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梁元帝

增加 2,88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物生平=萧绎 历任会稽太守、江州刺史、荆州刺史。大宝三 封湘东王 (552),击败侯景 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 称帝于江陵(今湖北 荆州 )。曾做过将军、太守、 刺史 等官职,公元552年登基做了皇帝,称梁元帝。梁元帝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有大量学术著作,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 使持节 《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 都督九 《江 诸军事 记》 镇西将军 《职贡图》等。《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像李后主和宋徽宗一样,艺术的成就难掩其政治的弱智,这既有与当时时代混乱的局面有关,更主要的也是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史载其"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 侯景 "所以王夫 乱时 说:"江陵陷 梁武 遣人至荆州宣 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 密诏 书者 授萧绎为 曰书何负于元帝哉。" 在位三年。初封湘东郡王,后任 侍中、 假黄钺、大 丹阳尹。普通七年 (526)出任荆州刺史, 都督 中外 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 诸军事 、司徒 行事 长江中上游 武帝饿死台 太清二年(548)侯景叛梁围建康,梁各路援军集结于建康 后, 外有二三十万之多。而 萧绎 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 只派 、河东王 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 方等率军万人往救 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之 再命 又派 王僧辩率 军东下消灭侯景。552 舟师万人增援,次 三月, 死后 攻破台城,王僧辩舟师尽没。不久 又命王僧辩击溃在郢州(今湖北武昌)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六兄 绎拒绝返回建康的建议 纶;并向西魏称臣 ,于 天正元年(552)在 江陵即 位称 年号承圣。同年益州刺史萧纪( 绎即 衍第八子)称 位之后 派兵往益州消 萧绎与西魏共 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 萧纪 。战事结束后 同时也请求 益州已经并于 西魏 出兵。此举给了 ,襄阳也在 西魏 可趁 控制 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 中。江陵形势十分孤立。承圣三 年,萧绎 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 讨还益州 ,言辞 又极为傲慢 不逊 九月西魏 宇文泰 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 于谨、 大将军杨忠等 宇文护 率军五万 攻江陵。 十一月江陵城陷, 萧绎 战败投降 被俘遭害。次年其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 不久 追尊 元帝。 詧以土袋闷死 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 江陵 “阖 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历史评价=清朝初年的王船山骂他:国家安危之际,却天天读《 幼被 子》,焉能不亡? 北宋的司马光评论:"元帝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是以虽翦凶渠而克复故业,旋踵之间,身为伏馘;岂特人心之不与哉?亦天地之所诛也" 唐朝的虞世南:"梁元聪明伎艺,才兼文武,仗顺伐逆,克雪家冤,成功遂事,有足称者。但国难之后,伤夷未复,信强寇之甘言,袭褊心于怀楚,蕃屏宗支自为仇敌,孤远悬僻,莫与同忧,身亡祚灭,生人涂炭,举鄢、郢而弃之,良可惜也。" 陈朝的史家何之元:"世祖聪明特达,才艺兼美,诗笔之丽,罕与为匹,伎能之事,无所不该,极星象之功,穷蓍龟之妙,明笔法于马室,不愧郑玄,辨云物于鲁台,无惭梓慎,至于帷筹将略,朝野所推,遂乃拨乱反正,夷凶殄逆,纽地维之已绝,扶天柱之将倾,黔首蒙拯溺之恩,苍生荷仁寿之惠,微管之力,民其戎乎? 鲸鲵既诛,天下且定,早应移銮西楚,旋驾东都,祀宗土方,清跸宫阙,西周岳阳之败绩,信口宇文之和通,以万乘之尊,居二境之上,夷 入关” 乘衅,再覆皇基,率土分崩,莫知攸暨,谋之不善 后葬 乃至 颍陵 [3] "=个人作品= 梁元帝 萧绎 的五言、七言、杂言等诗,现存109题119首。大致可分三类:一 边塞征战诗,上承古代征戍诗,下开唐代岑参、高适的先河;二是闺怨艳情诗。既有社会时代风气的影响,也有萧绎 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 人婚恋情结 君主 因素 “四十六岁 非好声色者不能写出;三是写景咏物诗 自聚书来四十年 在炼字、对偶和白描等方面 得书八万卷” 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 做出了 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己的努力和贡献 TA说《采莲赋》 《春日
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