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我軍

增加 44,09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style="float:right;margin: 10px; text-align:center">[http://www.chengduxw.com/lishi/23958.html-罗文淑和张我军私奔<img src="http://www.chengduxw.com/uploads/allimg/180828/153U22461_0.jpg" width="250px" style="border:5px #DDDDDD solid;" /><br> <small>圖片來自大城都網</small>] <small> 張我軍 (1902年10月7日-1955年11月3日),作家,臺灣臺北板橋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劍華、以齋、四光、大勝、廢兵、野馬、M.S.、老童生等。</small></div>
'''張我軍'''({{bd|1902年|10月7日|1955年|11月3日|catIdx=}}),作家,[[臺灣]][[臺北]][[板橋區 (台灣)|板橋]]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劍華'''、'''以齋'''、'''四光'''、'''大勝'''、'''廢兵'''、'''野馬'''、'''M.S.'''、'''老童生'''等。
張我軍他是 [[ 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 的導火線引燃者。張我軍與當時旅居 [[ 燕京 ]] 的臺籍菁英 [[ 連震東 ]] [[ 洪炎秋 ]] [[ 蘇薌雨 ]] 等並稱「四劍客」,作家 [[ 龍瑛宗 ]] 讚譽張我軍為「高舉 [[ 五四 ]] 火把回臺的先覺者」。張我軍始終反對運用 [[ 方言 ]] 於白話文寫作,曾指出:「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佔九分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 [[ 土話 ]] ,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是大多數佔了不合理的話啦。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已是無可疑的了。」
張我軍育有4子:張光正、張光直(已去世)、張光誠(已去世)、張光樸。大兒子張光正參加中國共產革命未回臺灣,其他3個兒子在臺灣完成學業後,都留學 [[ 美國 ]] ,次子 [[ 張光直 ]] 教授為世界知名 [[ 考古學 ]] 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及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四子張光樸教授任教於美國芝加哥醫學院,已退休,留居美國  ==生平==張我軍生於[[日治時期]]的[[臺北]][[板橋區 (台灣)|板橋]],祖籍福建漳州南靖。少時家貧,1916年學習製鞋,1918年任[[新高銀行]]工友、雇員,1920年隨前清[[秀才]][[趙一山]]讀書學[[漢詩]]。1921年,他前往大连路[[廈門]][[鼓浪嶼]]新高銀行謀職,因此接觸大陆白話文文學,他一方面赴[[廈門同文書院]]接受大陆新式教育,接觸大陆白話文文學,同時也跟著一位當地的老秀才接續古典文學的學習;在[[泰賢次]]的考察中,張我軍正是在此時將原名張清榮改為張我軍,而「我軍」正是這位老秀才的筆名,張我軍經由老秀才的推薦,在文社當文書,專事記錄文社同人吟唱的詩文、互相品評的文字,對於古典文學的學習精進更易,在1920年代發表的二首古典詩〈寄懷台灣議會請願諸公〉、〈詠時事〉(均刊在《台灣》雜誌),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1923年7月,新高銀行結束營業,被遣散,年末自廈門乘船至上海,參加台灣學生反日組織「上海台灣青年會」。1924年1月赴[[北京]]求學,1924年3月寫第1首新詩〈沉寂〉送給未來夫人[[羅心鄉]],1925年1月1日擔任《[[台灣民報]]》編輯,加入[[蔣渭水]]、[[翁澤生]]成立的「[[台北青年體育會]]」與「[[台北青年讀書會]]」,1926年6月偕夫人自台灣到北京,9月考入北京私立中國大學國文系。1927年10月,他以自學資歷,插班轉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北師大)[[國學系]];被推為「[[北京台灣青年會]]」主席,與[[洪炎秋]]、[[蘇維霖]]等創辦《[[少年台灣]]》,出刊9期。1928年參加北師大國文系文學團體「[[新野社]]」,1929年留校任日文講師,且於[[北京大學]]兼課。 他影響台灣文壇最鉅的事情,是他於1924年4月與11月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糟糕的台灣文學界〉,該兩篇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引發[[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原載1924年4月21日《台灣民報》第2卷7號,是張我軍大力批判[[台灣傳統文學]]的第1篇作品,批評當日台灣傳統文學有諸多弊病:「諸君怎的不讀些有用的書來實際應用於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解]]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想出出風頭、竟然自稱詩翁、詩伯,鬧個不休。」張我軍正面痛擊當日流於文字遊戲,競求虛名的文風,然有些說法也流於以偏概全,如「台灣的詩文等從不見過真正有文學的價值的,且又不思改革,只在糞堆裡滾來滾去,滾到百年千年,也只是滾得一身臭糞。」這些文字洋溢情緒語言,全盤否定台灣的傳統文學。此文發表之後並未立即引起日治時期新舊雙方陣營的正面對壘,但也為後來新舊文學論爭埋下對立的火種。 