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商鞅

移除 1,76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商鞅'''({{bd|前390年||前338年|catIdx=S商}}),[[中國]][[戰國]]時代[[政治家]]、统帅,[[法家]]法派;<ref>《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ref>慎到主张以国君的权威和权力治国,为势派;<ref>见《韩非子·难势第四十》。</ref>而韩非为法家三派的集大成者。}}代表人物。[[卫国|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ref>《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ref>後因在[[河西之战 (战国)|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NoteTag|《古本竹书纪年·魏纪》记载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卫鞅于邬,改名曰商。《史记集解·商君列传》引徐广曰指于商为弘农商县。《史记索隐·商君列传》指于商为二县名。《史记正义·商君列传》记载邓州内乡县(今河南省内乡县)东七里为古于邑,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八十九里为商邑,于商与商是两处不同的地方。杨宽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认为第一种说法正确,见杨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377页 。<ref name="杨宽">{{Cite book|author=杨宽|title=《战国史料编年辑证》|location=上海市福建中路193号|publisher=上海人民出版社|date=2001年11月|pages=第289页、第334页、第344页、第377页、第388页|ISBN=7208031851|accessdate=|url=|language=|quote=}}</ref>}}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 生平 ==
=== 变法之争 ===
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商鞅劝秦孝公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但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甘龙]]反驳说:“圣人不改变民俗来教育民众,智者不改变已形成的法令来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教育民众,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旧有制度来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商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夏商周三朝礼制不同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法制不一能各自称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制。仿效过去的法度没有过失,遵循已有的礼仪不会出现偏差。”商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发展就能不仿效过去的法度。[[商汤]]、[[周武王]]不沿袭过去的法度能够得天下,[[夏朝]]、[[商朝]]因遵循旧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议,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秦孝公十分赞同商鞅的观点。{{NoteTag|此段《商君书·更法》也有记载,但内容与《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略有不同。}}<ref>《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ref>
=== 第一次变法 ===
! width=19% | 改革方略 !! 具体措施
|-
|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 || 秦国的都、乡、邑、聚都是自然形成的居民点,到[[秦献公]]时为便于征兵作战和加强相互监视,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按五家为一伍作为基本单位将全国人口进行编制。<ref>《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ref><ref name="秦史稿"/>商鞅变法时,在秦献公“户籍相伍”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什伍连坐法,将全国居民五家编成一伍,十家编成一什,以伍什为基本单位,居民相互监督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坐。不告发奸人的处以[[腰斬|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首级受同样赏赐,即赏赐告奸者爵位一级;隐藏奸人的与投降敌军受同样惩罚,即匿奸者本人将被处斩,其全家财产被充公。<ref>《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史记索隐·商君列传》:谓告奸一人则得爵一级,故云“与斩敌首同赏”也。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索隐·商君列传》:案律:降敌者诛其身,没其家,今匿奸者,言当与之同罚也。</ref> 军队中同样按五人为基本单位进行编制。<ref name="境内"/> 商鞅还规定,出行较远者及旅店的旅客必须持有官府印发的凭证,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否则店主与奸人同罪。<ref name="秦史稿"/>
|-
