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忠賢

增加 2,0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魏忠贤23.jpg|缩略图]]
| 姓名 = 魏忠贤
| 出生日期 = 1568年
| 逝世日期 = 1627年12月11日
| 出生地点 = 北直隶肃宁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李进忠、九千岁'''
| 职业 = 司礼监秉笔太监
== 人物简介 ==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 主要经历 生平經歷 ==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称赞'''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
长孙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这就是所谓的对食关系,到'''魏忠贤'''进宫后,[[客氏]]又与他勾通,[[客氏]]于是冷遇魏朝而喜爱'''魏忠贤''',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关系。<ref>《[3[明季北略]]》(卷2):“忠贤,北直河间府肃宁县人,原名李进忠,本姓魏,继父姓李,得宠后因避移宫事,改赐名忠贤。万历四十八年庚申九月初六日,熹宗立,年十六,未婚,乳母客氏,侯田儿之妻,年三十,妖艳。熹宗惑之,封为奉圣夫人,出入与俱。时忠贤渐用事,私杀司礼监王安、于海子,然与客氏尚未合。及熹宗婚,立张氏为皇后,王氏为良妃、段氏为妃,客氏不悦。熹宗赏赉无算。”</ref>
折叠 == 飞黄腾达==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次年改元天启。'''魏忠贤'''和[[客氏]]受熹宗宠爱,没过一个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魏忠贤'''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人,内穿甲衣出入宫禁,恣意作威施虐。他假传圣旨将[[朱常洛]]的选侍赵氏赐死。裕妃张氏有身孕,客氏阴谋杀死了她。又革除成妃李氏的封号。皇后张氏妊娠,客氏施计将她堕了胎。朱由校因此缺乏子嗣。其他被害的还有冯贵人等宫嫔,以及太监[[王国臣]]、[[刘克敬、马鉴]]等人。禁宫事秘,无法详尽了解。这年冬,'''魏忠贤'''兼领东厂事务。
折叠 == 东林党争==
天启四年(1624年),给事中[[傅木魁]]交结'''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为兄弟,上书诬告中书[[汪文言]],并且连及[[左光斗、魏大中]]。[[汪文言]]被投进镇抚司监狱,并将被大行罗织罪名。执掌镇抚司的[[刘乔]]接受[[叶向高]]的教导,不给[[汪文言]]定罪。'''魏忠贤'''大怒,将[[刘乔]]撤职除名,用私人[[许显纯]]来代替他。这时御史李应升就内操的事进谏,给事中[[霍守典]]因'''魏忠贤'''乞求祠堂匾额而进谏,御史[[刘廷佐]]以'''魏忠贤'''滥加荫封进谏,给事中[[沈惟炳]]以设枷锁进谏,'''魏忠贤'''都假传圣旨给予斥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非常愤怒,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不久,又起用拟被遣戍的崔呈秀为御史。[[崔呈秀]]于是编造《天鉴录》、《同志录》等,王绍徽也编造《点将录》,都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火景等为魁首,并将不依附于魏忠贤的人全部网罗进去,将他们指为东林党人,献给魏忠贤,魏忠贤很高兴,于是这帮小人更加向魏忠贤献媚,连手攻击东林党。
