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果蝇

增加 5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中文 :山矾叶九节''':果蝇
''' 拉丁学名:Psychotria symplocifolia Kurz''':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界:植物界'''别称''':黑腹果蝇
门:被子植 '''界''':动
纲:单子叶植 '''门''':节肢动
目:百合目'''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双翅目 '''亚目''':芒角亚目 ''' :茜草 ''':果蝇 科 '''属''':果蝇属
属:九节属'''种''':黑腹果蝇
|}
果蝇英文俗名fruit fly或vinegar fly ,果蝇广泛地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由于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除了南北极外,目前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果蝇物种被发现,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果蝇 拉丁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别称黑腹果蝇'''拉丁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动物界'''别称''':黑腹果蝇
节肢 '''界''': 动物
''' 六足亚 ''':[[节肢动物 ]]
昆虫纲'''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 亚纲 ''':[[ 有翅亚纲]]
''' ''': 双翅目
''' 亚目 ''': 芒角亚目
''' ''': 果蝇科
''' ''': 果蝇属
''' ''': 黑腹果蝇
''' 分布区域 ''': 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 ''' 外观特征'''==体型较小,身长3~4mm。近似种鉴定困难,主要特征是具有硕大的红色 [[ 复眼 ]] 。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还要小。雄性有深色后肢,可以此来与雌性作区别。 [[ 雌雄 ]] 鉴别方法:雌果蝇体型大,末端尖。背面:环纹5节,无 [[ 黑斑 ]] 。腹面:腹片7节。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无 [[ 性梳 ]] 。雄果蝇体型小,末端钝。背面:环纹7节,延续到末端呈黑斑。腹面:腹片5节。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有黑色 [[ 鬃毛 ]] 状性梳。
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数量少而且形状有明显差别;果蝇性状变异很多,比如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这些特点对遗传学研究也有很大好处。
一只正常果蝇的复眼由800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又是8个细胞凑成一圈。科学家找到一个能做主的统领基因eyeless(无眼),这个基因出现异常,果蝇就成了无眼蝇;顺便说下,eyeless在小鼠里被叫做"Small eye(小眼睛)",在人类则叫"Aniridia(没虹膜)",都和缺失后的症状有关。为了证明这个基因的绝对权威,科学家在果蝇身体其他部位表达eyeless,最后复眼竟长上了翅膀、腿和触角,最多的一身长了14个。
== ''' 亚种分类'''== [[ 果蝇科]](Drosophilidae) [[ 果蝇属]](Drosophila)昆虫。约1,000种。广泛用作遗传和演化的室内外研究材料,尤其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易于培育。其生活史短,在室温下不到两周。黑腹果蝇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 已经大量使用在遗传学(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上的研究。
关于果蝇的遗传资料收集得比任何动物都多。用果蝇的 [[ 染色体 ]] ,尤其是成熟幼虫唾腺中最大的染色体,研究遗传特性和基因作用的基础。对果蝇在自然界的生物学了解得还不够。有些种生活以腐烂水果上。有些种则在真菌或肉质的花中生活。
== ''' 生活环境'''==
果蝇类昆虫与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由于体型小,很容易穿过纱窗,因此居家环境内也很常见。有些种生活以腐烂水果上。有些种则在真菌或肉质的花中生活。在垃圾筒边或久置的水果上,只要发现许多红眼的小蝇,即是果蝇;果蝇类幼虫习惯孳生于垃圾堆或腐果上。
小果蝇对危害人类健康的家居装饰材料所散发的有毒气体非常敏感,这种有毒气体一般被称为"隐形杀手"。作为一种真核多细胞昆虫,果蝇有类似哺乳动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系统,对 [[ 空气质量 ]] 非常敏感。果蝇的异常表现能反应室内空气污染。目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 室内空气污染 ]] 已列十强之一。这些有毒物质主要是不合格家居装饰材料所排放,其在中国污染原因年度报告上的死亡人数已愈111,000人。
== ''' 饲养方法'''==果蝇有很多优点。首先是饲养容易,用一只牛奶瓶,放一些捣烂的柿子,就可以饲养数百甚至上千只果蝇。第二是繁殖快,在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代能繁殖数百只。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一年才种植一代。摩尔根最初以 [[ 小鼠 ]] 和鸽子为实验动物研究遗传学,效果也不理想。后来经人介绍,摩尔根于1908年开始饲养果蝇。
== ''' 代表物种'''==
*黑腹果蝇
[[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双翅目昆虫,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一种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黑腹果蝇是一种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蝇种。它和人类一样分布于全世界,并且在人类的居室内过冬。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还要小。雄性有深色后肢,可以此来与雌性作区别。
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在1830年首次被描述。雌蝇可以一次产下400个0.5毫米大小的卵,它们有绒毛膜和一层卵黄膜包被。其发育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在25℃环境下,22小时后幼虫就会破壳而出, 并且立刻觅食。因为母体会将它们放在腐烂的水果上或其他发酵的有机物上,所以它们的首要食物来源是使水果腐烂的微生物,如酵母和细菌,其次是含糖的水果。幼虫24小时后就会第一次蜕皮,并且不断生长,以到达第二幼体发育期。经过三个幼虫(Larva)发育阶段和四天的蛹期(Pupae),在25℃下过一天,就会发育为成虫(Adult)。
触角腿(Antenna-leg): 这些果蝇的腿状触角长在它们的额上。它们自己的"触角"基因,拉丁语为"触角腿" ("antenna-leg")有缺陷。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指示一些人体细胞成为腿。在这些果蝇中, 它们的触角基因错误地指示通常形成触角的细胞,形成腿。请和正常的果蝇(或"野生型")做比较。正常的果蝇的触角在它们的红色的眼睛在前面伸出。正常的果蝇的触角在它们的红色的眼睛在前面伸出。
== ''' 研究进展'''==
*回交试验
摩尔根在遗传学实验中主要是以果蝇为实验材料,他的重要发现都是从果蝇身上取得的。有人说:上帝为了摩尔根才创造了果蝇。果蝇是小型蝇类动物,体长只有几个毫米。它喜欢在腐烂水果上飞舞,所以人称果蝇。实际上它喜欢的是腐烂水果发酵产生出的酒,所以酒发酵池前也会招引来很多果蝇,古希腊人称果蝇为"嗜酒者"。
摩尔根的实验室起初是用果蝇研究后天获得性状能否遗传的问题。他把果蝇在黑暗环境中 [[ 连续培养 ]] 很多代,按照 [[ 拉马克 ]] [[ 用进废退 ]] 、后天 [[ 获得性状 ]] 可以遗传的理论,其视力应该逐渐退化。但是结果不是这样,摩尔根认为这个实验白费功夫了。
摩尔根用果蝇做出了重要的遗传学发现,是从一只白眼果蝇开始的,他由这只白眼果蝇发现了伴性遗传。野生的果蝇眼睛都是红色,但是在1910年时摩尔根的夫人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按照基因学说,这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用这只白眼雄蝇与普通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一代的果蝇都是红眼。按孟德尔学说解释,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子一代的果蝇交配产生出了子二代,结果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一半是红眼、一半是白眼。如果不论雌雄,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是3:1,符合孟德尔定律。可是为什么白眼都出现在雄果蝇身上呢?<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e57f0a2707bef0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da20e874&refer_scene=so_3 果蝇类生活习性及防控技术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flist}}
=='''相关视频'''==
一只果蝇救了多少人,你知道吗?
 
 
{{#iDisplay:k0514jdn4pu |480|360|qq}}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3,4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