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门峡

增加 1,58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相望。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 2020 Baidu - GS(2019)5218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
河南省18地市名称由来久远,自春秋战国至今各代都有产生和演变。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隋文帝开皇三年改荥州为郑州,始称“郑州”。
简称汴,古时又称东京、汴京。春秋时期郑庄公于夏都城老丘的遗址上筑城,取“启拓封疆”之意故命名为“启封”。汉景帝刘启讳“启”因改“启封”为“开封”。
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秦时,因奉五德,以周为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故改雒阳为洛阳,此“洛阳”名始。
古称山阳、怀州,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煤兴市。1945年,因明代有9户焦姓在此经营煤矿作坊得名。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随着黄河多次改道,济水下游河道被黄河所占。
简称殷、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因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ref>[https://www.sohu.com/a/63269721_271067河南省18地市名称起源 你得知道三门峡是咋来的! ,搜狐 2016-03-14] </ref>
== 三门峡市 ==
[[Category: 670 国古代军政人物]] [[Category:文学家國地方志總論]]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