〈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原載1924年11月21日《台灣民報》第2卷24號。批判當時台灣文學除詩外,似乎再沒別種文學,老詩人將詩流於文字遊戲、沽名釣譽及迎合權勢者,迷戀於與[[台灣總督]]當道酬唱,這種文風迷惑一般活潑的[[青年]],養成偷懶好名的惡習,社會上固然詩社林立,卻沒產生差強人意的作品,甚至造出一種臭不可聞的惡空氣來。稱[[新理想主義]]、[[新現實主義]]已佈滿了全世界的文壇,但「台灣的一班文士都戀著壟中的[[骷髏]],情願做個守墓之犬,在那裡守著幾百年前的[[古典主義]]之墓。」日本和中國的文學已有新氣象,台灣當洗刷陳腐頹喪的文風,師法這二國的文學改革,並呼籲發展新文學當多讀關於文學原理和[[文學史]]的書、中外好的文學作品([[詩]]、[[戲曲]]、[[小說]]等)。本篇發表之前,[[文言文|文言]][[白話]]的優劣在台灣僅有4年的零星討論;但本篇正面痛擊傳統文人,力道又較[[陳炘]]、[[甘文芳]]、[[陳端明]]〈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嚴厲許多。據[[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的統計,本篇發表之後一年內就出現了92則新舊文學相關的論爭文獻。本篇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援引[[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文學[[進化]]觀,認為「古典主義之當廢」是不容餘喙的[[真理]],遭致傳統文人的不滿。舊文人認為文學變遷自有其特殊性,其模式不必然如生老病死的機械歷程;以「守墓犬」比喻傳統文人亦引起反彈,使得新舊文學論爭有的流於意氣之爭。 1925年12月張我軍自費在[[台北]]出版《[[亂都之戀]]》,1987年6月[[瀋陽]][[遼寧大學]]出版部重刊,是張我軍的處女作,也是[[台灣新文學史]]的第一部[[新詩]]集,作者標為「抒情詩集」。書寬9.5公分,長17公分,計56頁(1987年重刊本增加3個附錄,增為80頁),除詩集序文1首外,收12篇55首新詩(〈沉寂〉1首、〈對月狂歌〉1首、〈無情的雨〉10首、〈遊中央公園雜詩〉6首、〈煩悶〉4首、〈秋風又起了〉6首、〈前途〉1首、〈我願〉3首、〈危難的前途〉1首、〈亂都之戀〉15首、〈[[哥德]]又來勾引我苦惱〉6首、〈春意〉1首),其中33首寫於[[北京]],15首寫於回台的海上途程中,7首寫於台北,部份曾發表於北京的《晨報副刊》、台北的《人人》雜誌、《台灣民報》上,定價金30錢。除詩序作於1925年12月,其他55篇的創作時間為1924年3月迄1925年3月。詩作記錄張我軍戀情的心路歷程,以當時[[軍閥]]混戰、人心惶惶的[[北京]]「亂都」為背景,抒發熱戀、相思、惜別、懷念和結合種種情思,表現對純潔[[愛情]]的執著、對人生的熱愛、對黑暗現實的憎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步趨五四運動以後的自然風格,感情細膩真摯,語言鮮明活潑,格調清新流暢,白描多於隱喻與暗示,表現出新文學草創期的單純、素樸風格,不過詩作多數是散文句子的分行,詩的想像較為貧弱,表達的直露也使詩作缺乏耐讀性。 新詩《[[亂都之戀]]》作於1925年之前,3篇小說作於1926至1928年,都以北京為背景。〈買彩票〉寫留學生經濟的困頓,帶有作者自身的影像,〈白太太的哀史〉同情女性婚姻的不幸、〈誘惑〉寫年輕人的心裡衝突與社會貧富差距問題,純用中文白話文創作,對[[廖漢臣]]、[[朱點人]]、[[林克夫]]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1924至1926年他介紹大陆白話文學新觀念與優秀作品進入台灣(如[[胡適]]、[[魯迅]]、[[郭沫若]]、[[冰心]]、[[徐志摩]]等),撰寫20多篇評論,猛烈攻擊傳統[[禮教]]、[[擊鉢]]詩學,引發新舊文學論爭,是台灣新文學運動最有力的開拓者之一。 1927年,張我軍與北京大學台灣學生[[宋斐如|宋文瑞]](筆名斐如)創辦《[[少年台灣]]》雜誌,由宋文瑞主編,張我軍執筆,共出刊819期,並於同年插班轉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1927年於北平[[察院胡同]]自宅開設日文[[補習班]],並先後在北平師範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北京大學法學院以及中國大學任教,任職日文講師。1935年任北平市社會局秘書,為北平市長[[秦德純]]辦理對日交涉事宜。 張我軍在北京時受到[[周作人]]許多指導和提攜,周親自給他的日本文學譯作寫序(序文收進周的文集)。1937年相繼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王克敏]]傀儡政權統轄的北京大學文學院日本文學系、北京大學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系擔任教授,並於1942及1943年以中國華北作家代表身分往[[東京]]參加第一、二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戰後曾被質疑為[[漢奸]]。1946年初應邀到北平與[[上海]]與人合作經商,6月返台並任職於[[台灣省教育編纂匯會]]教育組主任,1948年主編《[[台灣茶葉]]》季刊,1949年應[[謝東閔]]之邀任台灣省[[合作金庫]]業務部專員,後任合作金庫研究室主任並編撰《[[日華字典]]》。1950年主編《[[合作界]]》季刊,1955年因罹患[[肝癌]]退休,11月3日病逝於台北市。 1975年8月,[[林海音]]邀請張我軍次子張光直主編《張我軍詩文集》,並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1989年,《張我軍詩文集》增訂並改名《張我軍文集》;1985年張我軍長子張光正於北京編選《張我軍選集》,並由[[時事出版社]]出版;1991年前衛出版社將張我軍、[[蔡秋桐]]、[[楊雲萍]]三人的重要小說作品,合在一起出版,名為《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由張恆豪主編;1993年,[[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特約[[秦賢次]]編《張我軍先生文集》多冊,收於《台北縣作家作品集》。