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嚴家淦

增加 1,77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opyedit|time=2019-09-19T11:03:10+00:00}}'''嚴家淦''' ({{bd|1905年|10月23日|(1905-1993 年|12月24日|catIdx=Y嚴}} ),字''' 靜波''' ,江蘇省蘇州市人,建立新台幣,以四萬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人稱新台幣之父。穩定經濟發展 ,1975  1975 ,[[ 蔣中正 ]] 死後,時任副總統的嚴家淦接任總統,並於1978年卸下總統職務 。<ref>[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84 第5任嚴總統家淦先生 - 中華民國總統府]</ref> 嚴家淦 雖然當過3年多的繼任總統,後為蔣經國接任,大眾普遍認為嚴家淦當總統時,仍屬蔣經國時期,嚴家淦影響力小,蔣中正已直接把權力的棒交給 [[ 蔣經國 ]] 。   嚴家淦擔任總統期間繼續十大建設,當時台灣經濟正蓬勃發展。曾單日經濟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副總統與總統。[[FILE:嚴家淦.png|thumb|右]] 民國67年5月19日任期屆滿,82年12月24日病逝,享壽89歲。
== 生平 ==
嚴家淦早年就读于江蘇省木渎小学(今江蘇省木渎實驗小学),1926年毕业于[[ 上海]][[ 聖約翰大學 (上海)|聖約翰大學]]<ref name="一生">{{cite book|author=漆高儒|title=《蔣經國的一生》|date=1991-03-31|publisher=[[傳記文學]]出版社|location=台北|isbn=9578506074}}</ref>。
民國28年8月任福建省財政廳長,首創田賦徵實,並為中央採用,通行全國,對於戰時軍糈民食之供應裨益甚多。
 
民國39年1月,擔任經濟部長。3月,轉任財政部長,實施稅捐統一稽徵條例,釐訂財政金融政策,確立現代預算制度。43年,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及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46年8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美援會主委及經安會副主委,籌劃經建計畫,有效運用美援,穩定幣值。47年7月,再任財政部長兼美援會委員,推行改善投資環境、獎勵投資、促進外銷等重要方案,並推動十九點加速經濟發展計畫,促成臺灣經濟起飛與成長。
 
民國52年12月出任行政院長,入主中樞,策劃大政。55年5月,又獲提名,當選中華民國第四任副總統,仍兼行政院長。
 
行政院長任內,雖逢美援停止、失去聯合國代表權等衝擊,仍推動完成兩次四年經建計畫,投資大幅增加,外貿快速成長,民國59年臺灣開始呈現出超,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0.7%,物價上升3.7%,首先達成各國所追求的經濟成長、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被國際譽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奇蹟」。為促進臺灣總體經濟的發展,推動以出口導向為主的輕工業,於55年12月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此為全世界首創,成功吸引國內外業者投資,大幅拓展我國工業產品的外銷市場。
 
民國61年5月,連任第五任副總統後,立辭行政院長兼職,力薦副院長蔣經國繼任。
嚴家淦成為中華民國首位文人副總統。1967年5月6日到5月26日,訪問美國,和[[詹森]]總統會晤。隨行人員包括:經濟部部長[[李國鼎]]<ref>[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1b/55.html 嚴家淦副總統訪美專輯],典藏台灣</ref><ref>[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3667&ctNode=112&mp=1 嚴家淦相關史料],財政部財政史料陳列室</ref>1967年7月代表蔣介石總統參加與美國、日本、韓國領袖在韓國漢城(今名[[首爾]])舉行的非正式會議。1971年前往[[越南共和國]]首都[[胡志明市|西貢]],參加[[阮文紹]]的總統就職典禮。
==參考文献==
{{Reflist|2}}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72,6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