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始皇帝

增加 606 位元組, 5 年前
早年生活
「[[秦始皇帝]]」和「[[始皇帝]]」的称谓,首见于[[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着作的《[[太史公书]]》,即《[[史记]]》,其中「[[秦始皇帝]]」出自《[[秦本纪]]》{{refTag|name=秦本纪|1=《[[s:史记/卷005|史记·秦本纪]]》}},而「[[始皇帝]]」则出自《[[秦本纪]]》及《[[秦始皇本纪]]》{{refTag|name=秦本纪}}{{refTag|name=秦始皇本纪|1=《[[s:史记/卷005|史记·秦始皇本纪]]》}}。由于[[秦始皇]]首度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故此[[秦始皇]]的正式称谓应为「'''[[秦始皇帝]]'''」{{refTag|1={{en}}see Chinese Emperors by Ma Yan. ISBN 978-1-4351-0408-2}}。
== ''' 早年生活 '''==
=== ''' 人质之子 '''===
[[ 嬴政 ]] 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 [[ 邯郸 ]] ,父亲是 [[ 秦公子]][[秦庄襄王]]| [[ 异人]](有一说为[[吕不韦]]),母亲是[[赵姬 ]] ( [[ 秦庄襄王]])| [[ 赵姬]]。
由于[[秦昭襄王]]採用了[[范睢]]「[[远交近攻]]」<ref group="古">司马迁《[[s:史记/卷079|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进(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ref>的战略,将近攻的对象选定为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停战。按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需要互换[[人质]]([[质子 ]] ( [[ 东亚政治]])| [[ 质子]])以示真诚。 [[ 秦国 ]] 派到 [[ 赵国 ]] 的[[质子 ]] ( [[ 东亚政治]])| [[ 质子]]是 [[ 秦始皇 ]] 的父亲 [[ 异人 ]] (又名 [[ 子楚 ]] ,即 [[ 秦庄襄王 ]] ),异人当时是被 [[ 秦昭襄王 ]] 立为 [[ 太子 ]] 的[[安国君]](即 [[ 秦孝文王 ]] )<ref group="古">司马迁《[[s:史记/卷005|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四十二年,安国君为太子。」</ref>的其中一个 [[ 庶子 ]] [[ 异人 ]] 有20多个兄弟<ref group="古">司马迁《[[s:史记/卷085|史记·吕不韦列传]]》:「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ref>,加上他的母亲 [[ 夏姬 ]] 不受 [[ 安国君 ]] 宠爱<ref group="古">司马迁《[[s:史记/卷085|史记·吕不韦列传]]》:「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ref>,因此他继承王位的机会很低。更不幸的是,由于秦赵两国已发生数次的军事冲突,因此 [[ 异人 ]] [[ 赵国 ]] 的待遇并不好<ref group="古">司马迁《[[s:史记/卷085|史记·吕不韦列传]]》:「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ref>{{refTag|name=cutqian1|pages=21-30}}。
[[ 异人 ]] 就这样成为[[赵国]]的人质,但是[[濮阳]]大商人[[吕不韦]]却改变他晚年的命运<ref group="古" name="paoyang" />。 [[ 吕不韦 ]] 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觉得 [[ 异人 ]] [[ 奇货可居 ]] 」,很快成了 [[ 异人 ]] 的朋友。当时 [[ 异人 ]] 的父亲[[安国君]]已即位为 [[ 秦王 ]] ,[[华阳夫人]]被立为 [[ 王后 ]] ,但 [[ 华阳夫人 ]] 无子, [[ 吕不韦 ]] 便亲自游说 [[ 华阳夫人 ]] 之弟[[阳泉君]]<ref group="古" name="queenbrother" />,指 [[ 秦王 ]] 年事已高,如无意外[[子傒]]便会登位,必重用 [[ 士仓 ]] [[ 阳泉君 ]] 的权势就会烟消云散<ref group="古" name="queennoson" />。 [[ 阳泉君 ]] 大惊下问计于吕,[[吕不韦]]巧施簧舌,指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 [[ 王后 ]] 倘若能立 [[ 异人 ]] [[ 太子 ]] [[ 异人 ]] 肯定会感念 [[ 华阳夫人 ]] 的恩德,作为 [[ 国舅 ]] [[ 阳泉君 ]] ,在权势方面也就得到保障<ref group="古">《战国策·秦策五》:「子异人贤材也,弃于在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ref>。
{{See also|奇货可居}}
[[阳泉君]]被[[吕不韦]]说服,同意游说 [[ 王后 ]] [[ 王后 ]] 便要求 [[ 赵国 ]] [[ 公子异人 ]] 遣返 [[ 秦国]]<ref group="古">《战国策·秦策五》:「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ref>。