当初,朝臣争论三案以及辛亥、癸亥这两年的京察和熊廷弼一案,魏忠贤本没有参预。其党徒想凭借魏忠贤的权力排挤那些正直之士,便相继归附魏忠贤,自称义子,并且说:"东林党将要害您老人家。"因此,魏忠贤也想自图快意。御史张讷、倪文焕,给事中李鲁生,工部主事曹钦程等,竞相打击报复好人,而御史梁梦环又重兴汪文言一案,将他下到镇抚司拷打至死。许显纯编录囚犯供辞的文书,词语连及赵南星、杨涟等二十余人,使他们或被撤职或被遣戍。又逮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将他们牵连进熊廷弼案中,投进监狱,拷打至死。又杀熊廷弼,将他的亲家御史吴裕中杖打至死,又将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余人撤职逐出,朝中机构为之一空。而特召亓诗教、刘述祖等人为御史。凡是与魏忠贤有私人关系都得越级升迁,于是魏忠贤的党羽遍布朝野。<ref>《[[明季北略]]》(卷2):“会高攀龙参崔呈秀,呈秀贿忠贤,高疏留内不发。于是群小归附,阁臣魏广微认姪,顾秉谦、傅櫆、阮大铖、倪文焕、杨维垣、梁梦环,俱拜忠贤为父,客氏为母。忠贤听崔、傅、阮三人言,于镇抚司设五等刑具,夹桚棍杠敲遣,校尉点城探听,丝微必报,如有所发,赀命立尽。许显纯掌镇抚,又残忍第一。”</ref>
折叠 == 祸害天下==
那时候,东厂的缉捕人员四出横行,凡他们缉访过的地方,不管情况是虚是实,都被整得稀烂。外戚 [[ 李承恩 ]] ,是宁安大长公主的儿子,家中藏有公主赐给的器物,魏忠贤诬告他盗窃乘舆服饰等禁物,将他判了死罪。中书 [[ 吴怀贤 ]] 读杨涟的奏疏时,击掌赞叹,家奴将他告发,结果怀贤被杀死,家也被抄了。武弁蒋应阳为熊廷弼讼冤,立即被诛死。民间偶有言语触犯了魏忠贤,便被捉拿杀戮,甚至被剥皮、割舌,被杀者不可胜数,人们路上相遇,只能以目传意,不敢言语。这年,记门功,魏忠贤得加恩三等,庇荫都督同知。又荫封他的族叔魏志德为都督佥事。升傅应星为左都督,并表彰他的母亲,而以魏良卿为佥书锦衣卫,掌南镇抚司事务。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皇帝仪仗队组成,魏忠贤得以庇荫都督佥事,他又派党羽李永贞假冒浙江大盗李实上奏,逮捕惩治前应天巡抚周起元以及已辞官归乡的江浙籍人 [[ 高攀龙 ]] [[ 周宗建 ]] [[ 缪昌期 ]] [[ 周顺昌 ]] [[ 黄遵素 ]] [[ 李应升 ]] 等。高攀龙投水而死,周顺昌等人死于狱中。苏州百姓见周顺昌被捕,很不平,便打死了两名校尉,巡抚毛一鹭便逮捕颜佩韦等五人,将他们诛死。刑部尚书徐兆魁治理狱案,凡是魏忠贤所恨的人,便判以重刑。魏忠贤又听从霍维华的意见,命顾秉谦等人编修《三朝要典》,竭力毁谤东林党人。御史徐复阳请拆毁讲学书院,以绝党根。御史卢承钦又请立东林党碑。海内人士都屏息丧气。霍维华于是教魏忠贤在边防冒进邀功。
辽阳男子武长春逛妓家,说了些妄言,被东厂擒拿。 [[ 许显纯 ]] 将他拷打治罪,故意夸大其辞说:"长春是敌人间谍,如不擒获将有变乱,赖东厂臣属忠诚机智,立下奇功。"朱由校诏封魏忠贤的侄儿良卿为肃宁伯,赐给宅第、庄田,颁给铁券。吏部尚书王绍徽请尊崇他的先世,朱由校诏令赠魏忠贤以上四世为肃宁伯。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派他的党羽太监刘应坤、陶文、纪用镇守山海关,收揽兵权。再给他记功,庇荫都督同知和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各一人。浙江巡抚潘汝桢奏请为魏忠贤建祠堂。仓场总督薛贞说草场失火,赖魏忠贤救助,得以无害。于是为他歌功颂德的人相继不断,各地祠堂都从此开始兴建。<ref>《明熹宗都察院实录》1553页:“辽东巡抚袁崇焕疏为元勋功翼覆载事,奉圣旨:这本说厂臣心专筹虏,力援危疆,设险设备,屹立金汤,其懋功朕所鉴悉,合谋建祠,舆论允协,着如议行,其祠名曰元功,该部知道。”</ref>;天启七年四月七日,袁崇焕请立生祠。<ref>《明熹宗实录》4022页:“蓟辽提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金庸]]《[[袁崇焕评传]]》:“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当时袁崇焕在宁远也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时势所然,人人难免。”</ref><ref>《玉鏡新譚》</ref>
折叠 == 打击异己==
