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吸氧术

增加 31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吸氧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 [[ 呼吸系统 ]] [[ 肺源性心脏病 ]] [[ 哮喘 ]] [[ 重症肺炎 ]] [[ 肺水肿 ]] [[ 气胸 ]] 等。心血管系统; [[ 心源性休克 ]] [[ 心力衰竭 ]] [[ 心肌梗死 ]] [[ 严重心率失常 ]] 等。 [[ 中枢神经 ]] [[ 统颅脑外伤 ]]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其他;严重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及氰化物中毒,大小手术后,产程过长等。
[[File:吸氧术2.jpg|缩略图|吸氧术[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5%90%B8%E6%B0%A7%E6%9C%AF%E5%9B%BE%E7%89%87&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3228552718,3859649648&os=2736691613,2257504079&simid=4166509823,480951789&pn=5&rn=1&di=3410&ln=70&fr=&fmq=161060195194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253A%252F%252Fwww.langya.cn%252Flyzk%252Fjiankang%252Fjkjj%252F201609%252FW020160925633283352656.png%26refer%3Dhttp%253A%252F%252Fwww.langya.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3193946%26t%3Df3e8bf16654edd377710c94da5fd0657&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5%90%B8%E6%B0%A7%E6%9C%AF%E5%9B%BE%E7%89%87&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3228552718,3859649648&os=2736691613,2257504079&simid=4166509823,480951789&pn=5&rn=1&di=3410&ln=70&fr=&fmq=161060195194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253A%252F%252Fwww.langya.cn%252Flyzk%252Fjiankang%252Fjkjj%252F201609%252FW020160925633283352656.png%26refer%3Dhttp%253A%252F%252Fwww.langya.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3193946%26t%3Df3e8bf16654edd377710c94da5fd0657&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图片来源百度网]]]
==用品==
氧气装置一套、 [[ 鼻导管 ]] [[ 棉签 ]] [[ 胶布 ]] 、或用 [[ 氧气面罩 ]] [[ 扳钳 ]] [[ 污物杯 ]] [[ 方盘 ]] [[ 生理盐水 ]] [[ 手电筒 ]] [[ ]]
==方法类型==
# 先检查 [[ 流量表 ]] 开关是否关紧。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 [[ 氧气 ]] 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
# 将氧气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
# 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2.打开流量表先调节氧流量,后连接鼻导管,将鼻导管用 [[ ]] 沿润后,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3.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 [[ 鼻翼 ]] 或鼻背及面颊部。
4.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 [[ 二氧化碳潴留 ]] 者,1 ~2 L/分钟,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分钟;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分钟。(一般成人氧流量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小儿1-2L/min。)观察吸氧情况并记录吸氧时间。
5. 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和玻璃接头,后关流量表小开关,取下鼻导管置于弯盘内,清洁面部并去除胶布痕迹,关闭总开关,重开小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二)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多用于 [[ 婴幼儿 ]]` 。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l~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分钟。
(三)面罩法:
==操作方法==
(一)切实做到 [[ 防火 ]] [[ 防油 ]] [[ 防震 ]] 。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 [[ 烟火 ]] 或放置 [[ 易燃物品 ]] ,禁止在简的螺旋处涂油。
(二)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充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粘膜。
(三)持续用氧者,应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每 8~ 12h更换鼻导管一次,并更换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与压迫。
(四)简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493.3kPa(5kg/cm2)压力,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简内,于再充气时引起 [[ 爆炸 ]]
(五)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于使用时鉴别。各班交接班时,应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缺损、漏气、氧气量是否够用,如有缺损、漏气应及时补充及修理,以免影响急救和治疗。
1.如何选择吸氧方法?
1) 鼻导管给氧:插入较深,不易滑出,适合神志不清或 [[ 昏迷病人]]
2) 导气管给氧:适用于失去知觉者。
3)鼻塞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给氧者,如 [[ 心肌梗死 ]] [[ 休克 ]] 等。
4) 面罩给氧,但适合于过度通气而引起的 [[ 低氧血症 ]] 患者的给氧治疗。
5) 面帐及氧气帐给氧(适用于小儿)。
6) [[ 环甲膜穿刺 ]] 给氧:只能作为提供有效通气的暂时措施。
7) 食道封闭导管:只宜作为对昏迷无自发呼吸者在不能作气管内插管时的一种暂时手段。
流量方面
缺氧和 [[ 二氧化碳滞留 ]] 并存者如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 慢性呼吸衰竭 ]] 患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浓度至关重要。
时间长短方面
长时间吸高浓度氧可产生氧的毒性作用,影响到肺、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生成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视网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对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即可出现 [[ 恶心 ]] [[ 烦躁不安 ]] [[ 面色苍白 ]] [[ 咳嗽 ]] [[ 胸痛 ]] ;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呼吸困难。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目前认为吸入60%~70%的氧在101.325kPa下可安全使用24h;40%~50%的氧则能继续使用24h;如吸氧浓度大于40%,2~3天后氧中毒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所以对需要氧疗的患者应有的放矢,不能因低氧血症而盲目提高氧浓度(如有肺内右向左分流的存在,提高吸氧浓度无效)。
 
 
==视频==
 
==模拟考场-基本操作-10吸氧术==
{{#ev:youku| | alignment=center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2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