至於張我軍生前的譯作,目前也已經出版了,有楊紅英編的《張我軍譯文集》(海峽出版社),該書在2011年出版,問津堂總經銷。 1997年,[[台北縣政府]]「為鄉-{里}-人傑塑像」,在其母校[[板橋國小]]立張我軍石像,表彰他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貢獻。 ==生前出版作品=====譯作===* [[有島武郎]]《生活與文學》(1929年)* [[丘淺次郎]]《煩悶與自由》(1929年)* [[宮島新三郎]]《現代日本文學評論》(1930年)* [[千葉龜雄]]《現代世界文學大綱》(1930年)* [[葉山嘉樹]]《賣淫婦》(1930年)* [[佐佐木月樵]]〈[[龍樹]]的教學〉(發表在中國的佛學雜誌《[[海潮音]]》,1930年12月號。)* [[西村真次]]《人類學泛論》([[胡先驌]]/校對)(1931年)* [[夏目漱石]]《文學論》(1931年)* [[正木不如丘]]《人性醫學》(1932年)* [[家永三郎]]《日本思想史上否定之論理的發達》(1933年)* [[今中次麿]]《[[法西斯主義]]運動論》(1933年)* [[山川均]]等人《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1933年)* [[飯田茂三郎]]《中國人口問題研究》(與[[洪炎秋]]合譯)(1934年)* [[野尻抱影]]、[[青木正兒]]《詩經的星 從西湖三塔說到雷峰塔》(1938年)* [[武者小路實篤]]《黎明》(1944年) ===編述之作===* 《中國國語文作法》(1926年)* 《日本語法十二講》(1932年)* 《(日漢對譯詳解)高級日文自修叢書》(1934年)* 《現代日本語法大全:分析篇》(1934年)* 《(日語基礎讀本)自修教授參考書》(1935年)* 《(對譯詳注)日本童話集》(上、下冊)(1942年)* 《台灣茶業》(1948年) ===作品===* 《走私》(1937年)、《台灣之茶》(多人合撰)(1949年) ==死後出版及刊載作品=====《張我軍全集》===集結張我軍許多作品的《張我軍全集》,內容包含[[詩]]、[[小說]]、[[散文]]與[[評論]],由張光正主編的2002年繁體本,全書552頁,約四十萬字,繁體本補遺〈為[[台灣人]]提出一個抗議〉、信件11封。正文分6部份,第一為「台灣新文學運動」,有〈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灣文學]]界〉、〈請合力折<ref>原文為「折」,不是「拆」。日治時期台灣漢字的習慣用法,先前各種文獻及論述都直接將此篇名的「折」字訂正為「拆」字,實有失周延。[[張麗俊]]《水竹居日記》、[[賴和]]手稿及賴和日治時期刊稿,「折」字均代表今日「拆」及「折」兩種意義及用法,其用法與張我軍此篇名相同,當避免「以今律古」,用現今的文字使用去套日治時期的文字使用。</ref> 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等14篇 [http://homepage11.seed.net.tw/web@1/singhong/JangWoJiun.htm];第二為「論著」,有〈駁[[稻江]]建[[醮]]與政府和三新聞的態度〉、〈[[孫中山]]先生弔詞〉、〈《少年台灣》的使命〉等26篇;第三為「文學創作」,詩歌有新詩14篇57首、[[古典詩]]4首、小說有〈買[[彩票]]〉、〈白太太的哀史〉、〈誘惑〉、〈元旦的一場小風波〉4篇(第4篇實為[[散文]],被歸入[[小說]]類),散文有〈南遊印象記〉、〈採茶風景偶寫〉等10篇;第四部份為「序文與編語」,有〈《[[宗教]]的革命[[甘地]]》引言〉、〈《中國文藝》一卷三期編後記〉、〈《在[[廣東]]發動的[[台灣革命運動]]史略》序〉等35篇;第五為「日文與日語」,有〈《日文與日語》的使命〉、〈日本[[羅馬字]]的問題〉等18篇;第六為「書信」2封。 ===其他作品===*張我軍的三首白話新詩〈籠中鳥〉、〈無情的雨〉、〈弱者的悲鳴〉,收錄在李南衡主編的《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4:詩選集》。<ref>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4: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15日。</ref>*次子[[張光直]]收集《[[亂都之戀]]》的詩文,以及幾篇張我軍重要的評論與散文,編成《張我軍詩文集》,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張我軍的《[[亂都之戀]]》,中國遼寧大學在1979年重新排版,之後出版這部詩集。*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在1990年代出版《張我軍評論集》,收錄張我軍的重要評論文章。*前衛出版社出版《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當中收錄張我軍三則以中國白話文撰寫的短篇小說:「買彩票」、「誘惑」、「白太太的哀史」。*1985年張我軍長子[[張光正]]於北京編選《張我軍選集》,由時事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他還透過北京臺海出版社出版《近觀張我軍》,同年也出版了《張我軍全集》。*張我軍生前譯介的著作及單篇文章,經過幾位中國學者整理,目前已經出版。台灣的人間出版社已經發行《張我軍全集─台灣新文學奠基人張我軍 評論‧論著‧文學創作‧序文編語‧書信等之全卷──台灣新文學史論叢刊4》一書。 ==評價=====親友故舊=======親戚、朋友====*張我軍的長子及其研究者[[張光正]]認為:父親在1951年所寫的〈春雷〉<ref>張我軍生前沒有公開發表這篇文章。</ref>,當中的「大好春光竟遭雲鎖雨打」,能夠概括他坎坷的一生;而文末的內容,尤其是作者自云處於「愁雲苦雨」、「鬱悶得喘不過氣」之時,卻聽到了「清脆的春雷」,心頭閃現出「重見天日」的希望,而「由衷心相信,明天是可以一親久別了的陽光的」這個部份,[[張光正]]的解讀是:「父親憎惡黑暗現實,憬光明未來,渴望國家統一和兩岸親友重聚的心靈呼喚;也是他在自己晚年,以文學作品形式留給後人和世人,剖白心跡的遺言。