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朗茨·卡夫卡

移除 53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24年,卡夫卡病情恶化,3月14日返回布拉格。完成《女歌手约瑟菲妮》。6月3日去世。葬于布拉格。短篇小说集《绝食表演者》出版。
1931年短篇遗著集《中国长城修建时》出版。1936年马克斯·布洛德主编的六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1950-1958年马克斯·布洛德主编的九卷本《卡夫卡文集》出版。
[[File:弗朗茨•卡夫卡作品1.jpg|缩略图|左|弗兰茨·卡夫卡著作1]]|
[http://s2.sinaimg.cn/mw690/005GO0dJzy7cyhTEXQt31&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c5c5010102x35x.html 来自新浪网]]]
Das Schloss
1912-1914
[[File: 弗朗茨· 卡夫卡.jpg|缩略图|左| 弗朗茨· 卡夫卡]] ==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7] 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做自己的创作原则,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8]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 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 艺术特色 ==
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英国诗人奥登评)
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评)
[[File: 弗朗茨· 卡夫 卡2卡小说集.jpg|缩略图| | 弗朗茨· 卡夫 卡2卡短篇小说集》]][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7/db0740042ce8406a95b7d29b4185e9ee.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98402425_99928115 来自搜狐网]]]
== 后世纪念 ==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