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佛教协会

增加 11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佛教协会.jpeg|有框|右|<big>中国佛教协会LOGO</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29/3e3cad44023745fd8cc3379dbf98f8f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432806_73376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中国佛教协会 ''' (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由 [[ 虚云 ]] 、喜饶嘉措、圆瑛、 [[ 赵朴初 ]] 等二十多位全国佛教界知名人士发起,于1953年在 [[ 北京 ]] 成立。会址设于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
==发展历程==
1952年,佛教界著名人士虚云、 [[ 喜饶嘉措 ]] 、噶喇藏、圆瑛、柳霞、罗桑巴桑、法尊、吕澂、赵朴初等人在北京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讨论了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的宗旨、任务等,并通过《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书》,组成以赵朴初为首的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953年5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代表 [[ 会议 ]] 。参会代表120人,来自国内七个 [[ 民族 ]] 的代表参加。这次大会推举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虚云、查干葛根为名誉会长,并选举圆瑛为首任会长<ref>[https://www.sohu.com/a/355731045_100141112 【佛教人物志】: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会长——圆瑛] ,搜狐,2019-11-25</ref>,喜饶嘉措、公德林、晋美吉村、能海、赵朴初、噶喇藏、祜巴、阿旺嘉措为副会长,赵朴初兼秘书长,巨赞、周叔迦、郭朋为副秘书长。
1957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第二届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修改了组织章程,选举新的 [[ 理事会 ]] 和成员。1962年2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代表会议;1980年12月在北京举行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1987年2月在北京举行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1993年10月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第二、三届全国代表会议均选举喜饶嘉措为会长;第三、四、五届均礼请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名誉会长;第四、五、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均选举赵朴初为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全国代表会议于2002年9月在北京举行,大会礼请帕巴拉·格列朗杰为名誉会长,选举一诚为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全国代表会议于2010年2月,大会礼请帕巴拉·格列朗杰、一诚为名誉会长,选举传印为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会议于2015年召开,大会礼请帕巴拉·格列朗杰、一诚、传印为名誉会长,选举学诚为会长。2018年,学诚辞去会长职务。
==创立宗旨==
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 [[ 中国共产党 ]] 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 [[ 社会主义 ]] 道路;发扬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兴办佛教事业,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 [[ 世界和平 ]] 作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主要职责==
(一)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遵守宪法、 [[ 法律 ]] [[ 法规 ]] 和国家政策。
(二)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深入调查研究,反映佛教组织和佛教界人士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发挥 [[ 桥梁 ]] 纽带作用。
(三)密切联系全国各 [[ 民族 ]] 佛教徒,促进三大语系佛教交流和民族团结。
(四)建立健全佛教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
(五)指导、支持地方佛教协会(分会)及居士团体的工作;督导寺院完善自我管理、严肃戒律清规、开展弘法利生活动;引导居士正信正行,护持三宝。
(六)兴办佛教 [[ 教育 ]] 事业,办好佛教院校,培养佛教人才。
(七)开展佛学研究及佛教文化 [[ 艺术 ]] 交流活动,编印流通佛教书刊,做好文物古迹与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
(九)开展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ref>[http://news.sohu.com/20081014/n260022568.shtml 30年,海外侨胞为中国带来了什么?(组图)],搜狐,2008-10-14</ref>中佛教徒的联谊工作,增进了解,团结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增强 [[ 中华民族 ]] 的文化凝聚力。
(十)开展同国际佛教组织、 [[ 宗教 ]] 和平组织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Category:非營利機構]]
111,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