|明令军法,奖励军功 || 军中爵位一级以下到[[小夫 (官爵)|小夫]]称[[操士]]和[[校徒]],爵位二级至[[不更]]称为卒。军队按五人为单位进行编制,战场上一人临阵脱逃,加刑于其余四人;四人中如有斩敌首级者,则免罪。每五名士兵中设有[[屯长]],每百人中设有[[百将]],战争期间没有斩获敌人首级的,该部队的屯长和百将将被处斩。<ref name="境内">《商君书·境内》:军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士。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其战也,五人束簿为伍;一人死,而刭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必得斩首。</ref>士兵斩敌人首级满三十三颗,屯长和百将赏赐爵位一级;攻城战斩敌首级满八千颗或野战斩敌首级满两千颗,官吏自操士和校徒以上全部获得赏赐。<ref>《商君书·境内》: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行间之吏也。</ref>攻城战时城的每个方向设有十八名冲锋陷阵的士兵,一队士兵如能斩敌人首级五颗,则队中每个士兵都将获得爵位一级;如有人贪生怕死,则在军前处以[[墨刑|黥刑]]或[[劓刑]]示众。<ref>《商君书·境内》:陷队之士,面十八人。陷队之士知疾斗,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不能死之,千人环睹,黥劓于城下。</ref>将官及各级官员配有短兵,将官战死于战事,加刑于短兵;短兵如能斩敌首级,则免罪。<ref>《商君书·境内》:战及死事,而刭短兵;能人得一首,则复。</ref>战后士兵将斩获的敌兵首级示众三天后交由将军核实,核实无误三天后可按军功获得爵位:<ref>《商君书·境内》: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ref>士兵斩敌甲士首级一颗可得爵位一级,良田一顷,住宅土地九亩,役使无爵位的庶子一人,并且拥有担任官吏的资格;<ref>《商君书·境内》: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级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ref>斩敌甲士首级五颗可以役使本乡的五户人家;<ref>《荀子·议兵篇》:五甲首而隶五家。</ref>欲为官者斩敌甲士首级一颗可担任五十石俸禄之官,斩敌甲士首级两颗可担任百石俸禄之官。<ref>《韩非子·定法》: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ref>
=== 第二次变法 ===
[[咸阳市|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ref>《史记·卷五·秦本纪》:(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ref><ref name="赵良"/>主要内容为:
{| class="wikitable"
|- bgcolor="#CCCCCC"
|推行县制 || 将秦国国内村庄合并为41县{{NoteTag|《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记载为31县,应为41县,见郑良树《商鞅评传》第139页。<ref>{{Cite book|author=郑良树|title=《商鞅评传》|location=南京大学校内|publisher=南京大学出版社|date=1998年12月|pages=第139页|ISBN=7305032999|accessdate=|url=|language=|quote=这里的“三十一县”应当是“四十一县”之误,秦统一天下后全国置四十一县,司马迁乃就最后的县数来说,三、四古时多积画为文,所以容易致误。《史记·秦本纪》“考证”说:“诸本三作四。”可谓明证。}}</ref>}},县衙内设置[[县令]]处理县内政务。<ref>《史记·卷五·秦本纪》: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ref>前349年,秦国开始在各县设置定额俸禄的官吏。<ref>《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秦孝公)十三年,初为县,有秩吏。</ref>满万户以上的县设置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置[[县长]],俸禄三百石至一千石不等。县令、县长之下设置[[县丞]]辅佐县令,设置[[县尉]]处理县内军务,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不等。此外还设若干俸禄一百石以下的[[少吏]]协助工作。<ref>《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ref>
|-
|初为赋 || 在征收田租的基础上,秦孝公于前348年开始在国内加收口赋,即[[人頭稅|人头税]]。<ref>《史记·卷五·秦本纪》:(秦孝公)十四年,初为赋。</ref><ref name="秦史稿"/>
|-
|统一度量衡 ||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规定1标准尺约合今0.2308864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0063492公升。<ref>{{Cite book|author=杨宽|title=《战国史》|location=上海市绍兴路54号|publisher=上海人民出版社|date=1956年12月|pages=第100页|ISBN=|accessdate=|url=|language=|quote=}}</ref>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ref>《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平斗桶权衡丈尺。</ref>规定六尺为一步,<ref>《通典·卷一百七十·刑法八·宽恕 囚系 舞紊 峻酷 开元格》:秦孝公纳卫鞅说,变法令,舍人无验者坐之,弃灰于路者刑,步过六尺者罚。</ref>二百四十步为一亩,<ref name="通典"/>五十亩为一畦。<ref>《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七》引《风俗通义》:秦孝公以二百四十步为畮,五十畮为畦。</ref>
|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 || 为统一思想明确法令,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商鞅下令焚烧《[[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来明确法令。商鞅同时下令在秦国国内杜绝走后门的私人请托,禁止他国士子通过游说获得官职。<ref name="韩非子">《韩非子·和氏第十三》: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ref>
|-
|执行分户令 || 为彻底挖掘国内剩余劳动力,去除秦国民间戎狄风俗。商鞅颁布法令废除大家庭制,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ref>《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ref><ref name="赵良"/>
|}
8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