编修 [[ 吴孔嘉 ]] 与同宗人 [[ 吴养春 ]] 有仇,便诱使吴养春的奴仆告发主人隐占黄山,吴养春父子结果都死于狱中。魏忠贤派主事 [[ 吕下问 ]] 、评事 [[ 许志吉 ]] 先后往徽州抄他的家,株连相属,非常残酷。知府 [[ 石万程 ]] 心中不忍,削发挂职而去,徽州几乎酿成祸乱。其党羽都督 [[ 张体乾 ]] 诬告扬州知府 [[ 刘铎代 ]][[ 李承恩 ]] 图谋陈解狱案,勾结方术士 [[ 方景阳 ]] 诅咒魏忠贤,结果 [[ 刘铎 ]] 竟被斩首。又以睚眦之怨,诬告新城侯的儿子锦衣卫官员 [[ 王国兴 ]] ,将他判以死罪,并罢免主事 [[ 徐石麒 ]] 。御史门克新诬告吴县人 [[ 顾同寅 ]] [[ 孙文豸 ]] 写诔文祭奠熊廷弼,两人被判犯了妖言罪斩首。又逮捕侍郎 [[ 王之肕 ]] ,将他毙死狱中。凡是魏忠贤素来所恨的,像 [[ 韩火广 ]] [[ 张问达 ]] [[ 何士晋 ]] [[ 程注 ]] 等人,虽已离职,也要将他们从官籍中除名,重的则被充军,死了的还要追赃,将他破家。有些魏忠贤偶然忘了的,他的党羽一定追论前事,激起魏忠贤的怒火。
当时,内外大权全归于魏忠贤,阉官除 [[ 王体乾 ]] 等人外,还有 [[ 李朝庆 ]] [[ 王朝辅 ]] [[ 孙进 ]] [[ 王国泰 ]] [[ 梁栋 ]] 等三十余人,做左右拥护。外廷文臣有 [[ 崔呈秀 ]] [[ 田吉 ]] [[ 吴淳夫 ]] [[ 李夔龙 ]] [[ 倪文焕 ]] 主谋议,称为"五虎";武臣则有 [[ 田尔耕 ]] [[ 许显纯 ]] [[ 孙云鹤 ]] [[ 杨寰 ]] [[ 崔应元 ]] 主杀戮,称为"五彪"。还有吏部尚书 [[ 周应秋 ]] 、太仆寺少卿 [[ 曹钦程 ]] 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而做 [[ 崔呈秀 ]] 这帮人门下的,又不可胜数。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都遍布他的死党。他内心忌恨张皇后,这年秋,便诬告张皇后的父亲 [[ 张国纪 ]] 纵奴犯法,然后假传中宫旨意,企图撼动张皇后,朱由校为他按奴法治罪,并责备张国纪。魏忠贤不满意,又派顺天府丞 [[ 刘志选 ]] 、御史 [[ 梁梦环 ]] 轮番揭发张国纪的罪状,并说皇后不是张国纪的女儿。正好王体乾危言劝阻,魏忠贤这才罢了。
天启六年(1626年)冬,三殿建成。 [[ 李永贞 ]] [[ 周应秋 ]] 上奏魏忠贤的功绩,朱由校遂进封魏忠贤为上公,加恩三等。 [[ 魏良卿 ]] 那时已晋封 [[ 肃宁侯 ]] ,这时又晋封肃宁公,食禄按魏国公例发给,再加恩庇荫锦衣卫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工部尚书 [[ 薛凤翔 ]] 上奏给魏忠贤赐府第。不久太监陶文上奏喜峰隘口筑成,督师王之臣上奏筑山海关城,刑部尚书薛贞上奏大盗王之锦狱案,南京修建孝陵竣工,甘镇奏捷,蕃育署丞 [[ 张永祚 ]] 擒获盗贼,他们都说是出于魏忠贤的筹划和计策。魏忠贤又自己上奏三年缉捕的功劳,朱由校下诏褒奖。半年之中,魏忠贤所庇荫的有锦衣卫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又授给他的侄儿 [[ 希孟 ]] 世袭锦衣卫同知,外甥傅之琮、冯继先为都督佥事,而升崔呈秀的弟弟 [[ 崔凝秀 ]] 为蓟镇副总兵。名器被僭越滥用,至此达到了极点。他的同党全部坐镇蓟、辽,以及山西宣府、大同各险要之地。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人每年都向他奉献名马以及珍玩之物,从不间断。
既非阉党又非东林的袁可立本来并不想卷入党争,三殿大工正兴,兵部左侍郎有阅视之责,"逆珰魏忠贤与崔司马柄肆虐,有事大会无不呈面媚颜,公独屏居人后,不假辞色。""经略遣人为(老酋)吊祭,公(袁可立)恨其(袁崇焕)辱国非计,飏言于朝。某公急掩其口曰:'勿忘言,封拜在此举矣。'公叹曰:'以此封拜,不虑贻笑后世乎?'拂袖而出。大司马闻之逆珰,珰大恨之。令侦事者日伺公门,卒无可中者。会南户部尚书缺,廷推公,逆珰传票致仕。" 天启六年(162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九卿科道官公推袁可立南京户部尚书。本来魏忠贤也有意依赖袁可立的才望来支撑和平衡多事的明兵部,但阉党已经无法隐忍袁可立的忤逆不顺,下决心将袁可立排挤出朝。袁可立当堂抗疏道:"此非挂冠神武门时乎?"(《睢州志·袁可立传》),遂被迫致仕归里。时北则崔呈秀为本兵,自袁可立去职,天下兵马大权阉党一手握定。袁可立"归而魏焰益肆"(《节寰袁公传》)。
折叠 == 海内献媚==
