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沃尔特·司各特

增加 6,6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Writer
| name =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br />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
| image = [[File:沃尔特·司各特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308249&di=d94895826ffe6067627eac0328f4f3fa&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cdn.hommk.com%2Fforum%2Fupload%2Fattachments%2Fuploads%2F000%2F067%2F665%2Foriginal_1484562094.jpg%3F1484562094 原圖鏈接] [https://www.ubisoft.com.cn/news2/forhonor_show/1246 來自育碧中国]]]
| imagesize =
| caption = 司各特肖像,[[亨利·雷伯恩]]1822年所绘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準男爵 [[爱丁堡皇家学会成员|FRSE]]({{lang|en|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bd|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catIdx=Scott, Sir Walter}}),18世紀末[[苏格兰]]著名[[历史小说]]家及诗人。
== 人物 生平 ==[[File:Smailholm Tower 22407 from E.jpg|thumb|司各特度过童年的[[斯梅洛姆塔]]及其附近地区]]
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牛门]]附近一个小巷里<ref name="homes">{{Cite web | last = Edinburgh University Library | title = Homes of Sir Walter Scott | url = http://www.walterscott.lib.ed.ac.uk/biography/homes.html | publisher =x [[Edinburgh University Library]] | date = 22 October 2004 | accessdate = 9 July 2013 }}</ref>。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ref name="T E Cone">{{cite journal|last=Cone|first=T E|title=Was Sir Walter Scott's Lameness Caused by Poliomyelitis?|journal=Pediatrics|date=1973|volume=51|issue=1|page=33|url=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51/1/35.abstract}}</ref><ref name=Robertson>{{cite web|last=Robertson|first=Fiona|title=Disfigurement and Disability: Walter Scott’s Bodies|url=http://www.otranto.co.uk/index.php/publication/view/54#_ftn3|work=Otranto.co.uk|accessdate=9 May 20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512213344/http://www.otranto.co.uk/index.php/publication/view/54#_ftn3|archive-date=2014-05-12|dead-url=yes}}</ref>。为了养病他在1773年被父母送到[[苏格兰边境]]靠近[[斯梅洛姆塔]]的祖父的农场生活<ref Name="Sandy">{{cite web |url=http://www.walterscott.lib.ed.ac.uk/biography/sandy.html |title=Sandyknowe and Early Childhood
|accessdate=2011-04-09}}</ref>。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
1826年,他投资的印刷厂倒闭,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萬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拼命地写作,还清了债务。过分紧张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社会评价==
 
司各特的作品有 7部长篇叙事诗,27部历史小说,一些中、短篇小说,以及历史著作和传记,如《小说家列传》(1821~1824)、《拿破仑传》(1827)等。司各特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历史小说,它们像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把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包罗无遗。不同时代的风貌和社会习俗,各个历史时期宗教、民族、阶级的斗争,都被生动地描写出来。他还善于表现普通人民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他笔下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但他着意刻划的人物往往成为体现骑士理想和妥协思想的苍白的工具,他写的下层人民的形象反而生动、丰满。他对历史进程持保守观点,鼓吹用妥协办法调和社会矛盾。在揭露苏格兰人民所受的民族压迫时,又美化了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在他的笔下,历史事件毫不枯燥,总是和故事人物悲欢离合的曲折遭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司各特的创作对欧洲历史小说起了开创作用,被尊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如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把司各特看作“历史小说之父”)。英国的狄更斯、斯蒂文森,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俄国的普希金,意大利的曼佐尼,美国的库柏等著名作家都曾受到司各特的深刻影响。其中美国的库柏有“美国司各特”之称。
 
==作品简介==
 
《[[艾凡赫]]》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狮心王"理查东征时失踪,其弟约翰趁机夺位摄政。撒克逊贵族塞得利克打算联合本族人恢复王朝。与此同时,理查秘密回国,他得到一些诺曼人和塞得利克之子艾凡赫及绿林好汉罗宾汉等撒克逊人的帮助,终于战胜约翰,重登王位,肃清叛逆。塞得利克等人也认清了形势,决定和诺曼统治者合作。作品反映了12世纪英国"狮心王"理查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征服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层和劳苦人民的阶级矛盾,刻画出贵族的骄奢和人民的苦难。这部小说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富有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语言古雅,人物形象丰满。
 
《[[艾凡赫]]》中人物语言书卷气很重,没有太多的口语化现象,便于翻译成其他文字。或许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十分受欧洲及其他地区欢迎。《艾凡赫》不仅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发行,而且还被许多作家加以模仿,更有些国家把它改编成歌剧和戏剧上演。
 
《[[惊婚记]]》也是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十五世纪法国 国王路易十一反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斗争为历史背景。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初到法国宫廷充任国王贴身卫士的苏格兰青年昆丁·达威特。喜爱冒险的青年读者一定会被昆丁在法国遇到的种种惊险的遭遇吸引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昆丁爱上了一位为逃婚到法王宫廷避难的贵族少女,国王和少女的保护人勃艮第公爵为夺取对少女财产的控制权进行了种种明争暗斗;昆丁也卷进了这场斗争,但他终于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避开了国王设下的一道道陷附,救出了少女,并且获得了她的爱情。
 
《[[红酋罗伯]]》本书是司各特最优秀的历史长篇小说之一,它反映了1715年苏格兰人民起义的英雄事迹,写出了当时的民族、宗教和社会等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种种心理状态。该书的发行,曾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扬,故事中人物的描写被人称作为“苏格兰的罗宾汉”的部落英雄。在以红酋罗伯夫妻为代表的苏格兰人民武装同英王乔治一世政府军的军事冲突中,几乎遭到了不测之祸。故事中描写的希尔德布兰除赖希利外,全部殉难。法兰西斯因此继承了叔父的田产。由于他把狄安娜与其父藏匿于家中,与他们同遭赖希利逮捕。侠盗罗伯赶来想尽办法搭救,将菲德烈、狄安娜护送出国。最后,法兰西斯屈从老父意愿而经商,威廉也允许他的独生子打破宗教隔阂,从法国修道院中迎娶了狄安娜,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肯纳尔沃斯堡]]》取材于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伊丽莎白女王和赖斯特伯爵的恋爱,莱斯特伯爵夫人爱梅之死,是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的宫廷秘闻,曾轰传一时。爱梅死于1560年,死因不明,外界盛传为莱斯特所害。司各特将爱梅之死推迟了15年,安排在本书的高潮——肯纳尔沃斯堡宴游(1575年),而且使两者紧密交织在一起,生发出十分曲折、生动的故事。是一部非常有意思且非常能反映当时苏格兰人民日常生活状态的作品。
 
==人物轶事==
 
司各特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虽然为他很贫穷,但是人们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为人正直,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他的生活很困难,就帮他办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可是他不善于经营,不久就倒闭破产了。这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作家又背对背上了六万美元的债务包袱。
 
司各特的朋友们商量,要凑足够的钱帮助他还债。司各特拒绝了,说:“不,凭我自己这双手我能还清债务。我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为了还清他的债务,他像拉板车的老黄牛一样努力工作,他的朋友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当时的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他的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满了同情和遗憾。他把这些文章统统扔到火炉里,他的心里对自己说:“沃尔特·司各特不需要怜悯和同情,他有宝贵的信用和战胜生活的勇气。”
 
在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干的活,经常一天跑几个单位,变换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
==参考文献==
{{reflist}}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