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子渊

增加 21 位元組, 5 年前
人物生平
1904年,何子渊与萧惠长、江柏坚、姚竹英等人在这里筹划潮州黄冈起义,次年以修筑铁路为名聚众千余,约期"举事",但因消息泄露而失败,史称第一次黄冈起义。
1905年, [[ 孙中山 ]] 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何子渊经学生何天炯介绍入会,任嘉应州主盟人。为推翻满清腐败政权积极筹款,在学生中宣扬革命,始终一节。
1905-1907年,何子渊先后两次与许雪秋、谢逸桥、 [[ 萧惠长 ]] 等同盟会骨干成员汇合潮梅会党余既成、陈涌波等策动潮州黄冈起义,与丘逢甲一起营救张花谷、萧惠长等遇险党人。
1906年,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简易师范科 ,是中国第一批示范性高中兴宁一中、粤东名校兴民中学和石马中心小学的创始人,梅州文化教育界先驱、兴宁新学的开拓者。
1909年,何子渊又与萧惠长、张花谷、 [[ 江柏坚 ]] 等10余人商定向外侨借枪,准备在梅县揭旗起义。后因泄密而失败,撤退时何子渊冒险殿后掩护,险遭不测。不久之后,何子渊他们又与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何天炯、何天翰等致力筹款,购买枪支弹药,参与震惊中外的广州黄花岗起义<ref>[http://wemedia.ifeng.com/54266241/wemedia.shtml  黄花岗起义 ]凤凰网</ref>和惠州起义。
1910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前夕,何天炯深情写下 [[ 《忆子渊族叔》 ]] ,将终日为会党同志奔波操劳,鞠躬尽瘁,心系党国的何子渊喻为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万世基业的中华帝师赤松子。
1911年,何子渊与同盟会领导人何天炯、黄兴等人致力筹款,购买枪支弹药,招募敢死队员筹划广州黄花岗起义,并委派石马刁田村陈文友等洪门兄弟运送枪支弹药,拟在惠城发动起义,接应黄花岗起义事败,陈文友等人不幸被捕牺牲,葬于黄花岗,子渊长子何尚炬失踪遇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何子渊将三儿子尚文、四儿子尚周、女婿梁世骥等子女、亲属送上抗日战场。
1939年冬,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 [[ 张发奎 ]] 上将亲为何子渊赠"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悬于光裕庐中堂。同年冬,新兴版画运动先驱罗映球代表一中师生特为即将退休的革命导师子渊先生赠画《木棉报春》。
1940年,何子渊因与兴宁县长温克威交厚,遂力促温县长多方筹款,从速修缮被日寇炸毁的兴民中学南院北楼、大成殿、尊经阁等多处古建筑。
1941年8月18日,何子渊退休乡居,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七岁。国民政府特增发8.6两白银抚恤金,温克威县长亲自主持葬礼。
 
== 人物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近代民族复兴的和平变革时期,同样涌现出何子渊等大批民族英雄和英雄团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1,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