=== ''' 安然返秦 =''' ==
[[ 异人 ]] 的返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 [[ 赵国 ]] 不允 [[ 异人 ]] 返国, [[ 吕不韦 ]] 不得不亲自游说[[赵孝成王]],指 [[ 秦国 ]] 不会因为一个 [[ 质子 ]] 而放弃攻赵,但若厚礼相送 [[ 异人 ]] 返秦登上王位,便可以赢得未来 [[ 秦王 ]] 的友谊,而且 [[ 吕不韦 ]] 更称现时 [[ 秦孝文王 ]] 年事已高,一旦驾崩, [[ 赵国 ]] 尽管以 [[ 异人 ]] 为质, [[ 秦国 ]] 也随时可以另立 [[ 秦王 ]] [[ 赵国 ]] 只会一无所得,最终 [[ 赵王 ]] 同意 [[ 异人 ]] 返国<ref group="古" name="talktochiu" />。
自返秦后, [[ 吕不韦 ]] 便让 [[ 异人 ]] 穿着楚服拜见 [[ 王后 ]] [[ 王后 ]] 大悦并替 [[ 异人 ]] 改名为“楚”,史称「 [[ 子楚 ]] 」<ref group="古">《[[s:战国策/卷07|战国策.秦策五]]》: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ref>。其后 [[ 子楚 ]] [[ 秦王 ]] 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ref group="古">《[[s:战国策/卷07|战国策.秦策五]]》:「(子楚)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ref>, [[ 秦王 ]] 大讶,在丞相面前称其儿子们没人比得上 [[ 子楚 ]] ,同时在 [[ 王后 ]] 劝说下将 [[ 子楚 ]] 立为 [[ 太子]]<ref group="古">《[[s:战国策/卷07|战国策·秦策五]]》: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ref>。
[[ 秦孝文王 ]] 在位时间很短,先是服丧一年,正式称王后仅仅三天便驾崩,享年54岁。随后 [[ 太子 ]][[ 子楚 ]] 即位,也就是 [[ 秦庄襄王 ]] ,他任命 [[ 吕不韦 ]] 为丞相、兼封文信侯,赐食邑蓝田十二县<ref group="古" name="bluetin" />,并继续秉承「远交近攻」的国策,对[[三晋]](韩赵魏三国)开战,以确立 [[ 秦国 ]] 的强势地位{{refTag|name=cutqian1|page=30-37}}。不过 [[ 庄襄王 ]] 在位时间也不长,三年后便驾崩,享年35岁,时年13岁的 [[ 嬴政 ]] 因而正式坐上 [[ 秦王 ]] 的宝座{{refTag|1={{en}}Donn, Lin. Donn, Don. Ancient China. (2003年). Social Studies School Service. Social Studies. ISBN 978-1-56004-163-4, 9781560041634.第49页.}}。
=== ''' 身世之谜 '''===据《[[s:史记/卷00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是[[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 (秦庄襄王)|赵姬]]所生。但《[[s:史记/卷085|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吕不韦将赵姬餽赠给子楚时,已经知道她怀孕,亦即是说嬴政很有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东汉史家[[班固]]亦引用此说法,在他的着作《[[汉书]]》中称嬴政为吕不韦之私生子<ref group="古">东汉班固《[[s:汉书/卷027下之上|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曰,诸畜生非其类,子孙必有非其姓者,至于始皇,果吕不韦子。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亡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ref>。
据《[[s:史记/卷00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是[[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 ([[秦庄襄王]])|[[赵姬]]所生。但《[[s:史记/卷085|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吕不韦将]]赵[[姬餽]]赠给[[子楚]]时,已经知道她怀孕,亦即是说[[嬴政]]很有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东汉]]史家[[班固]]亦引用此说法,在他的着作《[[汉书]]》中称[[嬴政]]为[[吕不韦]]之[[私生子]]<ref group="古">东汉班固《[[s:汉书/卷027下之上|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曰,诸畜生非其类,子孙必有非其姓者,至于始皇,果吕不韦子。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亡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ref>。 