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子

移除 2,75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ra = [[古代哲學]]
|color = lightsteelblue
|image_name = [[File:Half Portraits of the Great Sage and Virtuous Men of Old - Meng Ke ( 軻).jpg|缩略图|居中|[https://new.qq.com/omn/20180201/20180201A0MJZA.html 原圖連結]]]
|image_size = 200px
|image_caption = 鄒國亞聖公孟子畫像,[[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身後榮辱 ==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ref>[[王培军]]:《小说旁证》引清人[[潘永因]]编纂《[[宋稗类钞]]》卷六一</ref>。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取代了[[颜回]]成为“亚圣”。[[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 (書)|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删掉《孟子》裡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ref name="广州日报">{{cite news|url=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11/content_1442865.htm|title=朱元璋贬孔不成便“删孟”|date=2011-08-11|publisher=广州日报|author=钟葵|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311192359/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8/11/content_1442865.htm|archivedate=2015-03-11}}</ref>。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ref>[[全祖望]]《鲒埼亭集》卷35</ref>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 思想 ==
关于孟子究竟是主张王道还是德道学术界意见不一。“王道”思想应该是“内圣外王思想”的简称,而内圣外王思想出于道家《庄子·天下》篇。从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简思孟学派代表作《五行》看,孟子主张的是善道和德道。《五行》讲:仁义礼智四行全,善道也;仁义礼智圣五行全,德道也。善道,人道也;德道,天道也。《童子问易》总结由《易经》而来的德道说:所谓德道,就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德性与德行。<ref>任国杰:《<易传>的“宗揆驱鬼”“以形判道”》(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4,(4),478)</ref>
== 后世纪念 ==
''' 主要封贈 '''
*齐宣王封孟子为稷下学宫第一任上大夫。
* 1083年(宋元豐六年),升鄒國公。
* 1330年(元至順元年),加贈為鄒國亞聖公。
* 1452年(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
* 1530年(明[[嘉靖]]九年),奉為[[亞聖]],罷公爵。
* 1914年([[民國]]三年),第73代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
*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 孟子後代 ==
{{主条目|孟子家族}}
 
==評價==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評價孟子:把孟子說成孔子的繼承人,並認為聖人之道在孟子以後失傳,使孟子在道統中具有了與孔子同等的地位。
*[[北宋]][[蘇洵]]著有《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南宋]][[陸象山]]認為:孟子以先立其大而盡心知天,所謂「大」字,即指「本心」(本體之心)或理。
*[[明太祖]]命大學士[[劉三吾]]刪孟子,編孟子節文。
*明[[王陽明]]:心學高峰。
*[[朱熹]]輯有《孟子節文》,删掉《孟子》裡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傅斯年]]認為孟子的邏輯功夫遠不如[[荀子]],其討論性善的言論「放而無律」,「孟子之詞宜在[[淳于髠]]之上,[[荀卿]]之下也。」<ref>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164頁;收錄於《傅孟真先生集》第三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52年。</ref>
 
== 流行文化 ==
*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傳]]》中黃蓉曾说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能信 ?”
* 小说《[[大秦帝国]]》虚构了张仪与孟子的两次论战。
 
== 參見 ==
* [[儒家]]、[[儒教]]([[孔教]])、[[孔子]]
* [[孟子世系]]、[[孟子家族]]、[[孟母三遷]]
* [[主观唯心主义]]、[[心学]]
== 参考文献 ==
*[[楊伯峻]]:《孟子譯註》
*[[王業興]]:《孟子研究論文集》
 
== 外部連結 ==
{{Sisterlinks}}
{{Commonscat|Mencius}}
* [http://www.8bei8.com/book/mengzi.html 《孟子》全文在线阅读(繁体简体白话翻译)]
* [http://www.donglishuzhai.net/sanjiabu_rujia/sishulei/mengzizhishu/mengzi/ 《孟子》全文在线阅读(正体字)]
* [http://www.zggdwx.com/mengzi.html 《孟子》全文在线阅读]
* [http://ctext.org/mengzi/zh?en=on 《孟子》中英文對照版]
* [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mengzi/13j_mzml.htm 《孟子》全文]
{{-}}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M}}
[[Category:中国思想家]]
[[Category:中国哲学家|中国哲学家]]
[[Category:中国法学家]]
[[Category:戰國人]]
[[Category:邹城人]]
[[Category:孟姓|K]]
[[Category:春秋战国作家]]
[[Category:春秋戰國儒家人物| ]]
1,1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