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尼古拉·沙文

增加 1,628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内容,增加链接
{{unreferencedInfobox person|time姓名 =2011-06-29T14尼古拉·沙文| 圖像 = [[File:35尼古拉·沙文1.jpg|缩略图|center|[https:13+00:00//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7f73851892e6f4a8.jpg?size=268x380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拿破仑]]时代的爱国者| 出生日期 = 1790年?| 國籍 = 法国|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沙文主义]]后来便成为爱国狂热的代名词| 知名作品 = }} '''尼古拉‧沙文'''({{lang-fr|'''Nicolas Chauvin'''}},约于1790年出生)法国士兵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拿破崙]]时代的[[爱国者]],可能生于现今[[法国]]的罗协佛({{lang-fr|Rochefort}}),他的名字亦是[[沙文主义]]的字源。  有人认为他 有可能是位文艺上杜撰的人物。
==简介==
沙文在18岁时入伍,在军中表现优异,服役期间曾17次中枪,因此而严重毁容、[[残障]]。由于他对军队的忠诚,拿破崙本人曾给予沙文荣誉[[军刀]]及200[[法郎]]的奖赏。
由于沙文从历史主角演变成一个戏剧角色,他的事迹已逐渐变得偏离事实。有传沙文其实就是在1776年7月4日(与[[美国独立日]]同日)出生,且他在法国[[白色恐怖]]时期入伍。这些谬误被一些历史学家通过小说进行二次传播,但大多不实的故事已被现代历史学家揭穿。
== 沙文主义 ==
===概念===
沙文主义(英语:chauvinism)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义也囊括其他领域,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起源===
“沙文主义”这个名词则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部戏剧“三色帽徽”中,以讽刺的口吻描写尼古拉.沙文的这种情绪。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如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等。
 
英语中有一个对等的词,是Jingoism。所以经过演变,如今“沙文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更多时候用来指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等。
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如今的发展===大国沙文主义(Power chauvinism):是国际关系中较大的国家对待较小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沙文主义倾向。<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SXX200602014.htm 对沙文主义的阐释,《知网,历史学习》,2006年02期]</ref>==链接==*{{Authority control}}*[[Category: 法国军事人物]]==参考文献==
128,874
次編輯