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罗德·品特

增加 21,747 位元組, 5 年前
内容扩充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哈罗德·品特| 外文名 = Harold Pinter| 图像 = [[File:哈罗德·品特.jpg|缩略图|center|[http://i1.sinaimg.cn/dy/w/2008-12-26/U1832P1T1D16925906F21DT20081226152213.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sina.com.cn/w/2008-12-26/100716925906.shtml 来自新浪网]]]| 图像说明 = 哈罗德·品特 |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930|10|10}} | 出生地点 = 英国伦敦|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08|12|24|1930|10|10}} | 国籍 = 英国| 别名 = | 职业 = 剧作家、导演| 代表作品 = 《升降机》<br> 《归于尘土》 <br>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哈罗德·品特</big>''' (Harold Pinter ,1930年10月10日-2008年12月24日 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剧作家、导演 。2005年,品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哈罗德·品特<br>* '''外文名称:'''Harold Pinter<br>* '''国 籍:''' 英国<br>* '''出 生 地:'''英国伦敦<br>* '''出生日期:'''1930年10月10日<br> *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24日<br> * '''职 业:''剧作家、导演<br>* '''毕业院校:'''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br>* '''主要成就:'''1973年奥地利欧洲国家文学奖、2005年卡夫卡文学奖、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br>* '''代表作品:'''《升降机》、《归于尘土》<br>== 个人生平 ==1930年10月10日,哈罗德·品特生于[[伦敦]]北部哈克尼地区西斯威特路19号,是杰克·品特和弗朗西斯·品特的独生子。<br>1939年,被疏散到康沃尔郡梅瓦杰塞附近的西尔海斯,这是二战期间待在伦敦以外的第一个住处,许多逗留之处中的第一个。<br>1944年,在哈克尼·唐斯文法学校就读。1947年,在学校的戏剧演出中扮演麦克白,受到《新闻纪事报》的评论。1948年秋季,进入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10月,被征召服兵役,但他将自己登记为反战者。1949年,因拒服兵役,曾两次被传到军事法庭受审,两次遭到逮捕,后来罚款了事。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辍学,一度流浪在外。后待在家中,读书并写作,同时在申请表演方面的工作。<br>1950年,两首小诗登载在《伦敦诗歌》杂志上;8月获得第一份工作,作为一位演员;9月在BBC电台部的广播剧《聚焦足球场》里扮演次要的角色。<br>1951年1-7月,在演讲及戏剧中心学校继续表演方面的训练,读了两个学期。8月,被阿努·麦克马斯特聘用,去爱尔兰作为期6个月的巡回演出,在莎翁及其他经典戏剧中扮演角色。<br>1952年,继续在麦克马斯特的剧团里,同波琳·弗拉纳根及巴里·福斯特在一起;同时继续写诗,并且发现了贝克特的作品。1953年,加入唐纳德·沃尔菲特的戏剧公司;与维维恩·麦钱特相识;开始创作小说《侏儒》。1954年,取舞台艺名大卫·巴伦;参加哈德尔菲尔德巡回演出公司的冬季演出。1955年在科切斯特巡回剧团演出。<br>1956年在伯恩茅斯表演;又遇见了维维恩·麦钱特;9月14日,他们结婚;在康沃尔郡度过蜜月后,他们一起加入桃魁的巡回剧团。<br>1957年,在桃魁、伯明翰、帕尔默斯·格林及沃尔辛等地表演。5月15日,所作《房间》一剧在布里斯托大学戏剧系上演。12月,重新排演的《房间》参加《星期日泰晤士报》学生戏剧比赛,受到哈罗德·霍布逊的称赞。<br>1958年4月28日,《生日晚会》在剑桥的艺术剧院上演;5月19日在伦敦哈默斯密斯的抒情剧院上演。创作《暖房》。<br>1959年1月,在伯明翰导演《生日晚会》。7月15日,《黑色与白色》及《工厂里的麻烦事》在时事讽刺小品系列《从一个到另一个》中上演,在哈默斯密斯的抒情剧院上演。7月18日,《送菜升降机》用德语在法兰克福市剧院上演。