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谈允贤

增加 6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医术精湛,名声远扬
}}
'''談允賢''' 生於 [[ 明朝 ]][[ 順5 順]]5 年(公元1461年),明代南直隸 [[ 無錫 ]] (今 [[ 江蘇 ]] 無錫)人。明代名醫,中國古代4位女醫之一,(有晉代的鮑姑、西漢的義妁、宋代的張小娘子、談允賢),
==生平簡介==
談允賢出生於醫學世家,祖父[[談复]]曾獲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名醫,“以醫藥濟人,衣食常不給,而所得悉施貧者”,祖母[[茹氏]]對醫藥也十分精通。其父親[[談綱]]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及廣信、萊州郡守,母[[錢氏]],弟[[談一鳳]]。[[談允賢]]的家世可以得到《無錫金匱縣志》等地方志的佐證。
談允賢自小聰慧,祖父不願以女紅拘束她,希望授予她醫術。在祖母的指點下,談允賢十餘歲便通讀《 [[ 難經 ]] 》、《 [[ 脈訣 ]] 》等書“晝夜恆時不輟”地攻讀各種醫學典籍學得了精湛的醫術。
談允賢後嫁楊姓男子為妻,婚後不久患上氣血失調,她通過自己患病醫治的經歷體察用藥,“凡醫來,必先自診視以驗其言,藥至亦必手自揀擇,斟酌可用與否”。後來生了三女和一子[[楊濂]],每當子女有病,她都親自為他們診治。祖母臨終前更將一生所收集、編寫的藥方病理和治藥之具傳授給了談允賢。
受限於封建社會的禮教大防,當時許多閨閣千金和富豪眷屬得了婦科病,往往羞於請男醫診治,並常常因此延誤病情。談允賢行醫之後,“相知女流眷屬,不屑以男治者,絡繹而來,往往獲奇效”,很快成了當地有名的女醫生。生平治人不可以數計”,且“年益高,術益神”。 [[ 嘉靖 ]] 三十五年(1556年),談允賢以96歲高齡病逝。
=== 著作 ===
《女醫雜言》共收載病案31例,孤本現藏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該書採取追憶形式,先詳述病情病史,後列治法處方,是中醫史上較早成書的個人醫案之一。該書主要記載的是婦科病案,其中涉及性流產、經病、產後諸疾、腹中結塊諸證,患者年齡最大的96歲,最小的6歲,其中育齡婦女佔多數。每一醫案的診治過程都很清楚明晰。其中記錄的案例不多,但是從臨床治療角度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並記載了談氏對灸法十分嫻熟的動用,它是我國古代醫案發展史上較早成書的醫案專著之一,很值得後世醫家參考。由於當時女子不便拋頭露面,所以《女醫雜言》一書是由談允賢的兒子楊濂抄寫付梓的。
在談允賢之前成書的醫案只有4部,其中《 [[ 倉公診集 ]] 》和《 [[ 羅謙甫治驗案 ]] 》為後人輯錄,只有南宋 [[ 許叔微 ]] [[ 傷寒九十論 ]] 》和元代 [[ 朱丹溪 ]] 的醫案專著真正成於談允賢之前。可見譚允賢在程朱理學僵化、女性地位極低的明朝,為中國醫藥學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勇敢地挑戰了當時的綱常倫理。
===《明妃傳》===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明朝人物]]
巡檢員、waterh
17,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