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浩周

增加 7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浩周| 图像 = [[File:浩周1.jpg|缩略图||center|[http://p1.so.qhimgs1.com/bdr/300_115_/t01425bd0f690a4ea01.jpg 原图链接] [http://st.so.com/stu?a=list&imgkey=t01425bd0f690a4ea01.jpg&keyword=%E4%B8%89%E5%9B%BD%E5%AD%99%E7%9B%9B&tp=imgurl&srcsp=st_icon 来自360搜索]]]| 出生日期 = 不详 | 逝世日期 = 1113年 | 出生地点 = 不详| 国籍 = 中国| 职业 = 三国时魏将领}}'''<big> 浩周</big>''',(生卒年待考),字孔异。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北)。三国时魏将领。建安中为萧令,迁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军败,为关羽所俘。孙权袭羽,获浩周,甚敬之。后归还于魏,然终身不复起用。
10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金币。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浩周 出生地山西长治北  职业三国时魏将领 孔异 == 人物事迹==
公元222年农历9月初,孙吴国主孙权派于禁的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去洛阳晋见曹魏帝曹丕,代他表达真心诚意,言辞极为谦卑恭敬。
但曹丕却对浩周的话大感喜悦,认为是真知灼见,所以封孙权为"吴王",再派浩周到吴国。
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曹丕) ]] 不相信大王会派儿子入京担任侍卫(人质),我用全家百口人命担保。"
孙权感动,涕泪交集,沾湿衣襟,而且指天发誓。
曹丕打算派高级咨询官辛毗、政府署执行官桓阶,前往吴国跟孙权盟誓,催促人质上道。孙权推辞,不肯接受。曹丕这才发现他上了孙权的圈套,大为愤怒,打算讨伐。
[[ 刘晔 ]] 说:" [[ 孙权 ]] 刚刚获得胜利,上下一心,而且有江河湖川相阻,不可能仓促之间把他制伏。"曹丕不信。
农历9月末, [[ 曹丕 ]] 命时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率军出洞口(今安徽和县长江渡口);时驻合肥(今安徽合肥)的大将军 [[ 曹仁 ]] ,共同率军出濡须(今安徽含山);上军大将军曹真、时驻宛城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 [[ 张郃 ]] 、右将军 [[ 徐晃 ]] ,包围南郡(今湖北江陵)。
吴国建威将军 [[ 吕范 ]] ,率五个兵团及江防舰队,抵抗曹休;时驻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左将军 [[ 诸葛瑾 ]] 、平北将军 [[ 潘璋 ]] 、将军 [[ 杨粲 ]] ,增援南郡;裨将军朱桓,据守濡须,阻挡曹仁。
农历10月3日,曹魏帝 [[ 曹丕 ]] 指定首阳山(今河南偃师)东麓作为他死后坟墓所在,开始准备后事,一切从简,不埋藏金银玉石,一律用瓦器陶器。并下令把这项诏书保管在皇家祭庙,副本存政务署、皇家图书馆(秘书)、三府(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
此时的吴王孙权因为 [[ 扬越]](今江西及浙江)一带蛮夷还没有完全征服,有心腹之忧,乃谦卑的上书曹丕,请求准许他改过自新,说:"如果我的罪行不蒙赦免,一定不容许我存在,我当呈献国土人民,投奔交州(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直到老死。"<ref>https://baike.so.com/doc/864350-913892.html 浩周领护于禁军,军败,为关羽所俘。孙权袭羽,获浩周,甚敬之。后归还于魏,然终身不复起用360百科。</ref>
孙权又写信给浩周说:"打算代儿子孙登向皇家求婚。"又说:"只因孙登年纪还小,打算派 [[ 孙卲 ]] [[ 张昭 ]] ,护送 [[ 孙登 ]] 同时入京。"
曹丕报书说:"我跟阁下大义已定,岂愿劳师动众,远临长江、汉水?孙登早晨上道,我晚上便召回大军。"
历史发展到此,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 视频 ==
 
三国演义56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崛起,成鼎足之势
 
{{#ev:youku|XMTEyMDI0ODg0|alignment=left}}
 
==参考来源==
98,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