7月29日,《微痛》广播剧播出。9月23日,《最后一个走的》、《请求停止》及《特别提供》在《八部小品》系列中上演,是在阿波罗剧院上演的。<br>1960年1月21日,《房间》及《送菜升降机》在汉普斯特德戏剧俱乐部上演;两部剧后都转到皇家宫廷剧院上演。3月1日,广播剧《一夜外出》播出,品特扮演其中的西利。3月22日,电视剧《生日晚会》播出。4月24日,电视剧《一夜外出》播出。4月27日,《看管人》在伦敦艺术剧院俱乐部上演。该剧获1960年《晚间新闻报》戏剧奖。7月21日,电视剧《夜校》播出。7月27日,《生日晚会》在旧金山演员工作坊剧院开演,这是品特剧作在美国的首次专业演出。9月19日,最后一次以大卫·巴伦的艺名露面表演。12月2日,电视剧《侏儒》播出。<br>1961年1月18日,《微痛》在伦敦艺术剧院俱乐部上演。5月11日,电视剧《收集证据》播出。9月17日,《一夜外出》在都柏林的盖特剧院上演。10月4日,《看管人》在纽约学园剧场开演,这是品特的首场百老汇演出。<br>1962年6月18日,品特和彼得·霍尔一起在奥德威奇剧院导演《收集证据》。1963年3月28日,电视剧《情人》播放,该剧获意大利电视剧奖。9月18日,在伦敦艺术剧院俱乐部导演《情人》及《侏儒》。《看管人》拍成电影,导演是克莱夫·唐纳,1964年在美国发行,片名改为《客人》。《仆人》拍成电影,导演是约瑟夫·洛赛。<br>1964年4-5月,电视小品《那是你的问题》、《就是这些》、《申请者》、《面试》及《三人对话》播出。《吃南瓜者》拍成电影,导演是杰克·克莱登。在萨特作品《照相机》中扮演贾尔辛。<br>1965年3月25日,电视剧《茶会》播出。6月3日,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奥德威奇剧院上演《回家》。1966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勋章。9月25日,电视剧《夜校》播出。《奎勒备忘录》拍成电影,导演是迈克·安德森。1967年1月3日,《回家》在纽约八音盒剧场上演。2月20日,电视剧《地下室》播出,品特扮演剧中的斯托特。《事故》拍成电影,导演是约瑟夫·洛赛。《回家》荣获纽约戏剧批评家奖。<br>1968年4月25日,广播剧《风景》在BBC播出,此前品特没有按张伯伦勋爵的要求修改戏剧文本。l0月10日,《地下室》及《茶会》在纽约的东边戏院上演。<br>1969年7月2日,《沉默》和《风景》在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奥德威奇剧院上演。8月9日,在喜剧剧院,戏剧小品《夜晚》放在时事讽刺剧《混合双打》中上演。<br>1970年1月18日,广播剧《生日晚会》在BBC电台播出。9月17日,《茶会》及《地下室》在公爵夫人剧院上演,品特扮演斯托特。在美人鱼剧院导演詹姆斯·乔伊斯的《流放者》。被授予德国莎士比亚戏剧奖。<br>1971年6月1日,《昔日》在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奥德威奇剧院上演。在标准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巴特雷》。<br>1972年,开始创作普鲁斯特电影剧本。1973年4月13日,电视剧《独白》播出。导演由西蒙·葛雷的《巴特雷》改编的电视剧。<br>1974年,根据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最后的大亨》拍成电影,导演是伊莱亚·卡赞。在皇家国家剧院导演约翰·霍普金斯的《近亲》。<br>1975年4月23日,《虚无乡》在老维克剧院的皇家国家剧院上演;7月15日转到温德姆剧院。10月22日,电视剧《昔日》播出。在皇后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在忙其他事情》,后来去纽约导演此剧。在皇家国家剧院导演诺埃尔·科沃德的《快乐的精灵》。<br>1978年在环球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后方纵队》。9月20日,根据艾丹·希金斯小说《下去吧,朗格利希》改编的电影剧本拍成电视版,在BBC播出,导演是大卫·琼斯。10月3日,电视剧《虚无乡》播出。11月15日,皇家国家剧院上演《背叛》。普鲁斯特电影剧本出版。<br>1979年,在皇家国家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比赛结束》。1980年4月24目,在汉普斯特德戏剧俱乐部大使剧院导演《暖房》。11月27日,跟安东尼娅·弗雷泽结婚。<br>1981年2月13日,《家庭声音》在皇家国家剧院上演。在伦敦皇后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夸特缅因的条件》。在汉普斯特德剧院导演罗伯特·伊斯特《发生在塔尔斯·希尔的事件》。<br>1982年3月27日,导演电视剧《暖房》。10月14日,《其他地方》(包括《家庭声音》、《就像是阿拉斯加》、《维多利亚车站》)在皇家国家剧院上演。