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将军战场歌

增加 8,33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忆江南·江南忆》</big> ''' |- | File:石将军战场歌.…”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忆江南·江南忆》</big> '''

|-
| [[ File:石将军战场歌.jpg1.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s://vthumb.ykimg.com/05410408525316F06A0A412DF2D01936 原图链接] [https://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id_18906426.html?sf=10801 图片来源优库网]]]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石将军战场歌》]]

创作年代: 明朝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梦阳]]<ref> [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355fd4540f.aspx 李梦阳:李梦阳(1473~1530) 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ref>


|}

'''《石将军战场歌》'''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借事抒怀之作。诗人假借老百姓之口,叙述并歌颂了明英宗年间保卫京城的大决战,特别赞扬了左都督石亨将军在这一战役中的英雄业绩和历史贡献发了热烈的爱国之情。诗的构想宏大,结构紧凑,熔深沉与悲壮为一炉,感情真挚,抒写真切,六十年前的事件写得栩栩如生,诗的意境深沉,情绪激昂,充分显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患。

== 基本信息 ==


作品名称 :《石将军战场歌》<br>

作品出处:[[《空同集》]]<br>

作 者 :李梦阳<br>

创作年代 :明朝<br>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br>

==诗词正文==

石将军战场歌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br>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br>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br>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br>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br>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br>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br>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br>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br>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br>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br>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br>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br>

天生李晟为社稷,周之方叔今元老。<br>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br>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br>

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家郭子仪。<br>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br>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br>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br>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br>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br>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br>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br>


==词句注释==

石将军:石亨,渭南人。后恃功高,日益骄纵,下诏狱,以谋反罪论斩,死于狱中。<br>

清风店:在今河北省易县。石亨追瓦剌军于此。<br>

己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br>

遗镞(zú):留存下来的箭头。勤王:地方官吏起兵救援危难之中的王朝。<br>

蒙尘:天子出走曰蒙尘,此处指英宗被也先所俘虏。惨怛(dá):伤痛。<br>

覆:一作“复”。<br>

紫荆关:在今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岭上。这一年十月,也先挟持明英宗攻陷紫荆关,向北京进兵。<br>

彰义门:京城九门之一。当时瓦剌军曾攻彰义门,被明军击退。<br>

于尚书:即于谦。<br>

岂保:怎能保。<br>

野人:乡下人。旌旄,泛指军中旗帜。<br>

追北:追逐败逃的敌人。北,败北,这里这里作名词用。<br>

父子英雄:指石亨及其侄石彪。<br>

李晟:唐代中期名将。多次平定叛乱。<br>

方叔:周宣王时贤臣,曾征讨蛮夷。<br>

单于:本为匈奴最高首领称号,此处借指瓦剌部首领。倒马关: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明代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三关。石亨曾追击瓦剌部首领也先的弟弟于此。<br>

羯奴:这里是对瓦剌的蔑称。飞狐道:又名飞狐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和蔚县交界处。这里两崖壁立,一线通天,蜿蜒百余里,形势十分险要。<br>

嫖姚将:指霍去病。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前后六此击败匈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br>

居庸口:居庸关,在今北京市平昌县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br>

迎驾:指瓦剌同意放回英宗,明朝派人迎接英宗回京。<br>

载造:同“再造”,指国家破败之后,重新缔造。图:版图,地图。<br>

云台:汉代所建高台。汉明帝为追念前代功臣,曾命人在台上画了邓禹等二十八位大将军的肖像。 <br>

杨:指杨弘。明代保家卫国的功臣之一。<br>

胡:当指鞑靼。明中叶前后,鞑靼为主要外患。<br>

勒:刻石。<br>


==译文==

在清风店南面遇见了一个老人家,他告诉我己巳年的事情。<br>

清风店北面还留有古战场的遗迹,留下的箭头还带着“勤王”的字样。<br>

回想起被人侵略实在是悲惨,侵略者的军队象疾风骤雨般袭来。<br>

紫荆关那里白天吹起了号角,幽朔上空杀气弥漫,杀声震天。<br>

瓦剌的士兵彰义门外饮马,战斗的烽火照亮了燕山的夜空。<br>

城内有于谦尚书守城,城外有石亨将军领兵杀敌。<br>

石亨的军队来势如闪电,若奔雷,在晴朗的天空下,在野外空旷的地方与敌人激战。<br>

朝廷的军队都守不住紫荆关,老百姓又怎么能保住清风店呢?<br>

敌人杀来,孩子拉着爹爹,大人背着小孩,四散奔逃,哭声震天,朔风怒号。<br>

小孩子躺在床上就能听见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乡下人站在屋顶上就能看见军队的旗帜。<br>

这时,石亨将军提着戈挺身而出,杀敌人就像割草和蒿。<br>

追击瓦剌军队回来,已经是血染钢刀,此时,上天也为之惊呆。<br>

敌人的侵略终于被扫平,石亨叔侄的英雄事迹古来少有。<br>

瓦刺的首领在倒马关痛哭,因为他的士兵多死在飞狐关。<br>

到处是敲锣打鼓欢庆胜利,家家杀牛备酒犒劳军队。<br>

石亨将军的功绩可以和汉代的霍去病,唐朝的郭子仪相媲美。<br>

转眼六十年过去了,每次经过此地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br>

在落日的照耀下,在暮云的映衬下,古战场上的尸骨显得惨自,漫漫黄沙,景象惨淡,让行人发愁。<br>

行人折下战场旁的一根柳枝,下马坐在那里望着居庸关。<br>

想起那么多的官员迎接英宗回来,场面如此隆重,人是那么多。<br>

国家有幸出现了一位明主,就要兴盛,重新开始建设国家。<br>

而石亨将军的功绩应该被朝廷记住,这样的战功是天下少有。<br>

可是现在他的战功没有人记得,让人心寒,将来还怎么能有石亨这样的人为国效力,抵御外辱呢?<br>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视频==

{{#iDisplay:page/e3101mm7jiy |635|420|qq}}<br> 温州鼓词《十里刀锋—石将军》阿武先生



==参考资料==
{{Reflist}}

==外部链接==
*[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355fd4540f.aspx 李梦阳: 李梦阳出身寒微,兼之他为人犟直,入仕不久,当其监税三关时,就第一次触犯权贵而下狱。据李梦阳《下吏》诗自注:“弘治辛酉年,坐榆河驿仓粮。 ]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9,6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