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萬傳

增加 33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張萬傳'''(1909年5月28日-2003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治時期的淡水,父親張永清任職於淡水海關,母親張王安則是家庭主婦。張萬傳的取名很有意思,因為父親期盼已久終於在33歲得子,在那個年代算是「晚年得子」,因此特別為他取名「萬傳」,除了有台灣話諧音「慢傳」之外,也期許兒子未來能夠「萬世流傳」。
張萬傳於中學時代即跟隨[[石川欽一郎]]習畫。1929年赴日本留學,進入川端畫學校及本鄉繪畫研究所進修。1938年返台後曾參加台陽美術協會,之後退出與陳德旺等組成MOUVE美術家協會。張萬傳曾任教進廈門美術學校及 [[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 油畫科。
張萬傳在台灣美術史上帶有傳奇性的人物,他從年少時期的十餘歲開始,就立志成為畫家,到九十五歲辭世,漫長的八十餘年藝術生涯中,除了「 [[ 二二八事件 ]] 」這段時間,避居於金山執醫的大弟家中之外,長年幾乎畫筆不離手,所以一生留下的作品為數不少。
張萬傳的畫作,在看似雄渾豪邁的筆觸中,往往透露著細膩典麗的色彩;在豐實厚美的畫面肌理中,散發著淡淡的憂鬱與愁苦。這些特質,正如其生命的本身,在看似率直開朗的個性中,其實蘊藏著一種對威權、典範的不屑與挑戰;在看似隨和親切的生活中,又深藏著一種對世俗社會的厭惡與鄙視。他的靈魂帶著飄浪的本質,其作品卻又是如此典麗精緻,是其心靈忠實的映現。
在台灣第一代西畫家中,能將油彩的特質或素描的形色掌握,發揮得如此自由瀟灑、淋漓盡致者,張萬傳如果不是唯一的一位,也是極少數中的一位。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width="320"
|-
|<center><img src="http://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product6/changwc01.jpg" width="100%" ><br>[http://artist-magazine.com/archive/image/product6/changwc01.jpg 圖片來源:藝術家] <br>《魚》油畫45x35cm 1987</center>
|-
|}
 
==參考文獻==
{{reflist}}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