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吉川元春

增加 8,12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吉川元春'''(享禄3年(1530年)-天正14年11月15日(1586年12月25日)),战国第一智将 [[ 毛利元就 ]] 的次子,生性刚肃,勇武过人,外号"鬼吉川"更是令人闻风丧胆。天文16年(1547年)7月,元就为了增强本国的势力,将元春过继给母亲的娘家---山阴名门吉川家,作了家督 [[ 吉川兴经 ]] 的养子。从此改姓吉川。之后元春担任毛利家进攻山阴地方的主将,他参加的战役无一败绩,成为毛利家的头号猛将,而且与尼子家争战之际于军中手录四十卷《太平记》,让人知道他对于历史、文艺也很有研究,是一名文武全才的武将。 [[ 本能寺 ]] 之变后主张追击 [[ 羽柴秀吉 ]] ,被其弟、亲秀吉的 [[ 小早川隆景 ]] 阻止。因不屑仕奉秀吉而退隐,后在九州征伐前夕去 世。 {{Infobox person| 姓名 = 吉川元春 (战国第一智将)| 圖像 =[[File:Jii.jpg|缩略图]]|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doc/6660380-6874201.html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530| 出生地点 = | 國籍 = 日本| 别名 = 少辅次郎、毛利元春、浪院海翁正| 職業 = 主将| 活跃时期 = | 知名原因 = 战国第一智将攻略月山富田城,攻陷上月城 一生76战64胜12平 | 知名作品 = 《太平记》</br></br></br></br>}} == 目录 == 1人物生平2人物评价3家族成员 == 人物生平 == == 初阵辉煌 == 战役名:郡山城攻防战(宫崎长尾合战) 对手:尼子诠久 时间:天文10年(1541年)正月十三日,十二岁 背景:吉田郡山城攻防战,是西国两大智将[[毛利元就]]和[[陶隆房]]的联袂演出,更是后者的处子作,而在这一天完成其初阵的名将还有一人。当然,仅就当时而言,他还只能算是"将来的名将"。他就是毛利元就的次子、后来的家中头号猛将吉川(毛利)少辅次郎元春。 元春本身是本为大江姓分系毛利氏的领主毛利元就之次男。母亲为来自藤原姓分支吉川氏吉川国经的女儿,因为这个关系他在天文16年(1547年)被送与当时已隐居的吉川兴经当作养子,后继承吉川家。 吉川氏是藤原南家的支系、曾经在镰仓幕府时代担任御家人、世袭于骏河国,之后因屡历战功而得以分封至安艺国。 少辅次郎是年只有十二岁,尚未元服。然而,在这场毛利氏的空前大危机面前,他却跃跃欲试,要和父兄一起杀敌。元就认为他年岁太轻,拒绝让其出阵,并命令家臣井上河内守把次郎带回郡山城。次郎回城后暴怒,挥舞太刀,在城里大闹,任谁也解劝不住。终于,在正月十三日的决战之前,次郎率领自己的侧近小厮,再次跑到了元就阵中,元就无论是为了军中士气还是仅仅为了保护儿子这种可贵的勇气,都不能再次拒绝,他说了一句"大不敌者也"(大概就是胆子大,不把敌人放在眼里的意思吧),就批准次郎参阵了。 眼见大内援军已在吉田集结,再加上少辅次郎初阵,毛利军士气更为高涨,城中连老人、妇孺都组织起来,削竹削木,在棍棒上贴上银纸,远远一看,明晃晃的仿佛刀枪,以壮毛利军声威。毛利氏上下百万一心的气势,真可以让敌人不战而胆寒。 是日北风大作、白雪纷飞,元就下令全军总攻击,毛利数千之众,包括十二岁的少辅次郎在内,争先恐后的冲向尼子军的三段布阵,瞬间击溃其二,随即又与第三阵以豪勇著称的吉川兴经杀得难分难解。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少辅次郎在此战有何显赫战功,但他在战前的表现,已经向父亲和毛利家的人们昭示了一位勇将之诞生。 == 继任家督 == 元春会顺利成为吉川家的养子,主要是因为元就事前就先拉拢了兴经的叔父经世。吉川兴经为了防止本家被毛利并吞,于是亲访与毛利元就有杀父之仇的熊谷信直,当年熊谷信直之父元直在有田、中井手合战中被元就击败阵亡,两人之间有深仇大恨。