<ref>[[張光正]]/著,〈悲、歡、離、聚話我家〉,《新觀張我軍》(北京:臺海出版社),2002年2月。</ref>*張我軍的朋友[[張深切]],在張我軍過世以後,寫了〈悼張我軍〉一文<ref>這篇文章發表在1955年臺灣《[[民聲日報]]》。</ref>追念好友。他寫道:「吾友張我軍,在[[台灣文學]]界是最值得紀念的一位。他,雖然不能說是[[臺灣新文學]]的首創人,卻可以說是最有力的開拓者之一。他,雖然不能說是[[臺灣白話文]]的發起人,卻可以說是最有力的領導者之一。他,在[[臺灣文學]]史上,應該占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他,回臺駐腳的時間不長,所做的事也不算多,但所做的事績都很寶貴,並且還值得作文學史上的紀念。」<br />*[[林海音]]在〈兩個故鄉的張我軍〉一文<ref>這篇文章收錄在[[林海音]]《靜靜的聽》,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6月。</ref>,相當推崇張我軍對中國與台灣新文學的貢獻,她寫道:「對於在臺灣為新文學運動而努力的數不盡的前輩作家,如[[張文環]]、[[蘇維熊]]、[[張深切]]、[[賴和]]、[[楊逵]]、[[黃得時]]、[[郭水潭]]、[[楊雲萍]]等。雖然有些人的文字是使用日文的,但他們的思想卻是中國的。這些前輩,或已去世,或仍健在,我們都應當對他們行以最敬禮。而張我軍先生在兩個故鄉中,卻是這些作家中的先鋒!張我軍先生,我為兩個故鄉的新文學向您致最敬禮。」<br />*[[蘇薌雨]]在〈懷念張我軍先生〉一文的開頭,簡短評價了朋友張我軍的為人,寫道:「張我軍先生是臺北縣板橋鎮人,秉性純真,為人豪爽熱情,事母至孝,對待朋友與妻子誠摯,辦事認真負責,認識他的人一致稱道。」<br /> ====學生====*當年向張我軍學習日文的學生宿白先生回憶,張我軍「對[[島崎藤村]]和[[武者小路實篤]]等人的作品的分析能給人以細膩深入的感受」。<ref>宿白/著,〈北平淪陷期間張我軍先生的二、三事〉,收錄在[[張光正]]編的《近觀張我軍》(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年),頁44。</ref>*[[甄華]]對張我軍的評價:「我在北平上學,曾經常到設在張我軍老師家中的日文補習班學習。他待人熱情,教學耐心、認真,不厭其煩,曾借給我很多日文書籍。他教的內容有[[唯物辯證法]],這促進了我學習[[馬列主義]]哲學的興趣。補習班結束後,我還經常去他家,時間約一年左右。他對我講過些日本問題,鼓勵我去日本留學。由於他的教育和幫助,為我後來留學日本創造了良好的條件。」<ref>[[甄華]]1984年致[[張光正]]的兩次回信。</ref> ===後世學者=======中華民國(台灣)====*1974年(民國63年)[[劉心皇]]在「反攻」月刊上,連載一篇文章,名為「抗戰時期落水作家述論」。該文分為東北、華北、華中三部份,作者列出那些自願或被迫為日人工作的作家,張我軍名列其上。[[劉心皇]]對張我軍雖然沒有大加批評,但是特別註明:張我軍「於民國二十九年四月間,出席『中國文藝社』所召開的『文藝小聚會』,與日人談論甚洽。最可注意的,是他在北平被推為『大東亞文藝者大會代表』,並且出席了會議。」隱含警惕讀者之意,以及作者對張我軍文格的不以為然。<ref>從[[張光直]]編的《張我軍詩文集》頁22的內容轉引。</ref>*[[陳少廷]]在《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一書上說,民國十五年,《台灣民報》先後刊出了[[賴雲]](原名:[[賴和]])的〈鬥鬧熱〉、[[雲萍生]](原名:[[楊雲萍]])的〈光臨〉、張我軍的〈買彩票〉,臺灣的新文學「自此開始才有真正價值的新小說出現。」<ref>請參見[[陳少廷]]的《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聯經出版社在1977年5月出版。</ref>*[[秦賢次]]在〈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張我軍〉一文斷言,「在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間的啟蒙期臺灣新文學運動中,張我軍不論在理論上或係創作上均是其間功績最大,影響也最大的一位作家,一如『開風氣之先』的胡適之先生對大陸早期新文學運動的偉大貢獻然。」此外,他也斷言:「在抗戰之前,張我軍在國人學習日文、日語的貢獻上,是無人曾出其右的。」<ref>這篇文章收錄在前衛出版社出的《[[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ref>*[[林瑞明]]在〈張我軍的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一文,肯定其畢生文學成就,如此評論道:「張我軍在臺灣文壇起過作用,沒有他對舊文學的批評火力,不足以摧枯拉朽,舊文學的勢力還會盤據相當的時刻。雖然『文學沒有新舊,只有好壞』,張我軍的批評誠然也有過火之處,但逼使暮氣沉沉的舊文壇勢力讓出一條路來,新文學的發展才在文化界中取得了正當性,其後白話文學作品源源不絕,奠定了[[臺灣新文學]]的基礎。這方面理應給予肯定的評價,不會因時過境遷而有所改變,當時他才是23、24歲的青年,以他生活於中國大陸的所見所得,掌握了契機,充分回饋了臺灣,在[[臺灣文學史]]上占有不可磨滅的地位。」<br />*[[翁聖峰]]在〈張我軍批判舊文學〉一文,對於張我軍推動台灣新文學、攻擊舊文學所流露的「中國中心觀」,有肯定也有商榷,他說:「張我軍的『中國中心觀』顯示那時代知識分子求新求變的心理,卻無視臺灣在日本統治下特殊的文化處境。他最大的貢獻是激盪問題,批判舊文學的若干弊端,讓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真思考[[臺灣文學]]到底該用什麼文學形式表達,在那個複雜的文學環境,透過高分貝批判舊文學,複製中國走過的文學路,引進[[中國白話文]]到臺灣文壇,觸發新舊文學的激烈論爭,並為後來的[[臺灣話文論爭]]埋下對立的種子。」<br />*[[楊菁]]在〈張我軍在中國〉<ref>這篇文章收錄在《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在中國》,由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2004年。