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賴英照

增加 5,3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如同黨政高層所言“當初任命[[黃世銘]]當‘總長’,就是要加速推動司法改革”,若這是[[馬英九]]構思的廉能改革一環,正因[[黃世銘]]鐵面無私查辦自家人,才爆發司法官收賄案,又讓[[賴英照]]辭去“院長”職務,背後有因果迴圈關係。法律人的背景與性格,讓[[馬英九]]謹守依法行政的分際,推動司法改革更堅持回到體制內,這從[[馬英九]]日前與民間司改會談話即可看出;他說,很多司法改革不一定要通過“修法”或經過領導人,可通過慣例一步一步做到。
</p>
</div>
 
==制度==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包括推動“[[廉政署]]”、強化清廉問政、機關倫理規範等,[[馬英九]]堅持回到制度面改革;如同啟用[[黃世銘]]任“總長”的思維模式一樣,不容逾越或有所挑戰,即使貴為總統,也要節制行使權力。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在廉政改革的衝擊下,衍生出[[賴英照]]、[[謝在全]]雙雙請辭的案外案,瞬間讓司法議題升高成政治危機;[[馬英九]]總統邀集黨政高層會商,一天內約談賴、謝兩人解決人事問題,展現不同於以往的執行力,跌破許多人的眼鏡。面對如此重大人事案,照以往慣例,[[馬英九]]總統必先沉澱幾天再做決定,這次短短在兩天內迅速定案,重點是要“給司法界警醒”,要以大動作宣示當局推動改革的決心。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馬英九]]總統推廉政署、司法改革,原本與[[賴英照]]請辭是兩回事,但兩者有微妙的因果關係,馬當局似乎也通過這次司法院高層人事的調整,宣示啟動另一波廉政改革。
</p>
</div>
 
==媒體評論==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聯合報》社論'''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現行的司法人事制度中缺乏淘汰不適任法官的機制。法官不是等到風紀出問題,行賄收賄鋃鐺入獄才要淘汰;審判品質粗劣,敬業精神不足,生活行止極度偏差等不堪擔任者,都應列有淘汰的機制。”
</p>
'''《中國時報》評論'''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金額 4名司法官收賄800萬新臺幣替人脫罪“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回家吃豬腳面線”“買一審(法官),不如買二審”……這些在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是民眾諷刺和調侃各級法院、法官判案標準不一,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此次法官集體涉貪收賄案又為這些順口溜增添了新的印證。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引發這一司法醜聞的主角是曾任[[苗栗縣]]縣長的臺灣前民意代表[[何智輝]]。他被控貪污、背信等罪,2006年一審被重判19年;但今年5月臺灣高等法院對何智輝改判無罪。此前,“最高檢察署”特偵組已接獲檢舉,疑有法官、檢察官在[[何智輝]]案中收賄。7月14日,因涉嫌收賄為[[何智輝]]脫罪,高院法官[[陳榮和]]、[[李春地]]、[[蔡光治]],板橋地方檢察官[[邱茂榮]],以及前民意代表[[何智輝]]的秘書[[謝燕貞]]、[[蔡光治]]的友人[[黃賴瑞]]珍被臺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據特偵組查證,這4名司法官涉嫌向前民意代表[[何智輝]]索賄、收賄800萬元新臺幣,幫助其在新竹銅鑼開發貪污案中由一審重判19年,逆轉為更一審改判無罪。涉案過程中,4名司法官被懷疑互相通氣,並由其中的板橋地檢署邱姓檢察官擔任索賄收賄的“仲介”。[[何智輝]]已逃脫,下落不明。臺北地檢署15日下午對何智輝發佈通緝,通緝有效期至2035年。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就責“司法院長”、高等法院院長請辭獲准。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案情曝光後,[[臺灣]]社會為之譁然,更引爆一場[[臺灣]]司法界的形象危機。由此案引發的司法醜聞愈演愈烈,[[東森新聞台]]16日報導稱,其中1名法官還捲入另一樁弊案,涉嫌收賄後將襲警致死的歹徒改判無罪。司法主管機關15日召開記者會宣佈,目前列入“正己專案”監控調查的共有11名風紀不正的司法官,其中一人經查為本次弊案嫌疑人,另有兩人涉嫌其他貪瀆弊案,近期將完成搜證、展開偵辦。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時任職“司法院長”[[賴英照]]在16日、17日分別口頭和正式提出辭呈。18日,[[賴英照]]辭職獲准。[[賴英照]]對媒體表示,法官涉貪案對司法信譽造成嚴重影響,他願對此承擔所有責任。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高等法院院長[[黃水通]]日前也向[[賴英照]]提出辭職。[[賴英照]]表示,[[黃水通]]18日上午再度表達堅定的辭職意願,他將正式批准[[黃水通]]的辭呈。反思民間團體呼籲建立司法官評鑒等退場機制有媒體發佈的民調顯示,超過70%的受訪民眾認為該案會影響他們對司法的信心。各界強烈呼籲進行司法改革,加快有關立法,打擊、杜絕司法腐敗。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面對社會的批評和質疑,馬政府表示要大力肅貪並推動司法改革。[[馬英九]]總統表示,司法改革應有具體辦法,其中“法官法”立案對司法官評鑒等退場機制建立很重要。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稱,將儘快成立“廉政署”,未來以團隊的力量和機制來懲貪治汙。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p>
</p>
</div>
</ul>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