天启七年(1627年)春,又派 [[ 崔文升 ]] 总督漕运,李明道总督河道,胡良辅镇守天津。崔文升原来曾侍奉光宗服药,受到东林党的攻击。海内争相望风献媚,督抚大臣如 [[ 阎鸣泰 ]] [[ 刘诏 ]] [[ 李精白 ]] [[ 姚宗文 ]] 等,争相为魏忠贤颂德立祠,纷纷攘攘,唯恐不及。下及武夫、商贾小人。无赖之徒也都为他建祠。这些祠堂都建得极为工巧,他们侵占百姓田宅,砍伐坟地树木,谁也不敢控诉他们。而监生陆万龄甚至请求以魏忠贤配祭孔子,以魏忠贤的父亲配祭启圣公。
当初, [[ 潘汝祯 ]] 首先上书,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了一天,即被撤职除名。而蓟州道 [[ 胡士容 ]] 因不备具建祠书文,遵化道耿如杞因入祠不拜,都被投入狱中,判了死罪。因此天下的风气,章奏无论巨细,都称颂魏忠贤。宗室如楚王朱华、中书朱慎鉴,功勋外戚如丰城侯李永祚,廷臣如尚书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以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时馨、汪若极、何廷枢、陈维新、陈尔翼、郭如暗、郭希禹、徐溶等人,都是佞词连篇,不顾羞耻。魏忠贤也时常给他们加以恩泽作为报答。所有的奏疏,都称魏忠贤为"厂臣"而不称其名。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在起草圣旨时,也必说"朕与厂臣",没有人敢直写魏忠贤的名字。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画下图像上报朝廷。黄立极等起草圣旨说:"厂臣修德,故仁兽到。"妄言欺骗竟至于此。朱由校前后赐给他嘉奖令无数,所发给的诰命都仿九锡文。
这年从春到秋,魏忠贤冒领汪烧饼擒获阿班歹罗铁的功劳,累计庇荫锦衣卫指挥使达十七人。他的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亲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都官至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佥事等。客氏的弟弟光先也加封为都督。魏抚民又从锦衣卫调任尚宝卿。而魏忠贤的志愿还没达到,正好袁崇焕上奏宁远捷报,魏忠贤于是令周应秋上奏封他的族孙魏鹏翼为安平伯。再记三大工程功劳,封他的侄子良栋为东安侯,加封良卿为太师,鹏翼为少师,良栋为太子太保。于是他普遍赏赐群臣,用崔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唯独将袁崇焕的功劳废弃不录。当时鹏翼、良栋都还在襁褓之中,还不能走路呢。良卿甚至还代天子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庙。于是天下都怀疑魏忠贤要篡夺政权了。
朱由校性机巧,好动斧锯以及涂漆之类的事情,累年不倦。每次在拉线削墨时,魏忠贤之辈常来奏事。朱由校很厌烦,荒谬地说:"我已知道了,你们好自为之。"魏忠贤因此便任凭自己的意愿恣行威福。他一年中多次出行,每次总是坐着文轩,羽帘青盖,四马如飞,铙鼓鸣镝之声,随着轰隆而过的车轮,隐没在飞扬的黄土之中。锦衣卫官校腰围玉带,踏靴着衤夸,提刀相随,夹驰于左右,厨师、优伶、百戏、奴婢这些随从的人,又以万计。百官的奏章,要用快马才能赶上。所过之处,士大夫遮道拜伏,欢呼九千岁,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举朝阿谀顺指者但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 而魏忠贤还左顾右盼,不加理睬。客氏居于宫中,胁持皇后,残虐宫嫔。偶尔出宫回私宅,侍从声威显赫,光照道路,看上去就像是皇帝的仪仗队。魏忠贤原来愚笨无所长,他的党羽便日夜教他,又有客氏做内主,于是群凶肆虐,荼毒海内。<ref>[[呂毖]]:《明朝小史》</ref> ==权宦末路==