</ref>一文,總結其一生有兩大重要貢獻,一是推動台灣的新文學運動;二是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在推動台灣的新文學運動方面,「在民國十三年至十五年間,[[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啟蒙中,張我軍無論在理論上或創作上,都能夠破除舊文學的迷障,建立新文學的信心,都可以算是開風氣之先,對臺灣新文學運動具有重要貢獻。」<ref>《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在中國》,頁104。</ref>在促進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她認同張我軍長子[[張光正]]在〈張我軍與中日文化交流〉一文所提出的五點:一、利用日本報刊文章,揭露日本殖民統治暴政。二、致力[[日本文學]]和學術著作的翻譯出版。三、華北淪陷期間他與日本作家交往。四、培育中日文化交流的中國日文、日語人才。五、提出自己對中國、日本文化交流的獨到見解和主張。<ref>《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在中國》,頁105。</ref>*[[葉笛]]認為:「在今天,我們看張我軍及其詩集《[[亂都之戀]]》,必須了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台灣客觀的情勢,以及世界、整個亞洲地區的新思想、新潮流的沖擊。……張我軍時代的文學革新,不但要從整個[[台灣文學史]]上予以肯定,還可以從其文學運動的歷史探索八十年代以後,台灣需要的是哪一種文學,其內涵、路向何在?」<ref>[[葉笛]]/著,〈張我軍及其詩集《[[亂都之戀]]》〉,《[[葉笛]]全集4 評論卷一》(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出版,2007年),頁65。</ref>*[[呂興昌]]對張我軍新詩創作的評語是:「雖有實踐其新文學觀念的用意,而其出版臺灣第一本詩集的意義也不容忽視,然平心而論,比起推行新文學運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的創作成績是遠為遜色的。」他認為,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張我軍似乎不是一個具旺盛創作力的人,沒有一股強大的驅迫力使他長時間思考、琢磨新詩藝術。第二,其視角過分受制於年輕的戀愛經驗,缺少將之轉化成比較深刻、寬廣的文學經驗的企圖與能力。第三,客居異地,處處須為生活奔忙,尤其從事外文漢譯工作,耗時費神,創作精力自是飽受影響,以致無法在新詩方面有所精進了。<ref>[[呂興昌]]/著,〈[[張我軍]]新詩創作的再探討〉,《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5月。</ref>*[[向陽]]在〈在黑暗中點燈──二○、三○年代台灣左翼文學運動〉一文<ref>這篇文章收錄在《文學@台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2008年由[[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ref>認為:張我軍、[[賴和]]、[[楊雲萍]]、[[楊華]]是臺灣新文學初期的四個傑出作家。*[[葉石濤]]對張我軍評論散落在《台灣文學史綱》多處。他把張我軍的創作生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自北平留學到北伐前,二是自北伐前後到七七事變,三是抗戰期間在北平淪陷區生活,四是光復回鄉以後,然後肯定說:「張我軍一生最好的作品都在北平師範大學時代完成,並為台灣新文學的奠定與發展的重要基石。」不過對於張我軍的台灣語言改造與白話文學建設論述,[[葉石濤]]則認為,「使沒有辦法完全用文字表達思想情感的[[台灣話文]]整理改進後統一為普通話,是大致正確的方向。然而,殖民地台灣的現實狀況,有時跟他的理想主義背道而馳。」<ref>《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24~25。</ref>對於《[[亂都之戀]]》,[[葉石濤]]僅記下出版年份,並沒有其他的討論,可能與他沒有看到原作無法評論,或是自認專長不在此而另待高明<ref>[[葉石濤]]較擅長小說創作,一生留下的評論文字,也多與小說評論有關;而所寫的《台灣文學史綱》,明顯偏重小說家與小說作品。</ref>有關。對於張我軍發表的三篇小說:〈買彩票〉、〈白太太的哀史〉、〈誘惑〉,[[葉石濤]]的評語如下:「這三篇小說給台灣新文學的影響不大;倒是跟八○年代留美的台灣作家的寫作方向有一丁點兒類似,這證明被『剷根』的作家很難表達出本土民眾的心聲。」<ref>《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42。</ref>*[[陳芳明]]在他的代表作《台灣新文學史》<ref>由聯經出版社出版,2011年10月初版。</ref>稱張我軍為「批判舊文學的先鋒」,認為他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最大貢獻是破除舊文學的迷障,建立人們對新文學的信心,使新興知識分子能夠放膽擺脫舊詩的陰影。其次,[[陳芳明]]也肯定張我軍將中國五四運動時期的文學理論介紹到台灣的功勞,只是對於張我軍主張的「[[中國文學]]是主流,[[台灣文學]]是支流;所以主流發生變遷時,支流也必須隨著更動」諸如此類的說法,相當不以為然。[[陳芳明]]說:「張我軍在申論他的看法時,全然忽略了台灣是屬於殖民地社會的事實。因為殖民地台灣的發言權,完全掌握在日人手中,從教育到報紙幾乎都被外來的殖民者所壟斷。這種文化環境,根本不可能與當時的中國社會相提並論。因此,他的主觀願望是期待[[台灣文學]]跟隨[[中國文學]]發生變化,顯然不符合客觀事實。[[台灣文學]]的後來發展,就與張我軍的願望背道而馳。」<ref>[[陳芳明]]/著,《台灣新文學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頁76。