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大帝

增加 1,67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teTA
|1 = zh-hant:阿基里斯; zh-hans:阿喀琉斯;
}}
{{Infobox royalty
| name = 亚历山大大帝
| title = [[马其顿王国|马其顿]]巴赛勒斯、[[科林斯同盟|希腊同盟]]霸主、[[波斯]][[沙阿]]、[[古埃及|埃及]][[法老]]、亚洲之王
| image =| caption <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1/26d008f17d6540d18407dd1ef1327d60.jpeg" width= "250" ><br><small> 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http://www.wenxiba.com/qzgl/46047.html 圖片來自溫習吧頭條新聞]]战斗。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亚历山大马赛克]]。</small>| caption =
| succession = [[马其顿国王列表|马其顿国王]]
| reign = 前336年 - 前323年
亞歷山大帶領大軍繼續往南疾行,沿途的希臘城邦因為亞歷山大的行動太迅速紛紛改變反抗的態度。當亞歷山大停留至溫泉關時,[[近鄰同盟]]承認他是同盟的新領導人,而雅典、底比斯向他乞和,希望他能原諒謀反的舉動,亞歷山大也沒有嚴厲的處罰。亞歷山大之後來到科林斯,幾乎所以希臘人再度承認馬其頓霸權,除了斯巴達人以外。在這裡亞歷山大再一次召開[[科林斯同盟]]大會,會中他成為新的同盟司令,接替原本腓力二世的位置,重新宣示他將會對波斯發動遠征。就在亞歷山大停留在科林斯的這段時間,他在這與古希臘哲學家[[錫諾普的第歐根尼]][[第歐根尼和亞歷山大|展開著名的會面]],當亞歷山大很有禮貌地問他,問他需要什麼,並保證會兌現他的願望。第歐根尼沒好氣地說:「我希望你稍微站遠一點,不要擋住我要曬的陽光。」這回答不僅沒有使亞歷山大不快,還使亞歷山大更欣賞第歐根尼,後來他說:「我若不是亞歷山大,我願是第歐根尼。之後,亞歷山大收到色雷斯不太平靜的報告,他隨後為此返回馬其頓。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20px 0 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0/MacedonEmpire.jpg" width="500"><br><small>亞歷山大帝國以及他的征服路線。</small><br><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大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div>
===巴爾幹的征戰===
拿下哈利卡那索斯之後,亞歷山大轉而進攻[[呂基亞]]和龐非利亞,之後因為從[[龐非利亞]]沿海開始已沒有主要海港後,亞歷山大斷定他已經控制可能成為波斯海軍基地的各個沿海城市,把目標轉向小亞細亞內陸。亞歷山大開始征討[[皮西迪亞]],但在[[特梅索斯]](Termessos),他判斷圍攻這座易守難攻的城市太花時間,放棄攻打。進軍至內陸中部的[[戈爾迪烏姆]](Gordium)並在那裏過冬時,他聽聞當地有個傳說,有神諭說如果有人能解開[[戈耳狄俄斯]]牛車上車軛上的繩結,就是未來的「亞細亞霸主」。傳說亞歷山大親眼去見識[[戈耳狄俄斯之結]],傳說他靈機一動,注意到神諭並沒有限定解開的方法,他拔劍往繩結上一砍斬斷了繩結,就這樣解開繩結。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3/Valenciennes%2C_Pierre-Henri_de_-_Alexander_at_the_Tomb_of_Cyrus_the_Great_-_1796.jpg" width="350"><br><small>亞歷山大大帝站於被洗劫的居魯士陵墓前</small><br><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大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div>
===黎凡特和敘利亞===
整體而言,亞歷山大離開歐洲去征討的這段期間,希臘享受一段和平且繁榮的日子。亞歷山大把他大量從東方掠奪得到的財富送回希臘和馬其頓,刺激了當地經濟,同時亞歷山大發行大量的貨幣也鼓動帝國的商業以及貿易。然而,亞歷山大持續向馬其頓本土要求援軍,使馬其頓本土人力日漸衰竭,尤其是後來的[[繼業者戰爭]]及移民東方,更使馬其頓本土人力耗盡,最後導致高盧人南侵肆虐馬其頓本土,直到羅馬人前來之時馬其頓都沒回覆之前的元氣,最終導致馬其頓安提柯王國滅亡於羅馬。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20px 0 0px; text-align:left">{| class="wikitable"|<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4/AlexanderConquestsInIndia.jpg" width="300"><br><small>入侵印度之戰的戰區與路線圖。</small><br><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大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div>
== 入侵印度 ==
{{Main|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
當亞歷山大逐漸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回到巴比倫的他開始計畫新的遠征行動,他把矛頭指向尚未征服的阿拉伯半島。然而,就在遠征前夕他的健康忽然惡化。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text-align:left">{| class="wikitable"|<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f/Mid-nineteenth_century_reconstruction_of_Alexander%27s_catafalque_based_on_the_description_by_Diodorus.jpg/2880px-Mid-nineteenth_century_reconstruction_of_Alexander%27s_catafalque_based_on_the_description_by_Diodorus.jpg" width="450"><br><small>19世紀描繪亞歷山大的靈車隊伍。</small><br><small>[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历山大大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div>
== 大帝陨落 ==
{{main|亞歷山大大帝之死}}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