折叠权宦末路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天启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 年(1627)秋 滥加爵赏, 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 ,朱由 校驾崩 检召见魏忠贤 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 王朱由检即位 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 。朱由检 素来熟 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 魏忠贤 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 发往[[凤阳]]安置 ,魏忠贤 在去凤阳 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 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 朱由检 心意 闻悉后大怒 主事陆澄原、钱元悫 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 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 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 魏忠贤 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朱由检 隐而 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都被处死,并暴尸街头,还抄了他们的家。在抄客氏的家时,得八名宫女,大概想仿效[[吕 韦]]所为,所以人们尤其憎恨她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 崇祯 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 年(1629年) 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 ,朱由检 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 命大学士[[韩爌]]等人审定逆案 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 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 将魏忠贤 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 途中 党羽尽数逐出 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 东林党人又得以进用 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 那些与逆案有关的 日夜图谋 魏忠贤 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 一项命令 [[温体仁]]、[[薛国观]]之辈相继执政 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 他们暗中排挤正直人士 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为翻逆案做准备 朱由检 诏令将魏忠贤肢解 也厌恶廷臣结党营私 悬头 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都被处死 是又委任宦官 并暴尸街头,还抄了他们 而逆案中 家。在抄客氏的家时,得八名宫女, 概想仿效吕不韦所为 铖等人终于肆毒于江左 所以人们尤其憎恨她 直到灭亡
==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朱由检命大学士韩爌等人审定逆案,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东林党人又得以进用。那些与逆案有关的人日夜图谋报复。其后温体仁、薛国观之辈相继执政,他们暗中排挤正直人士,为翻逆案做准备。朱由检也厌恶廷臣结党营私,于是又委任宦官,而逆案中的阮大铖等人终于肆毒于江左,直到灭亡參考來源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