</ref>對於張我軍的代表作《[[亂都之戀]]》,[[陳芳明]]認為: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因為這是殖民地社會裡(按:指[[台灣]]、[[澎湖]]等日本殖民地)的第一冊白話文詩集,也顯現張我軍想以具體作品來實踐自身文學理論的決心。此外,對於張我軍參與「[[台北青年體育會]]」、「[[台北青年讀書會]]」等具有左翼色彩的組織,[[陳芳明]]在《台灣新文學史》提及,並且寫道:「張我軍扮演的角色,與當時台灣知識分子一樣,都同樣結合政治與文學的雙重任務,投入啟蒙運動的工作裡。他在新文學上的地位,僅在這段時期建立起來。此後,他便轉而從事翻譯與編輯書籍,[[台灣文學史]]消失了一位強有力的推手。」<ref>《台灣新文學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頁77。</ref> ====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繼堂]]在《臺灣新詩發展史》<ref>這本書已在台灣販售,文史哲出版社在1989年7月出版繁體字版。</ref>如此評價張我軍在新詩創作上的成就,他說:「張我軍是[[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急先鋒,是臺灣新詩的奠基者,他的處女詩集《[[亂都之戀]]》是臺灣新詩的第一塊奠基石。……張我軍創作的這一組詩,就是反映他們(張我軍與女友羅文淑)當時與封建禮教搏鬥、爭取婚姻自主的精神表現。《[[亂都之戀]]》是臺灣新詩史上的寶貴的財富。……張我軍作為[[臺灣新文學]]史的奠基詩人,他的詩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行文明白流暢。但是過於散文化,有的作品幾乎就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表達的直露也使詩缺乏耐讀性。」<br />*[[白少帆]]等人認為:「[[張我軍]]這種認同母體的[[愛國主義]]思想,貫穿在他所有的文章裡。也正是這種深沉的牢固的愛國情壞和故鄉淪為異族統治的悲憤心境,決定了他毫不含糊的民族進步立場與遠見。」<ref>[[白少帆]]等人/編寫,《現代臺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頁61。</ref><br />*[[黃乃江]]在〈張我軍的處女作及其在廈門之文學活動新考〉一文,提出一個新觀點,那就是:可以1924年為界,將張我軍的創作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是張我軍的舊文學創作階段,後期是張我軍的新文學創作階段。他認為,「前一個階段對於張我軍的古典文學修養、培養其傳統詩文的寫作習慣、增強其『抗日復臺』的責任心與使命感等都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也為他後來開展對臺灣舊文壇的抨擊作好了文體上、思想上等方面的準備。像[[陳獨秀]]、[[胡適]]等『五四』新文化運動領導者一樣,張我軍也並非橫空出世,一開始就成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的,而是經歷了一個從舊文學陣營向新文學陣營逐步轉化的過程。」<ref>這篇文章刊載在2008年第3期《福州大學學報》。</ref><br />*[[張泉]]研究張我軍在淪陷時期的文學與翻譯活動,他在〈張我軍與淪陷時期的中日文學關聯〉<ref>這篇文章收錄在2000年第1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ref>文末肯定:張我軍的日本文學翻譯,「是建立在對翻譯對象的深入研究和總體把握之上的。」;而且認為,張我軍對日本文學翻譯和翻譯技巧問題,以及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關係問題,都發表過值得後人研究的見解。[[張泉]]提醒:對於張我軍這位淪陷區時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學術界目前還不夠關注。<br />*[[王升遠]]、[[周慶玲]]兩位論者考察了張我軍在中國日語教育史上的地位,對張我軍在中國的日語教育思想與實踐,進行系統的實證性的挖掘與整理研究。他們在〈中國日語教育史視閾中的張我軍論〉<ref>這篇文章收錄在2009年第3期的《台灣研究集刊》</ref>一文的結尾,作了如此的結論:張我軍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日語教育家,其「日語教育的成功得益於『編者、著者、師者』加之其本有的『研究者』四重身分的互動……張我軍在日語教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對今日的日語教育也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br />*[[武治純]]曾在張我軍新詩集〈《[[亂都之戀]]》重版代序〉上稱讚張我軍說:「他的第一部新詩集《[[亂都之戀]]》和一系列散文、小說及評論作品,完全採用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漢語]][[普通話]]寫作,文學語言清新、活潑、明暢、通俗,適應了[[臺灣文學]]語言民族化、群眾化的要求,有利於全國各地人民閱讀,有利於反映出他的創作主導思想中的革新意識和現代意識。」<ref>張我軍/著,《[[亂都之戀]]》(重版),1987年6月,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ref>*[[朱雙一]]在〈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重挫:散文與戲劇創作〉一文,著眼在張我軍的散文創作<ref>包含實用性極強的雜文創作。</ref>,包括早年在《[[台灣民報]]》發表的一系列「隨感錄」文章、1926年發表的〈南遊印象記〉,以及中晚年所寫的散文。