<br>1983年,在皇家国家剧院导演让·吉劳朵的《特洛伊战争不会发生》。 12月18日,在阿波罗·维多利亚剧院导演《大佬》中的《正好》。<br>1984年,在哈默斯密斯的抒情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共同追求》。3月,在哈默斯密斯的抒情剧院导演《出路》。<br>1985年3月7日,《出路》、《就像是阿拉斯加》以及《维多利亚车站》在公爵夫人剧院上演。品特任编剧的《海龟日记》拍成电影,导演是约翰·欧文。7月,存海马克特的阜家剧院导演田纳西·威廉斯的《可爱的青春鸟》。在美国圣路易斯及洛杉矶上演的《昔日》中扮演迪利。<br>1986年3月6日,广播剧《维多利亚车站》播出。在温德姆剧院的汉普斯特德戏剧俱乐部导演唐纳德·弗里德所著《瑟茜和亡命徒》。<br>1988年10月20日,在皇家国家剧院导演《山地语言》。12月11日,导演电视剧《山地语言》。<br>1989年品特任编剧的《团聚》拍成电影,导演是杰里·沙茨堡。品特改编的伊丽莎白·鲍恩所著《日之方中》拍成电影,导演是克里斯托弗·默拉汉。<br>1990年在哈默斯密斯的抒情剧院导演简·斯坦顿·希区柯克所著《香子兰》。出版小说《侏儒》。品特任编剧的《陌生人的安慰》拍成电影,导演是保罗·希拉德。马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著、品特任编剧的《侍女的故事》拍成电影,伏尔克·希隆多夫任导演。<br>1991年6月20日,在喜剧剧院导演《看管人》。7月19日,在皇家宫廷楼上剧院导演《世界新秩序》。10月31日,在阿美达剧院导演《派对时间》,同场上演的还有《山地语言》。出版《诗歌和散文》。<br>1992年,在阿美达剧院及喜剧剧院上演的《虚无乡》中扮演赫斯特。11月17日,导演电视剧《派对时间》。1993年9月7日,《月光》一剧在阿美达剧院和喜剧剧院上演。品特改编的卡夫卡小说《审判》,拍成电影,大卫·琼斯任导演。<br>1994年,《生日晚会》在皇家国家剧院上演。在都柏林的盖特剧院举行首次品特节,上演《背叛》、《送菜升降机》、《昔日》、《出路》、《月光》及《风景》。导演《风景》,后该剧转到皇家国家剧院演出。1995年7月3日,在契切斯特戏剧节及标准剧院导演罗纳德·哈伍德所著《偏袒》。在契切斯特戏剧节及喜剧剧院上演的《匿房》中扮演鲁特。10月21日,导演电视剧《风景》。被授予大卫·科恩英国文学奖,旨在表彰其文学方面的终身成就。12月31日,品特根据普鲁斯特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改编的广播剧播出。<br>1996年,在布里斯托尔的老维克剧团及喜剧剧院导演雷金纳德·罗斯所著的《12位愤怒的人》。9月12日,在大使剧院的皇家宫廷剧团导演《从灰烬到灰烬》。荣获劳伦斯·奥立佛奖,旨在表彰其戏剧方面的终身成就。<br>1997年,都柏林盖特剧院举行第二届品特戏剧节,上演《收集证据》、《从灰烬到灰烬》、《就像是阿拉斯加》、《虚无乡》。品特在《收集证据》里扮演哈里,并导演了《从灰烬到灰烬》。在休·威特默所著《打破规则》中扮演约翰·斯密斯,该电视剧由BBC播出。在奥德威奇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生命支撑》。<br>1998年5月13日,品特的三部剧作--《就像是阿拉斯加》、《收集证据》及《情人》在董马尔仓库剧院上演。在《收集证据》中,品特扮演哈里;《情人》后来去皇家剧院、巴斯及里士满剧院巡回演出。出版《各种声音:散文、诗歌及政治1949-1998》一书。<br>1999年,在沃特福德的宫殿剧院导演西蒙·葛雷的《近期的中产阶级》。品特强烈谴责北约轰炸科索沃。2000年3月16日,在阿美达剧院导演《房间》和《庆典》。在电影《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扮演托马斯·伯特拉姆。10月8日,广播剧《月光》在BBC电台三套播出,品特扮演安迪。10月13日,BBC电台三套播出广播剧《微痛》,品特扮演其中的爱德华角色。11月15日,《看管人》在喜剧剧院上演。11月23日,在皇家国家剧院上演《追忆似水年华》,由迪·特雷维斯根据品特的普鲁斯特电影剧本改编。<br>2001年,品特参加为斯洛伯丹·米洛什维奇辩护的国际委员会,美国前司法部长拉姆赛·克拉克也在其中。2002年1月,品特被诊断患有食道癌。在下院发表措辞激烈的反战演讲,强烈反对美英在伊拉克进行的所谓"防止战争"的战争。<br>2003年,出版诗集《战争》。2004年11月,品特参与左翼名人要求弹劾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运动。<br>2005年3月,品特突然在英国广播公司的一个访谈节目中宣布,将中断戏剧创作,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政治事务。3月18日,获威尔弗雷德·欧文诗歌奖。10月10日,在爱尔兰度过75岁生日。庆祝晚会结束后,摔了一大跤,头上缝了10多针。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在推迟一周的情况下,宣布该年度的文学奖授给品特,称他"在剧作中揭示出隐藏在日常闲谈之下的危机,强行进入受压抑的封闭空间"。