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子兵法》

增加 87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孙子兵法》'''(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 [[ 克劳塞维茨 ]][[ 《战争论》 ]] 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p style="text-indent:2em;">《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p style="text-indent:2em;">《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ref> [1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6/795ee6ieUU9qdc-z5GRMH8CNWhhv4L5S_0zgpUmml4aURwtNmLd--veGqsi0ZWNb1clc26Pirqa91zihPG7A5ViJ5yiL4yMnuC_s 孙子兵法参考资料 .今日临沂 .2017-05-05] </ref>
{|
|-
<p style="text-indent:2em;">《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p style="text-indent:2em;">“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 ,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而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则成为中国军人的“武德”。
<p style="text-indent:2em;">该书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为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经汉简专家整理小组整理,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又有[[《武经七书》]]本《孙子》,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印。其注本以曹操注最早,《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有[[《魏武帝孙子》]]。此后注家颇多,如清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朱墉的[[《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的[[《武经体注大全会解·孙子》]],近人杨炳安的[[《孙子会笺》]],今人吴九龙的[[《孙子校释》]]、[[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等。 <ref>[2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6/b1bdgV4rcrFi3xhwrJ8WZ9EdvRvBMLgXRyqETbxLCcHkf_Vv76u8_VOW31_yFEtk23AnPyJ6b0UoFT2UgQ 孙子兵法参考资料 .国学网.2012年8月 .2019-03-0] </ref>
== 《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
[[File:孙子兵法6.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D%99%E5%AD%90%E5%85%B5%E6%B3%95&step_word=&hs=0&pn=11&spn=0&di=1663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693305309%2C2229985633&os=77745183%2C103909607&simid=3340921096%2C216686329&adpicid=0&lpn=0&ln=1771&fr=&fmq=1601517247800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00imgmini.eastday.com%2Fmobile%2F20191019%2F20191019202327_507cda0a2dd26bc296fd688f1e670f07_1.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fr56pf_z%26e3Bjwfp1wy_z%26e3Bv54AzdH3FwAzdH3F8l8a8ldadnd0la8aaaaaa_z%26e3Bip4s&gsm=c&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sports.eastday.com/a/191019202327901000000.html 来自 东方体育 的图片]]]
<p style="text-indent:2em;">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p style="text-indent:2em;">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p style="text-indent:2em;">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ref> [3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6/2fb5UlrM9ymLd7uC6DNVzh1vg7sIfWc16U3AEwJKFD2hoxid5WOQLyBJlgncaJS9MG1v5Gmy_K_Kom5i2iCMkYViSgmhgw 孙子兵法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2019-03-09 ]</ref>
== 后世影响 ==
===== 孙子兵法的传播 =====
* [[孙中山]]曾说过:“ 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
* 毛泽东评价《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说的,包括认识世界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轻看这句话。"又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当下仍是科学真理"。
* [[郭泰纳夫]]评价:孙子确实可以算是世界上出色的军事学家。 <ref>[4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6/a829JYeGzeRVbRUNkb6SlhuvBzkTlOS1fSZgjRIgGfBWKTxdGyUoydBUIlJeb_lgSfkDz0cFQ12kXzjb623A_uo5lXmydIb-8alxYSVcaAXoWA 孙子兵法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2013-09-06 ] </ref>
== 原创争议 ==
<p style="text-indent:2em;">《孙子兵法》的大多数篇目都是经典格言的堆砌,有标题而无主题。说它是“汇编”,的确是实实在在,若说它是某一个人的“原创”是无据可查的。
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所收的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魏武帝注孙子》。
近代中国有[[蒋百里]],刘伯承,[[陶汉章]],许诗玉(台湾)、钮先钟(台湾)、朔雪寒(台湾),日本的服部千春,等等均有深入钻研并有专作。
== 参考资料 ==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8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