對於「隨感錄」,他認為,張我軍的「隨感錄」系列文章,其創作精神與藝術手法,明顯與[[魯迅]]的雜感一脈相承;並且肯定這些「隨感錄」文章,「以其犀利的戰鬥力,在當時的新文學潮流中起了別的文體,如張我軍本人的理論文章所無法達到的特殊作用,同時也是其文學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1926年發表的〈南遊印象記〉,[[朱雙一]]認為,這篇文章「雖然結構散漫,但內容極為豐富,可見對階級、民族壓迫的揭示,對舊詩人、舊文人的批評等,還可明顯感受到作者不滿於封閉、停滯而嚮往於自由、進取的心靈。」而對於張我軍中晚年的散文,他評道:「這時張我軍的作品益發顯露學者散文的風格,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ref>[[朱雙一]]/著,〈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重挫:散文與戲劇創作〉,《台灣文學史(上)》(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ref> ====日本國====*對於張我軍將大陸文學、[[魯迅]]文學引進台灣的史實,[[中島利郎]]在〈[[魯迅]]在臺灣文壇的影響〉一文如此評論,他說:「張我軍是最初的[[魯迅]]文學在臺灣的傳入者是不會錯的。但是他始終是大陸文學的正式介紹者,給臺灣介紹了魯迅的文學。[[魯迅]]的文學也是做為介紹大陸的新文學的一環進行的,特別是既沒有因受[[魯迅]]文學的影響,而成為自己創作的血肉;也沒有論述[[魯迅]]文學的本質。不過,這是開啟時代先端的啟蒙家常背負的宿命,是不可避免的。」<ref>這篇文章由日文書寫,由陳弘譯成中文,收錄在[[張光正]]編撰的《近觀張我軍》,2002年2月由北京臺海出版社出版。</ref> == 相關連結 ==*[[新舊文學論戰]]*[[台灣鄉土文學論戰]]*[[新詩]]*[[台灣詩人]]*[[五四運動]]*[[亂都之戀]]*[[張光直]] ==註釋=={{Reflist}} ==参考文献=={{refbegin}}*蘇世昌。〈追尋與回憶──張我軍及其作品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6 [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s/sou-se-chhiong/sek-su/sek-su.htm]。*翁聖峰,「張我軍」及其著作相關詞條,《台灣文學辭典》[http://blog.xuite.net/weng1256/taili/6007206]*游勝冠,「張我軍」詞條,《台灣歷史辭典》,[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1/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470-0739-u.xml]*蔡佳穎,「張我軍」詞條,《台灣大百科》(《當代文學史料系統》),[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5%BC%B5%E6%88%91%E8%BB%8D%EF%BC%88%E6%96%87%E5%BB%BA%E6%9C%83%EF%BC%89]*秦賢次,〈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張我軍〉,張恆豪編,《復活的群像:臺灣三○年代作家列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陳沛淇,〈在「京華」中的「T 島」青年——談張我軍《亂都之戀》中的形式問題〉,《文學前瞻》,第4期,2003/7。[http://libdata.nhu.edu.tw:8080/EJournal/4022000402.pdf]*呂興昌,〈張我軍新詩的再探〉,收錄於《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5。*翁聖峰,〈建構日治時期台灣語文表達的主體性——從張我軍〈請合力折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入手〉,刊於《2007年台日學術交流國際會議論文集——殖民化與近代化——檢視日治時代的台灣》,亞東關係協會編,外交部出版,p163-175,2007年12月。 == 延伸閱讀 =====碩博士論文===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4年9月20日為止,已知的有:*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陳沛淇,〈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鄧慧恩,〈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蔡佩臻,〈張我軍文學及翻譯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楊傑銘,〈[[魯迅]]思想在台傳播與辯證(1923∼1949)──一個精神史的側面〉,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論文集論文===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查詢,到2014年9月19日為止,以作家及其作品、生平事跡為研究對象的文章有:*黃怡菁,〈臺灣新文學的世界性格與社會性格—以張我軍1924~1926發表於《[[臺灣民報]]》上的文章為主要探討對象〉,《第一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黃美娥,〈醒來吧!我們的文壇—再議1941年至1942年[[臺灣新舊文學論戰]]〉,《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趙天儀]],〈台灣新詩的出發-試論'''張我軍'''與[[王白淵]]的詩及其風格〉,《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彭小妍,〈文學典律、種族階級與鄉土書寫:張我軍與臺灣新文學的起源〉,《「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葉寄民]]([[葉笛]]),〈張我軍及其詩集《[[亂都之戀]]》-日治時代文學道上的清道夫〉,《台灣文學巡禮》。