兴经意图合两家之力打败毛利,不料元春为了笼络熊谷信直,亲身迎娶有名的[[安艺丑姬]]--[[熊谷信直]]之女,从此熊谷信直改仕毛利家,更受到毛利家一门众的礼遇。兴经的打算不但完全落空反而加速了元春入主吉川家的时间。  得知吉川兴经不愿让元春彻底接掌吉川家,毛利元就便使出连串计谋,先是以兴经心腹的大盐右卫门尉贪污之事为藉口逼兴经退位,再故意放出兴经将谋反的谣言,逼使兴经心生害怕而出走,然后名正言顺地将兴经一族处死,终于使元春完全掌握了吉川家的实权。天文19年(1550年)元春在父亲毛利元就的谋略下继承了生母的娘家吉川氏。吉川氏当时的领主吉川兴经被迫隐居,之后其子千法师等人遭到杀害。 进驻吉川氏据点安艺国大朝的小仓山城后,吉川元春在要害地点兴筑了日野山城,并将居所迁移至此。与其弟小早川隆景并称"毛利两川"、负责山阴地方的政治及军事重责。 弘治元年(1555年)的"严岛之战"、吉川率军与小早川军协力,毛利氏得以消灭陶隆房率领的大内军。 折叠屡立战功弘治2年(1556年)元春开始远征石见国,与尼子氏有多次的战斗。 永禄8年(1565年)的"月山富田城之战"中他负责担任主力进攻,终于使尼子氏降伏,之后与试图再兴尼子氏的[[山中幸盛]](山中鹿之介)数度对决,吉川军皆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元龟2年(1571年)曾捕获山中幸盛但被其逃走,从此尼子残党逃到京都寻求[[织田信长]]的援助。 元就死后,因长兄隆元早折,元春与小早川隆景共同辅佐侄子[[毛利辉元]]继位,并开始与[[羽柴秀吉]]率领的中国地方远征军作战。 天正6年(1578年)的"上月城之战",他以二万三千人的主力攻陷上月城,尼子胜久投降后自刃,山中幸盛被杀,尼子残党灭亡。 上月城之战时他击退了羽柴秀吉率领的织田军,但因为因幡国鸟取城的同族吉川经家败战切腹,毛利军的战线遂跟着后退。 天正10年(1582年)在"备中高松城之战"时他与羽柴秀吉两军对峙不分上下,同年的6月5日在京都发生本能寺之变。羽柴秀吉与毛利氏的外交僧侣[[安国寺]][[惠琼]]达成和平协定(备中高松城开城,城主清水宗治切腹;织田军从备中国撤退)。 却未让毛利方知悉信长已死的消息,撤军回攻京畿。在知道原来发生本能寺之变后,才知道被秀吉骗了,吉川元春因而大怒、主张率军追击羽柴军,但被小早川隆景所反对而作罢。 退隐及  在这一年,秀吉即将掌握天下大权之际,[[吉川元春]]因不屑仕奉秀吉而选择退隐,由长子元长继承吉川家。 毛利氏往后协助秀吉夺取天下,天正13年(1585年)时吉川的弟弟小早川隆景积极地参与秀吉的四国征伐,吉川军则由元春之子吉川元长担任总领军出阵。 秀吉在知道吉川元春很讨厌他之后,一直耿耿于怀。天正14年(1586年)秀吉为对付[[德川家康]]无法分身去和九州的岛津交战,所以要求毛利先去援助大友氏。在秀吉强力邀请和小早川隆景等人的说服之下,吉川元春终于首肯再度出阵参与九州征伐。但此时元春得到了化脓性发炎疾病(亦有癌症的猜测),在出征前于丰前国小仓城去世。法名随浪院殿前骏州太守四品拾遗海翁正惠大居士。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元春一生的出阵战伐累记共七十六战,战绩为六十四胜、十二次不分胜负,是名令人闻之变色的不败猛将。另外他在讨伐尼子氏时于军中著有《太平记》四十卷,为流传至今的"吉川本"《太平记》,被后世评论为智勇双全的名将。  元就平时对诸子的教育都以"团结"两字为精要,这由著名的"三子教训状"及"三支箭的教训"都是元就为了团结隆元、元春、隆景三兄弟所给予的告诫。在伟大的父亲元就与仁德的兄长毛利隆元先后过世后,吉川元春和三弟小早川隆景都信守父亲的遗训,分别在文武两方面全力辅弼亡兄遗儿毛利辉元支持着毛利家的繁荣 。 家族成员父:毛利元就 母:吉川国经之女妙玖夫人(妙玖为死后的法名) 养父:[[吉川兴经]] 兄:毛利隆元 姐:五隆局(宍户隆家室) 弟:小早川隆景、二宫就辰、穗井田元清、[[毛利元秋]]、出羽元俱、天野元政、末次元康、毛利秀包(小早川秀包) 正室:新庄局(熊谷信直之女) 子女:吉川元长、毛利元氏、吉川广家、[[禅岑法师]](夭折)、女(益田元祥室)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