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1917年俄国革命

移除 2,3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conflict = 1917年俄国革命| partof = [[第一次世界大战]]| image = | caption = | date = 1917年3月8日–1917年11月8日(旧历2月23日–10月26日)| place =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 coordinates =| map_type =| latitude =| longitude =| map_size =| map_caption =| territory =| result = 布尔什维克胜利*[[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帝国|帝国政府]][[俄国二月革命|垮台]]*[[俄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垮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建立*[[俄国内战]]开始| status =| combatant1 = {{flagicon image|Flag of Russia.svg}} [[俄罗斯帝国|帝国政府]]<sup>a</sup><br/>{{flagicon image|Flag of Russia.svg}} [[俄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 combatant2 = {{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彼得格勒苏维埃]]<br/>{{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布尔什维克]]<br/>{{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俄国社会革命党|社会革命党]]左翼| commander1 = {{flagicon image|Imperial Standard of the Emperor of Russia (1858–1917).svg}}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尼古拉二世]]<sup>a</sup><br/>{{flagicon image|Flag of Russia.svg}} [[格奥尔基·叶夫根耶维奇·李沃夫|格奥尔基·李沃夫]]<br/>{{flagicon image|Flag of Russia.svg}} [[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克伦斯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 commander2 = {{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弗拉基米尔·列宁]]<br/>{{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列夫·托洛茨基]]<br/>{{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列夫·加米涅夫]]| strength1 = {{flagicon image|Flag of Russia.svg}} [[俄罗斯帝国陆军|俄罗斯帝国陆军]]| strength2 = {{flagicon image|Socialist red flag.svg}} [[赤卫队 (俄国)|赤卫队]]:200,000人| strength3 =| casualties1 =| casualties2 =| casualties3 =| notes = a. 至1917年3月15日}}'''1917年俄国革命'''({{lang-ru| 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 )是指1917年在[[俄罗斯|俄罗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进退失据,在俄国政局不稳、民心越发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俄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俄国临时政府]];而其后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则推翻了新建的[[俄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俄国]],并在1918年3月与交战中的[[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十月革命后,拥护旧有帝政或临时政府的[[白军]]与[[苏联红军|苏维埃工农红军]]对抗,非红、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机起兵,[[俄国内战|俄国内战]]爆发;而[[沙皇专制制度|沙皇专政]]的溃灭,亦促成[[俄国内战中的独立运动|旧帝国疆域内各民族的独立运动]]。
== 背景 ==
==二月革命 ==
{{main|俄国二月革命}}[[File:Nikolaus II. (Russland).jpg|thumb|right|200px|[[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尼古拉二世]],1917年3月,在革命引起退位后不久。]]二月革命在没有明确领导人及正式计画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原因或许是俄罗斯人已经对现行的体制感到厌倦。首都[[彼得格勒]]成了关注的焦点,而1917年2月23日(3月8日)<ref name=hist>{{cite web | url=http://www.history.com/encyclopedia.do?articleId=221104 | title=Russian Revolution | publisher=History.com | work=Encyclopedia | accessdate=March 8, 2009 }}{{(dead link|date=十一月 2017 |bot=InternetArchiveBot }})</ref>,排队领取食物的人们突然发起一场示威抗议。很快的上千名纺织女工走出工厂、加入他们——部分为庆祝[[国际妇女节]],但主要为了抗议麵包的严重短缺。早先已有一大批人马发动罢工,妇女们停在所有营运中的工厂,召集工人们停下工作、加入示威游行。群众走过街头,呼喊著「麵包!」、「给我们麵包!」。接下来的二天,罢工得到上百名社会主义激进者的鼓舞,蔓延至全首都的工厂和商店。到了2月25日,几乎所有彼得格勒的工业厂房,连同商业及服务业者,皆已停工。学生、白领阶级与教师加入街头,及当时仍在运作的[[俄罗斯国家杜马|杜马]]的公共会议,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代表到此解决一个潜在的大难题。他们激烈的斥责现政府,并要求负责任的内阁。杜马,其主要由中产阶级所组成,为了防止革命发生,决议迫使沙皇退位。
2月25日的星期六傍晚,警方已无法控制情势时,尼古拉二世,其拒绝听从关于事情严重性的警告,向彼得格勒军区首长,塞盖·哈巴洛夫将军,发出致命的电报:「我命令你于明天中止首都的混乱,其在与德、奥相战的艰难时刻令人无法接受的。」<ref>Quoted by Khabalov in his testimony of 22 March 1917, in Padenie tsarskogo rezhima: stenograficheskie otchety doprosov i pokazanii, dannykh v 1917 g. v Chrezvychainoi Sledstvennoi Komissii Vremennogo Pravitel'stva [''The fall of the tsarist regime: stenographic reports of interrogations and testimony given in 1917 to the Extraordinary Investigatory Commission of the Provisional Government''], ed. P. E. Shchegolev, 7 vols. (Moscow and Leningrad, 1924–1927), 1: 190–91.</ref>大部分的士兵在26日遵从命令,但叛变,其通常由较低阶的军官所领导,在一夜之间迅速蔓延。27日早晨,街头的工人,其中许多当时已武装,有了士兵的加入,而士兵是受政府所派遣、为平息暴动而前往。然而,士兵当中许多皆选择谋反,他们加入群众、向警方开火,很多时候刺刀上还绑著小红丝带。人力较少的警方接著也加入军方与平民的动乱行列。因此,首都近乎完全瓦解的军力,有效逼使政府的防线崩解。
== 十月革命 ==
{{main|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由[[列宁|弗拉基米尔·列宁]]领导,并以列宁阐述的[[卡尔·马克思]]的思想、一种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意识为基础。它标志了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蔓延的起源。
== 内战 ==
{{main|俄国内战}}
1918年、在革命后不久旋即爆发了俄国内战,不顾其政治取向、为上百万的人民带来了死亡与苦难。战争主要是由激进共产主义革命者所组成的[[苏联红军|红军]](「红方」),对抗「[[白军|白方]]」—君主主义者、保守者、改革支持者与温和社会主义者,其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激烈抗争。白方有英、法、美、日等国的支持。
时间与[[儒略曆]]相符(俄罗斯使用儒略曆直到1918年)。[[公曆]](或称[[格里曆]])在十九世纪期间晚了十二天,二十世纪时则晚了十三天。
{| class="wikitable"
! 年分
! 事件
=== 革命期间详细年表 ===
{| class="wikitable"
!width="70px"| [[格里曆]]
!width="70px"| [[儒略曆]]
== 外部连结 ==
{{Commonscat|Russian Revolution of 1917|1917年俄国革命}}
* [http://www.badley.info/history/Revolution-of-Russia-Russia.general.html 俄国革命年表]-世界历史资料库
*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system/topicRoot/Russian_revolution_1917/ 1917年俄国革命]原始报导,泰晤士报
*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serge/1930/year-one/index.htm 俄国革命年一],[[维克多·塞尔吉]] (Victor Serge) 网路档案于[http://www.marxists.org 马克思主义线上档案库]。翻译、编者简介及注释 © 1972 由 Peter Sedgwick 提供。2005年4月5日查阅。
* [http://www.st-petersburg-life.com/st-petersburg/1917-russian-revolution 俄国革命摘要],1917年俄国革命主要事件及因素的概述。
 {{1917年俄国革命}}{{World War I}} *[[Category: 俄罗斯革命]]*[[Category:1917年俄罗斯]]
129,2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