*黃怡菁,〈臺灣新文學的世界性格與社會性格—以張我軍1924~1926發表於《[[臺灣民報]]》上的文章為主要探討對象〉,《第一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林瑞明]],〈張我軍的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莫渝]],〈人生苦短,詩藝長存—張我軍的詩藝〉,《新詩隨筆》。*[[莫渝]],〈張我軍的詩與愛〉,《新詩隨筆》。*[[莫渝]],〈張我軍:弱者的悲鳴〉,《新詩隨筆》。 ===期刊論文===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至2014年9月19日為止,以張我軍及其作品、學術成就為談論焦點的文章有:*張詩勤,〈臺灣新詩初現的兩條源流--由張我軍以前(1901~1924)的相關論述及創作觀之〉,2013年11月《臺灣詩學學刊》。*邱玲婉,〈論張我軍轉載[[兒童文學]]--〈魚的悲哀〉和〈狹的籠〉中的啟蒙思想 〉,2012年1月《台灣文學評論》。*羅詩雲,〈日治時期[[普羅文學]]的跨界互文:論[[葉山嘉樹]]〈淫賣婦〉與[[琅石生]]〈闇〉及其文本中譯〉,2011年9月《廣譯》。*張尉聖,〈從張我軍的〈亂都之戀〉分析日治時期的語言現象 〉,2010年12月《國文天地》。*王文仁,〈新舊變革與文學典律--張我軍與[[胡適]]的文學革命行動 〉,2010年11月《東吳中文學報》。*邱各容,〈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 : 張我軍 〉,2010年3月《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劉恆興,〈兩端之間--論1920年代張我軍新舊文學意識與文化民族認同 〉,2009年6月《漢學研究》。*楊傑銘,〈民族的幽靈.現代化的追尋--論張我軍《[[臺灣民報]]》的[[魯迅]]思潮引介 〉,2009年6月《台灣學研究》。*羊子喬,〈臺灣新舊文學論戰的旗手--張我軍 〉,2009年3月《北縣文化》。*[[張光正]],〈有感於《文訊》為張我軍正名 〉,2008年11月《文訊》。*夏烈,〈[[吳濁流]]、張我軍及[[林海音]] 〉,2005年4月《新竹文獻》。*楊菁,〈張我軍在中國 〉,2003年9月《台北文獻》。*陳沛淇,〈在「京華」中的「T島」青年--談張我軍「亂都之戀」中的形式問題 〉,2003年7月《文學前瞻》。*[[張光正]]口述、陳宛萱紀錄整理,〈亂世浮生--張我軍家庭的兩岸之旅 〉,2002年10月《聯合文學》。*[[秦賢次]],〈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張我軍 〉,2000年11月《台北畫刊》。*莫渝,〈張我軍的詩與愛 〉,1999年6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彭小妍,〈文學典律、種族階級與鄉土書寫--張我軍與臺灣新文學的起源 〉,1996年3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胡俊媛,〈臺灣新文學的急先鋒--張我軍〉,1993年3月《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張光正]],〈父親遺作尋訪記略「張我軍遺作集」 〉,1992年10月《文訊》。*[[張光正]],〈張我軍著譯書目和篇名 〉,1992年10月《文訊》。*[[游喚]],〈張我軍文學中的典故 〉,1992年8月《明道文藝》。*[[秦賢次]],〈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張我軍 〉,1989年12月《傳記文學》。*[[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68)--[[載濤]]、[[張勳]]、[[李立三]]、[[夏威]]、[[萬耀煌]]、[[許季珂]]、[[道安]]、[[段茂瀾]]、[[尹述賢]]、[[張金廷]]、[[張我軍]]、[[洪炎秋]]〉,1980年5月《傳記文學》。*[[洪炎秋]],〈懷才不遇的張我軍兄 〉,1976年4月《傳記文學》。*[[林瑞明]],〈撐起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大旗--張我軍和他的文集 〉,1976年2月《大學雜誌》。*曾文明,〈因「張我軍文集」的出版而想起 〉,1976年1月《書評書目》。 ===書籍===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4年9月19日為止,已知的有:*彭小妍/主編,《漂泊與鄉土 : 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1996年。*彭小妍/著,《「歷史很多漏洞」 : 從張我軍到[[李昂]]》,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張光直]]/著,《近观张我军》,北京市 : 台海,2002年。*田健民/著,趙瑕秋、金堅范/主編,《台灣作家研究叢書:張我軍評傳》,北京市:作家出版社,2006年。*鄧慧恩/著,《日治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 : 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臺南市 : 臺南市立圖書館,2009年。*許俊雅/選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6, 張我軍》,臺南市 : 臺灣文學館,2012年。 ===影視作品===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4年9月19日為止,已知的有:*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著,「大師的印記 12 孤寂的獨行者-張清榮(張我軍)」,臺北市 :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005年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