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濟

增加 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李济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6%B5%8E/25327/0/c2bce2032567d7c8d43f7cc7?fr=lemma&ct=single#aid=0&pic=dcc451da81cb39db261f6e53de160924aa1830d3 原图链接]李济]]
*1918年,李濟畢業於[[清華學堂]],後前往 [[ 美國 ]] 留學,就讀麻省[[克拉克大學]]學習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碩士學位,1920年進入[[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受[[民族學家]]{{link-en|羅蘭·狄克森|Roland Dixon}}與[[體質人類學家]]{{link-en|恩斯特·虎頓|Earnest Hooton}}指導,於1923年完成論文《中國民族的形成》,從而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並於同年返回中國。
[[File:李济5.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6%B5%8E/25327/0/c2bce2032567d7c8d43f7cc7?fr=lemma&ct=single#aid=0&pic=dcc451da81cb39db261f6e53de160924aa1830d3 原图链接]李济:《人物》杂志封面人物。]]
*1924年開始從事田野考古。
1945年,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首任馆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并于隔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55年,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
1979年8月1日,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前后发表考古学著作约150种。其养子[[李光周]]亦为台湾重要的 [[ 考古学家 ]]
李济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是持久与多面向的(张光直,1981)。他在1928年至1937年所主持的殷墟发掘塑造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的雏形。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中国与台湾考古学的主要领导人物,如[[夏鼐]]、[[尹达]]、[[高去寻]] 、[[石璋如]]、[[尹焕章]]与[[赵清芳]]等都曾接受他与梁思永的指导与训练,并参与殷墟的发掘工作;他在台湾所栽培的学生,如[[张光直]]、[[许倬云]]等,亦为中国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界的领导人物。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