、无效婚姻、雇主责任、精神损害赔偿、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商事仲裁,等等。
<p style="text-indent:2em;">还增补了一批与公民日常法律活动紧密相关的词目,具体反映在民法、知识产权法方面。如增补了民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和一般术语;增强了物权法、债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条目。
<p style="text-indent:2em;">增列已故的著名人物根据《辞海》只收已故人物的惯例,第六版增列已故的著名人物。2009年7月,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季羡林先生和被毛泽东称为“凤毛麟角”的任继愈先生同一天逝世,在感慨惋惜的同时,《辞海》人更是将其两位迅速纳入新版《辞海》的“人物”条目。新版《辞海》还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进行了收录,包括: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黄昆,卫星测控技术奠基人陈芳允,中国自动检测学奠基人杨嘉墀,计算机专家、汉字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电机工程学家、文学艺术家顾毓琇等。此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有去世的著名人物收录,如 [[ 华国锋 ]] [[ 巴金 ]] [[ 叶利钦 ]] [[ 萨达姆 ]] [[ 苏哈托 ]] [[ 张国荣 ]] 等。
<p style="text-indent:2em;">''增收现代汉语的词汇第六版突破《辞海》只收古代汉语的陈规惯例'',增收5000条常用的现代汉语。如果按义项计,则增收了20000个义项。如(赖)(lài),1999年版仅收5个义项,2009年版增收了5个现代义项,即:诬赖、责怪、不好(坏)、无赖、当离开而不肯离开赖着不走。这与新增词目如机制、基本、激化、极限、极端、集体、季节、纪念、家底、家长、尖锐、剪彩、僵局、僵化、交代、解决等一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词汇,使用频率极高。所以说,增收现代汉语条目,无疑能使《辞海》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收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条目 新版《辞海》收录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的,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非典”)、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即“禽流感”)等;在出行方面,新增了磁浮列车、动车、动车组、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氢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还有卢浦大桥、东海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也亮相《辞海》第六版。
汉字字形、注音、异形词规范、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科技名词等也均按国家统一规定处理。如将质量(重量)单位“公斤”改用“千克”、将长度单位“公里”改用“千米”、将面积单位“平方公里”改用“平方千米”。因此,新版《辞海》将是我国一部最新的规范辞典。彩色图照五彩缤纷 新建的国家和更换国旗的国家,新版《辞海》增加其国旗和地图等。如新建的国家有 [[ 塞尔维亚共和国 ]] [[ 黑山共和国 ]] 等。 1999年版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胸肩章方面作了变化。新版《辞海》也做了及时的撤换,补充了新的胸肩章图。
==== 主要特色 ====
1、增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系列条目,包括等等。增收了科学发展观及其系列条目,包括等等。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形成系列,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条目形成系列。
2、突破《辞海》只收古代汉语的陈规惯例,增收5000条常用的现代汉语。如果按义项计,则增收了20000个义项。如(赖)(1ài),第五版仅收5个义项,第六版增收了5个现代义项,即:诬赖、责怪、不好(坏)、无赖、当离开而不肯离开赖着不走。这与新增词目如等一样,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词汇,使用频率极高。所以说,增收现代汉语条目,无疑能使《辞海》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辞海》历次版本,都未收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作品。第六版增收了 [[ 《红岩》 ]][[ 《红旗谱》 ]][[ 《红日》 ]][[ 《创业史》 ]][[ 《铁道游击队》 ]][[ 《于无声处》 ]][[ 《白鹿原》 ]] 等作品。增收词目虽然不多,但却弥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条目的一大空缺。
4、在常用汉字、汉字字形、注音、异形词规范、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科技名词等方面均按国家统一规定处理。从这一角度说,第六版《辞海》,将是我国一部最新的规范辞典。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辞海》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5、随着古籍整理的推进和各种图书的重版,图书版本陆续更新,从而使《辞海》书证内容和出处多有不当。为此重新检索和核对146种图书(主要是古籍),提高了《辞海》引用书证的质量。
18、辞海·农业分册
19、辞海·医药卫生分册
20、辞海·工 [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程技术分册(上、下)
以后又出版:
21、辞海·百科增补本
== 相关信息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6年12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习近平 ]] 致信祝贺《大辞海》出版暨《辞海》第一版面世80周年,并向为这两项重大文化工程付出大量心血的广大专家学者及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97234/25a5hTkoBoOwxRffD8TgkFXv1zL0vo3J-Ob_5LPcWyJQq0FxhJo3bzFe5qOakr-D3ntH8RygL3hdOuuCFmO6Oi2BMk5wRB31CWQwBNqCtj-_1xBZJJk 辞海参考资料 .新华网. 2016年12月30日 .2016-12-30 ]</ref>
8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