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李亞普諾夫

增加 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亞普諾夫一方面按時間順序排在“五強”和柴可夫斯基之間,另一方面則接替後期的激進作曲家,例如斯克里亞賓,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這個過渡時期產生了作曲家,其中一些人,例如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Alexander Glazunov)跟隨友善,柔和的潮流加入了上一代,而其他人,例如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則表現出沉重的,晚期浪漫的風格。即使李亞普諾夫選擇了後浪漫主義者巴拉基列夫作為他的導師,他實際上並沒有屬於這兩個群體,而是在兩個群體之間來回切換。
===李亞普諾夫時間===
Lyapunov time 是一個數學用語,是指一個動態系統出現混沌特性所需要的時間,李亞普諾夫時間表示系統可預測性的極限。依一般慣例李亞普 諾夫時間大約是指系統軌跡不沿著指數函數軌跡,開始發散的時間,李亞普諾夫時間的命名,是為紀念亞歷山大李亞普諾夫一些典型系統的李亞普諾夫時間<ref>[https://cn.media-inform.com/496474/1/%E4%BA%9E%E6%AD%B7%E5%B1%B1%E5%A4%A7-%E6%9D%8E%E4%BA%9E%E6%99%AE%E8%AB%BE%E5%A4%AB.html 亞歷山大•李亞普諾夫]</ref>
 
==貢獻==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