「 [[ 奇货可居 ]] 」的故事是作为 [[ 秦始皇 ]][[ 嬴政 ]] 身世的主要证明,分别记载在《[[战国策]]》及《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但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在细节上仍有不少出入,现摘录下表如下: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历代史家均相信《 [[ 史记 ]] 》所载,其中以 [[ 清人]][[梁玉绳]]为之辩论最力,但梁却跟很多文人,包括明人[[王世贞]]{{notetag|1=王世贞《读史后辩》-{云}-:「毋亦不韦故为之说,而泄之秦皇,使知其为真父,长保富贵耶?抑其客之感恩者,故为是以駡始皇,而六国之亡人,侈张其事,欲使天下之人,谓秦先六国亡也。不然,不韦不敢言,太后复不敢言,而大期之子,鸟知其非嬴出也?」}}及 [[ 汤聘尹]]{{notetag|1=汤聘尹《史稗》-{云}-:「异人请妇,至大期而诞子,未必请之时,遽有娠也。虽有娠,不韦岂肯轻泄之?而亦孰从知之?果有娠而后献,当始皇在赵,母子俱匿,其妪独不能语子以吕氏之胤?如齐东昏妃子之于萧缵耶?如语之故,始皇必不忍忘一本之系,何至忿然曰:『君何亲于秦,号曰仲父?』以奉先王之功,且躬出其后,而俾之迁蜀以死,虽宾客游说万端,而莫之阻,亦自知嬴非吕矣。则吕易嬴之说,战国好事者为之。」}}一样,质疑「不韦献匿身姬」的说法;在他所着的《 [[ 史记志疑 ]] 》中,根据唐初[[孔颖达]]《 [[ 春秋左传注疏 ]] 》所-{云}-:「十月而产,妇人大期」,但《 [[ 史记 ]] 》却以十二月作大期,此外亦指出若 [[ 赵姬 ]] 未足月就生下 [[ 嬴政 ]] [[ 子楚 ]] 绝无不知的道理,而且修史很多时候服务于政治,为了证明本朝得位「顺天应人」,对前朝故事总有曲笔、污衊之辞,可信性存疑,由于汉承秦祚、恶尽归秦, [[ 司马迁 ]] 总不能公然在史书中翻桉,故此特意记下生 [[ 秦始皇 ]] 的年月,至于一般人相信「不韦献匿身姬」一事应为误读《 [[ 史记 ]] 》的缘故{{notetag|1=梁玉绳-{云}-:「《左氏》僖十七孕过期,《疏》-{云}-:十月而产,妇人大期,则大期乃十月之期,不作十二月鲜。即如《史》注,十二月曰大期。夫不及期可疑也,过期尚何疑?若谓始皇之生,本不及期,隐之至大期,而乃以生子告,则子楚决无不知之理,岂非欲盖弥彰乎?只缘秦犯众怒,恶尽归之,遂有吕政之讥。史公本纪,特书生始皇之年月,而于此更书之,犹-{云}-世皆传不韦献匿身姬,其实秦政大期始生也。别嫌明疑,合于春秋书子同生之义,人自误读《史记》耳。」,参见马元材(马非百)着:《秦始皇帝传》第59页。}}。翻译《[[吕氏春秋]]》的外国学者 [[ 约翰·诺伯洛克 ]] (''[[John Knoblock]]'')教授及 [[ 杰弗瑞·瑞杰尔 ]] (''[[Jeffrey Riegel]]'')教授认为这种说法是用以诽谤 [[ 秦始皇 ]] [[ 吕不韦]]{{refTag|1={{en}}Lü, Buwei. Translated by Knoblock, John. Riegel, Jeffrey. The Annals of Lü Buwei: Lü Shi Chun Qiu : a Complete Translation and Study. (2000年).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3354-0, 9780804733540.}}{{refTag|1={{en}}The Annals of Lü Buwei. Knoblock, John and Riegel, Jeffrey Tran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ISBN 978-0-8047-3354-0.第9页}},而按照现代医学理论,“ [[ 吕不韦 ]] 生父论”中所谓的 [[ 赵姬 ]] “怀胎十二个月”,根本就不可能成立,这是因为人类的[[妊娠]]时间只有266天(不足九个月){{refTag|1=人民网:[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013605.html 方舟子:从秦始皇生父之谜说起],2006年11月8日}}。
近代治先秦史名家[[马非百]]不但质疑「不韦献匿身姬」,更指《 [[ 史记 ]] 》中「 [[ 奇货可居 ]] 」的版本实属伪造,其中最重要一点是 [[ 吕不韦 ]] 封邑的记载。据《 [[ 汉书·地理志 ]] 》所言,秦代并无 [[ 河南 ]] 之名, [[ 庄襄王 ]] 元年初置[[三川郡]],至[[汉高祖]]时,始改名 [[ 河南郡]]<ref group="古">班固《[[s:汉书/卷028上|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ref>。 [[ 吕不韦 ]] 之采邑显然不会是 [[ 河南郡 ]] ,而是《 [[ 战国策 ]] 》所记载的「蓝田十二县」。此外, [[ 马非百 ]] [[ 司马迁 ]] 在记述六国史事时,多数引用《 [[ 战国策 ]] 》,惟独「 [[ 奇货可居 ]] 」一事别据他说,令人奇怪{{refTag|name=mafaibei|page=59-60}}。此外,「不韦献匿身姬」一事只在《 [[ 史记 ]] 》记载,并没有其他同时代的文献记录,按照[[郭沫若]]在《[[十批判书]]》的说法,在史学上属于「孤证」,可信性成疑{{refTag|name=cutqian1|page=30-37}}。
另一方面,[[郭沫若]]亦在《[[十批判书]]》提及其他疑点{{refTag|name=cutqian1|page=30-37}}:
# 「不韦献匿身姬」一事与[[春申君]]将怀有身孕的[[李园]]之妹,献给无子的[[楚考烈王]]的情节雷同,过于巧合。
 # 《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又有「 [[ 子楚 ]] 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前文「 [[ 赵姬 ]] [[ 邯郸 ]] 诸姬绝好、善舞者」自相矛盾。
== 即位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