由于健康的原因,没能去瑞典参加颁奖仪式并作演讲。他将事先录制好的演讲录像发过去,供人们在大屏幕上收听收看,演讲的题目是《艺术,真理与政治》。<br>2008年12月24日,哈罗德·品特因患癌症在伦敦的家中去世,享年78岁,被埋葬在伦敦西北区的坎瑟尔·格林公墓。<br>== 个人生活 ==品特有过两段婚姻。<br>1956年,品特与女演员[[维维安·莫姗特(Vivien Merchant)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儿子丹尼尔出生。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品特的两段婚外情则加速了他们婚姻的终结。1962-1969年,品特曾与BBC电视台的记者[[琼·贝克威尔]](Joan Bakewell)有过一段长达7年的婚外情,这段感情经历后来被品特写进《背叛》一剧。1975年,品特与传记作家安东尼娅·弗拉瑟另一段婚外情给妻子莫姗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莫姗特将之公之于众,并提出离婚诉讼。1980年两人离婚。离婚后,莫姗特没有再婚,但却开始酗酒,酒精几乎毁掉了这个杰出女演员的事业,莫姗特于1982年离世。<br>1980年,品特与莫姗特离婚后,即与安东尼娅结婚,开始了28年不离不弃的婚姻生活。然而,不太稳定的家庭生活、母亲的过早离世、父亲的再婚等生活变故,让儿子丹尼尔与父亲逐渐疏远,最终形同路人,2008年品特去世的时候,葬礼中没有出现丹尼尔的身影。品特与儿子丹尼尔之间的感情裂痕永远没能弥补。<br>== 主要作品 ==|中文名||英文名||发表时间||体裁|-----|《灯盏与影子》||Chandeliers and Shadows||1950||诗歌|-----|《英格兰中部的新年》||New Year in the Midland||1950||诗歌|-----|《插曲》||Episode||1951|||-----|《诗》||Poem||1953||诗歌|-----|《房间》 ||||1957||戏剧|-----|《送菜升降机》||||1959||戏剧|-----|《微痛》||A SlightAche||1959||广播剧|-----|《一夜不归》||A Night Out||1960||广播剧|-----|《看房人》||||1960||戏剧、电影剧本|-----|《夜校》||Night School||1960||电视剧|-----|《侏儒》||The Dwarfs||1960||电视剧|-----|《收集》||The Collection ||1961||电视剧|-----|《仆人》||The Servant||1962||电影剧本|-----|《情人》||The Lover||1963||电视剧、戏剧|-----|《茶会》||Tea Party||1965||电视剧|-----|《地下室》||The Basement||1967||电视剧|-----|《诗歌》||Poems||1971||诗文选集|-----|《往日》||||1971||戏剧|-----|《背叛》||||1978||戏剧|-----|《诗歌与散文:1949-1977》 ||Poems and Prose 1949-197||1978||诗文选集|-----|《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电影剧本|-----|《饯行酒》||||1984||戏剧|-----|《山地语言》||||1988||戏剧|-----|《新的世界秩序》||||1991||戏剧|-----|《聚会时光》||||1991||戏剧|-----|《诗歌散文集》||Collected Poems and Prose||1991||诗文选集|-----|《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 ||1991||诗歌|-----|《早期诗歌十首》||Ten Early Poems||1992||诗文选集|-----|《上帝》||God||1993||诗歌|-----|《月光》||Moonlight||1993||戏剧|-----|《归于尘土》||Ashes to Ashes||1996||戏剧|-----|《秩序》||Order|1996||诗歌|-----|《死亡》||Death||1997||诗歌|-----|《不同的声音》|Yarious Yoices: Prose, Poetry, Politics|||1998||诗文选集|-----|《庆典》 ||Celebration||2000||戏剧|-----|《午餐后》||After Lunch||2002||诗歌|-----|《战争》|War|||2003||诗文选集|-----|《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2003||诗歌|-----|《炸弹》||The Bombs||2003||诗歌|-----|《民主》||Democracy||2003||诗歌|-----|《天气预报》||Weather