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維克多·雨果

增加 1,3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 ,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他的父親是拿破侖部下的將軍,母親則擁護王室,兩人因感情不合而分居 ,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 跟隨母親生活。他天資聰穎 中学毕业入 喜歡讀書,10多歲就寫了成千上萬行的詩歌。由於母親保守思想的影響,雨果在青年時代同情保王黨,曾因寫詩歌頌王朝和天主教而獲獎。15岁时在[[ 兰西 学院 学习 ]]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歲時與兄長一起創辦了名為《[[文學保守者]]》的刊物,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1922年出版了《[[頌詩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獲得[[路易十八]]賞賜的年金。1925年寫詩歌頌[[查理十世]] 但他 得到國王的接見和贈品。<ref name="雨果似水流年">{{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2/9/11/n232820.html | title= 雨果的似水流年 | language=zh |date=2002-09-11 | publisher=www.lishiquwen.com | author=中國網 作者:吳岳添 | accessdate=2019-01-02}}</ref> 雨果 從小對於寫作有很大的興趣,14歲便說出:「我要當詩人,不然什麼也不是。」<ref name="大文豪">{{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8/5/21/n2125821.htm | title= 5/22他逝世:法國大文豪雨果 | language=zh | date=2008-05-22 | publisher=大紀元文化網 | author=唐慧欣 | accessdate=2019-01-01}}</ref>15岁时在17世紀的法國,“太陽王”[[ 法兰西学院路易十四]] 成為各國君主的楷模,為絕對王權服務 [[古典主義]]也應運而生。古典主義崇尚理性, 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 頌王公貴族,從宮廷禮儀到貴族沙龍,從飲食服飾到言談舉止 因歌颂都要講究高貴典雅。 雨果是在1820年代逐漸從保守立場的古典主義轉向[[ 波旁王朝浪漫主義]] 复辟 的。1827年 雨果發表劇本《[[ 路易十八克倫威爾]] 赏赐 他在序言裏猛烈抨擊了古典主義的種種清規戒律,主張自然中存在的一切都可 成為藝術題材,並且提出了美醜對照的審美原則,從而使這篇序言成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宣言。他的劇本《歐那尼》的上演,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他的一系列劇本都是與古典主義的規則針鋒相對的,例如《瑪麗蓉·德·洛爾墨》(1831)歌頌了平民出身的青年狄傑和妓女瑪麗蓉的愛情;《國王取樂》(1832)寫平民姑娘愛上了喬裝的國王;《瑪麗·都鐸》(1833)裏的王 愛上 大量异国情调 寵臣,而《呂伊·布拉斯》(1838)裏與王后相愛 诗歌 竟是一個僕人等等 <ref name="雨果似水流年"/>  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轟動法國文壇的長篇小說──《[[鐘樓怪人]]》在雨果30歲不到即創作發表。<ref name="大文豪"/>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ref name="文学巨人">[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_QM4AwAAQBAJ&pg=PT253&lpg=PT253&dq=雨果+惩罚集&source=bl&ots=7efRzNx8RR&sig=pxJoR-hRG8LDFDNRpwS8VbHPYtg&hl=zh-TW&sa=X&ved=2ahUKEwjfr5X09czfAhVBT7wKHeWDAwoQ6AEwC3oECA4QAQ#v=onepage&q=雨果%20惩罚集&f=false 雨果: 法兰西的文学巨人] 作者:王晓蕾 isbn 9560017803 中國社會出版社</ref>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 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賢祠]]”。他是去世時直接被安葬在先賢祠的第一位文學家。<ref name="先賢祠">{{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1/4/19/n3232110.htm | title= 法國先賢祠文學巨匠知多少 | language=zh | date=2011-04-19 | publisher=大紀元文化網 | author=朱莉雅 | accessdate=2019-01-02}}</ref>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堕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ref name="文学巨人"/>
==著作==
雨果和[[朱麗葉·德魯埃]]有一次美丽的邂逅。朱麗葉是一位女演员,她在表演一个剧本的时候遇到了雨果,他们彼此都是一见钟情。雨果遇見朱麗葉时已经是一位名人,之前他也邂垢很多知名女性,可是都没有遇到真爱,直到遇到朱丽叶,雨果的爱情之路才正式起航。朱丽叶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对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因為共同愛好,讓她和雨果的交流更多。在雨果创作中,朱丽叶会为雨果带来灵感,是雨果的精神支柱。在朱丽叶和雨果确定关系以后,朱麗葉便很少出去参演,一心一意的帮助雨果料理生活。
朱丽叶每天都会给雨果写情书,持续了五十多年,这足以表达朱丽叶对雨果的爱。情书有将近两万封,其中一万八千多封信都保存在了法国的图书馆。朱丽叶在退出公众视线后,她一直都跟随着雨果,只要他们一起去过的地方,朱丽叶都会有纪录。雨果同样也写书信,只是他没有寄给对方,而是一直珍藏在家中。‍‍‍<ref name="文学巨人"/><ref name="雨果愛情"/>
==晚年==
雨果晚年仍堅持創作,完成了詩集《[[做祖父的藝術]]》(1877)、《[[歷代傳說]]》的二、三集(1877、1883)等作品。1881年2月26日,60萬巴黎人在他窗前遊行,慶賀他的80壽辰。他在1883年的遺囑裏宣佈給窮人5萬法郎,並希望用窮人的送葬馬車把他的靈柩送到墓地。1885年5月18日去世,法國政府和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由來自法國和世界各地的200萬人排成的行列,把他的遺體送進了先賢祠。‍‍<ref name="雨果似水流年">{{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2/9/11/n232820.html | title= 雨果的似水流年 | language=zh | date=2002-09-11 | publisher=www.lishiquwen.com | author=中國網 作者:吳岳添 | accessdate=2019-01-02}}</ref>
== 參考來源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