Forecast||2004||诗歌|-----|《特殊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 ||2004||诗歌|-----|} == 获奖记录 =='''文学类'''<br>*  2005    威尔弗雷德·欧文诗歌奖    诗文集《战争》    (获奖)<br>    *  2005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br>  *  2005    卡夫卡奖    (获奖) <br>   *  2004    《晚间标准报》50周年戏剧奖特别奖    (获奖) <br>   *  2001    s.T.杜邦金笔奖    (获奖)    <br>*  2000    Brianza诗歌奖    (获奖)    <br>*  1997    莫里哀戏剧奖    (获奖) <br>   *  1997    《星期日泰晤士报》文学成就奖    (获奖)    <br>*  1996    劳伦斯·奥利佛戏剧奖    (获奖)<br>    *  1995    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获奖)    <br>*  1980    皮兰德娄奖    (获奖)    <br>*  1973    欧洲文学奖    (获奖)   <br> *  1970    (德国汉堡)莎士比亚戏剧奖    (获奖)    <br>*  1967    “托尼戏剧奖”以及“纽约剧评家奖”    《回家》    (获奖)    <br>*  1960    标准晚报戏剧奖    《看房人》    (获奖)    <br>'''荣誉类'''<br>*  2001    加拿大多伦多世界领头人奖    (获奖)    <br>*  2001    德国黑曼·克斯顿奖章    (获奖)    <br>*  1992    智利功勋奖章    (获奖)<br>'''影视类'''<br>*  1997    第50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获奖)    <br>*  1984    第56届    美国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    《危险女人心》    (提名)    <br>*  1984    第37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    《危险女人心》    (提名)    <br>*  1982    第54届    美国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    《法国中尉的女人》    (提名)    <br>*  1982    第39届    美国金球奖最佳编剧    《法国中尉的女人》    (提名)    <br>*  1982    第35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剧本    《法国中尉的女人》    (提名)    <br>*  1972    第25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剧本    《幽情密使》    (获奖)    <br>*  1968    第21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本土剧本    《车祸》    (提名)    <br>*  1967    第20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本土剧本    《谍海群英会》    (提名)    <br>*  1965    第18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本土剧本    《太太的苦闷》    (获奖)    <br>*  1964    第17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本土剧本    《仆人》    (提名)<br>== 人物影响 == 正是由于品特及其作品迥异的特质,他为此赢得了"品特风格的"(Pinteresque)称谓,这一形容词已经列入《牛津词典》。此外,围绕品特,还有其他的专用名词,如"威胁喜剧",及"荒诞派戏剧家"等标签 <br>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曾经出现过荒诞派戏剧的热潮。品特作为英国荒诞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为中国观众所认识。中央戏剧学院曾排过品特的《升降机》、《生日晚会》、《情人》等作品。<br>== 参考资料 ==
1,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